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对策.doc_第1页
天祝县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对策.doc_第2页
天祝县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对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祝县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对策华平(天祝县赛什斯镇 甘肃天祝 733200)摘要:在分析天祝县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强化小麦条锈病监测;抓好宣传培训;加强部门间协作;采取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和灌水;药剂拌种;消灭发病中心;掌握防治适期等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小麦是天祝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2.31万hm2,占总播面积的41.6%。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类型,其发生危害程度年际间差异很大。如1964年在全县 0.51万hm2小麦田中普遍发生,严重度10-25-65,造成小麦减产154万kg;1977年、1983年又两次严重发生,1983年发生面积达0.79万hm2,造成小麦减产236万kg;1996年7月下旬,全县再次流行,且较正常年景提前发病20-30d,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近年来,随着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产生和主栽品种抗锈性的全面丧失,小麦条锈病成为天祝县小麦生产上的重大隐患,在过去的前三年中,由于6-7月份干旱少雨,抑制了条锈病的发生。2002年4月下旬以来,由于降雨频繁,气温偏低,加之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小麦条锈病发展蔓延迅速,全县普遍发生。自6月25日在华藏寺、安远等乡镇零星发现发病中心至7月4日,全县小麦病田率达100%,发生期较往年提前近20d。据7月9日在乌鞘岭坡地的安远镇调查,水浇地平均病田率100%,严重度5-10-40;旱地病田率100%,严重度2-5-10。全县小麦条锈病中度偏重流行,是1996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1 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1.1 发病面积大,损失严重全县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31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00%,是199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造成小麦籽粒秕瘦,品质下降,减产810万kg。1.2 发病早、流行快、病情重自4月下旬以来,阴雨连绵,气温偏低,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小麦条锈病发病提早。据6月25日调查:在华藏寺镇岔口驿村,周家窑村均发现小麦条锈病病叶,病田普遍率6%,另外安远镇大泉头村油房台组也零星发现病叶,发生期较2001年的7月15日提前20d。1.3 主栽品种全部发病从小麦品种抗锈性调查显示,目前我县生产上并无免疫或近免疫品种,除个别品种如高原448、6359、互助红表现耐病。其余均表现为中感至高感,如兰天3号、陇春8号、临麦30号等品种表现中感,如陇春13号、定西35号等品种表现高感。1.4 河谷川灌区重于山旱区河谷川灌区小麦播种密度高,施肥量大,麦田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发展;山旱区播种密度低,施肥水平低,田间湿度小,发病轻。据7月25日调查:旱地严重度52540;水浇地严重度254065。2 发病原因分析2.1 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是低温病害,喜凉怕热,且萌发入侵需要高湿.2002年4月下旬以来,降雨频繁,气温偏低,56月份田间湿度大,月均温度低于12,适宜的温湿度为条锈病大流行创造了气候条件。2.2 外来菌源数量多2002年小麦条锈病在甘肃南部地区特大流行,在东中部地区严重流行。加之小麦条锈病属典型的气流传播病害,当均温超过22时随季候风传到海拔1400m以上地区以连续侵染为害的方式越夏,给我县麦田发病带来了充足的外来菌源。2.3 感病品种面积大近年来锈病的致病生理小种不断变化是导致品种抗锈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全县小麦条锈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已超过85%,大面积的感病品种在条锈病的暴发流行中起了主导作用。2.4 栽培技术不合理田间密度高,湿度大,密闭不透风,容易形成发病中心。此外,施肥上氮肥使用多,造成小麦贪青晚熟,从而延长侵染期,加重发病程度。2.5 思想认识不到位,防治技术不科学大多数农民对该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防治中普遍存在时间偏迟、药液浓度偏高导致药液喷施不均匀,造成发病初期病情未得到控制,到小麦生长中后期,病原菌基数已高,菌源量大,再防治已经收效甚微。2.6 监测防治经费不足由于病害监测和防治经费的严重短缺,农药、药械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不能适应统防统治的需要。3 防治对策3.1 强化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候性病害,做好预测预报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县乡(镇)农技站在搞好重点系统监测的同时,加大重点区域面上普查,确保调查监测准确,情报发布及时,当好领导决策参谋,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治提供依据。3.2 抓好宣传培训农业技术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印发资料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小麦条锈病的暴发性、流行性和灾害性,适期防治,科学防治,确保防治质量。3.3 加强部门间协作各级政府及农业、技术、供销等部门要清醒认识小麦条锈病顺境流行的严重性,查防工作的紧迫性和适期科学防治的重要性,切实抓好宣传发动、病情调查、药剂进购、督查指导、统防统治,控制病害蔓延流行,确保小麦丰产丰收。3.4 采用栽培和药剂防治措施3.4.1 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和灌水,增施磷肥,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和有机肥,保证麦田通风透光好、麦株生长健壮。在高产田块病害有流行可能时,应及时施药防治。3.4.2 药剂拌种。在春季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3.4.3 消灭发病中心。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及时喷药,控制蔓延流行。3.4.4 掌握防治适期。病叶普遍率达2-4%或严重度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