高三历史12月份百题精练(2).doc_第1页
高三历史12月份百题精练(2).doc_第2页
高三历史12月份百题精练(2).doc_第3页
高三历史12月份百题精练(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12月份百题精练(2)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西周的宗法制 b秦汉的郡县制 c隋唐的科举制 d明清的内阁制2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一、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二、从寡头政治到民主制度三、华夏:从酋邦到国家四、从宗法制到专制主义3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7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b c d8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10对右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都没有真正的实施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 b c d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1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13“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14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6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b鼓励土地买卖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d禁止开垦荒地17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18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1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2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1“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22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3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24“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1946年9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