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 练习.doc_第1页
城市与环境 练习.doc_第2页
城市与环境 练习.doc_第3页
城市与环境 练习.doc_第4页
城市与环境 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必修2第一、二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 D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 BC D【解析】结合题干叙述可知:甲市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所给的四个城市中,上海符合这种情况。结合图分析可知,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答案】1.C2.A(北京东城区201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目标检测)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米而设计的。据此回答35题。3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4图中()A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4千米B区与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5该城市居民担心海平面上升带来不良影响。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长时间的降水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板块运动使陆地下沉D气候变暖,极冰融化【解析】第3题,位于市中心,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因此适合发展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的外围,既便于购物,也便于上下班,适合发展为住宅区;位于沿海地区,也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中,对城市环境影响不大,可以发展为工业区。第4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周围存在一闭合的等高线,其最高海拔范围为46米,地海拔为02米,故两地的高差应介于26米之间,最小高差约为2米。第5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该地海拔较低,易被上升的海水淹没。【答案】3.C4.B5.D(2009年广州测试)图甲是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乙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图甲时期的是()A BC D7在图甲中,图上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影响M处的成因是()A战争 B自然灾害C经济水平 D人口政策【解析】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年增长率应逐年下降,而老年人口的增长趋势加快,C正确。M处出现明显的凹陷,说明人口增长突然放慢,2005年,2024岁的人口出生的时间大约是19811985年,此时正是我国强有力地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D正确。【答案】6.C7.D下图为某市用地略图,其中c为高新工业区,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据此完成89题。8假如该城市工业布局较为合理,则这里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东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A BC D9该城市工业区发展的延伸方向,主要是()A沿河流流向 B沿交通干线方向C沿地价变高方向 D沿地势倾斜方向【解析】工业区应该位于该区域盛行风向的下风向,由于该区域的工业区都在城市中心的北部,因此盛行风向不可能为北风。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平时所学的理论可以得出结论,工业区沿交通干线分布,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答案】8.C9.B 下图表示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巴西、埃及、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九国从1973年至1986年以及1987年至2000年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增长速度。据图完成1011题。城市化速度增长率(%)10导致图中某国两个时段内的城市化年增长速度均为9国中最慢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短缺,影响了城市化速度B城市化水平高,增加的空间不大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D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采取措施宏观控制11在从第一时段(19731986年)到第二时段(19872000年)间城市化速度减慢的国家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是()A英国 B墨西哥C巴西 D日本【解析】读图可知,英国在两个阶段内城市化年增长速度均为9国中最慢,原因是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增加的空间不大。同时,由图可知,第二阶段日本、巴西和法国的城市化速度是减慢的,但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答案】10.B11.D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图,完成1213题。12图中A地区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崎岖 B资源短缺C河流稀少 D气候炎热13美国有些居民从人口潜力大的地区向人口潜力小的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条件较好经济发展缓慢气候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A BC D【解析】A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山区,地形崎岖,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美国有些居民从人口潜力大的地区向人口潜力小的地区迁移主要是在交通设施改善后,特别是交通的通达度高、高速公路日益发达的状况下,人们更加重视生存的环境质量,所以一些原先较为偏僻的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城市人口迁入。【答案】12.A13.C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415题。14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5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解析】第14题,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是“集市乡镇小城市大城市”;从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过程来说,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下城市地域结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第15题,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原因出现的。【答案】14.A15.C(2009年杭州模拟)读1972和1982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与生育率关系图,回答1617题。人均收入(美元)16此图说明()A生育率与人均收入增长成正相关B生育率与人均收入增长成负相关C此期间内亚洲许多国家生育率下降幅度慢D此期间内亚洲许多国家人均收入增长快17图中亚洲国家中此期间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的是()A中国 B泰国C韩国 D马来西亚【解析】从图中曲线含义能看出,随人均收入的增加,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即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图中还能看出,亚洲的中国、印尼、泰国、缅甸等国家人均收入增长较慢,但生育率下降很快。韩国的人均收入由1972年的900美元左右,到1982年增加到接近1 700美元,增长要快于其他三国。【答案】16.B17.C(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下图中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820题。18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19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阶段 B阶段C阶段 D阶段20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 BC D【解析】第18题,图甲所示的城市,人口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但该市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增长。第19题,根据纵坐标可知,阶段的人口出生率较低;根据横坐标可知,阶段的人口死亡率较低;故该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符合图甲中城市的人口增长状况。第20题,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今后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此外,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的问题,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答案】18.D19.B20.B二、综合题(共40分)21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_。(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解析】河流有供水和运输功能,是早期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目前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商务区展开,属于集中式;以河流或路线为界,可以分成重工业集中区、轻工业集中区,也可以称为组团式。高级住宅区一般要在上风向、河流上游,与各种主要运输路线保持适当距离,自然环境优美等条件是最佳的选择,结合上述分析,故P是理想的选址。石油化工工业有较大的污染,要求运量大,所以避开上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接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甲地,是建设石油化工城的适宜位置。卫星城可以将部分城市职能分散,对各种城市问题都有缓解和解决的效果。【答案】(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2)集中式或团块式P(3)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22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的总趋势是什么?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3)图中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4)中国加入WTO后,为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解析】该题以图作为材料,涉及的人口、耕地和粮食问题均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情。该题又涉及历史和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农业粮食生产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也与土地等资源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在解此题目时,要善于捕捉材料信息,搞清问题的实质,联系相关的历史、政治知识,才能有的放矢地回答相关问题。【答案】(1)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及其装备有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2)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因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一度大幅度下降。(3)耕地面积继续缩小,而人口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继续增长,人均耕地继续减少。(4)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一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实行科教兴农,使我国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增加农业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发展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并充分利用WTO的规则,保护农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23(2009年湖南联考)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公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13.062 8亿,与200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2.2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结合下图甲、乙所示回答问题。(14分)(1)由材料及图甲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具有_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_年。(2)由图乙判断,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_年。(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4)在人口问题上,我国仍应坚持实施_的基本国策。【解析】读懂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曲线图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从图中曲线看出我国人口增长呈现代型的三低态势;自然增长率为0时人口总数达最多。第(2)题,从金字塔可以看出在2000年有两个人口年龄高峰;一是2030岁人口较多,二是510岁人口较多,若婚育年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