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约公元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 b商 c周 d秦2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3周朝时,诸侯的义务有 (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供赋 朝觐述职ab c d4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井田制5西周的宗法制度是依靠 ( )a周王的封地来维系b母亲的血缘来维系c父亲的血缘来维系d姻亲关系来维系6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7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是 (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郡守ab c d8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 ( )颁布秦律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修筑长城ab c d9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县令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 10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帝国跨地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 a郡国并行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1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政府职能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12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3“朝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是古代许多知识份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14某电视剧出现如下情节:徐州发生火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达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15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a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 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16隋唐时期在中央形成的管理体制是 ( )a中朝与外朝 b尚书台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17.元朝在地方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 ( )a.行省制度 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 d.派文臣做地方官18.“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说这名话的皇帝是 ( )a.汉商祖 b. 唐高祖 c. 宋高宗 d.明太祖19. 下列措施能起到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a.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唐朝设置节度使 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ab c d20.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监管地方。这说明宋朝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2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者两大矛盾是 ( )a.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 b.君权与相权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d.汉族与少数民族ab c d2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分散了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选拔人才2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源:学。科。2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5汉初,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了()a三省制 b内外朝制c内阁制 d中书省二、材料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材料一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材料三 文渊阁 图一 军机处 图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什么作用?(6分)(2)材料二中元中书省与唐中书省有何不同?(6分)(3)材料三中明成祖正式在图一设置什么机构?有什么职能?清朝建立后,它的职责是什么?(6分)(4)图二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7分)2.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6分)(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7分)姓名: 班级:一、 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 材料题1、(1)(2)(3)(4)2、(1)(2)(3)(4)28(1)画出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2) (3) (4) 答案一、1-5 aadac 6-10 acdda 11-15 ccadd 16-20 cadbb 21-25 dbbbb二、 1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6分)唐朝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草拟(决策);元朝中书省是最高决策机构(6分)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处理日常事务。清以后,处理日常事物。(6分)巩固(加强皇权)。(1分)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2分)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专制主义达到顶峰。(2分)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衰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