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声的利用 精练精析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解析】选b.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是否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这一原理要看实际情况.a选项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利用了回声测距.c选项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根据听到的声音来诊断病情.d选项根据听到的雷声所带来的信息判断可能要下雨.这些都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只有b选项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使清洗液振动而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2.(多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解析】选b、c.声音携带了物体的某些信息,我们通过声音可以知道物件质量的好坏.b选项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西瓜生熟的方法;用手轻轻敲打瓷器是鉴别瓷器是否破损的方法;a选项是指铁匠靠敲打使毛坯变成需要的形状;d选项是瓦匠把砖放入合适的位置.3.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d.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会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解析】选c.a选项是超声碎石.b选项超声清洗都是利用了声能.d选项介绍超声加湿器的原理也是利用了声能.c选项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选c.4.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 )a.次声波的响度小于0 dbb.次声波的响度大于0 dbc.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 hzd.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解析】选c.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 hz20 000 hz之间,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故人耳听不到,很多的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5.在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救灾中,使用了一种先进的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它能探寻微弱声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这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声音微弱是指声音_小.【解析】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通过声波的灵敏感知来探寻微弱的声音,通过声音信息来探寻生命.答案:信息 响度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每日快报、太阳报2010年4月30日报道,英国肯特郡艾什福德市4岁男童贾米艾斯普兰德(如图)天生双目失明,不过,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专家丹尼尔基什的教导下,迅速学会了像海豚或蝙蝠一样靠声来辨别前方的物体.如今,贾米只需靠舌头发出一些“咔嗒”声,然后就能“看见”前方的障碍物.能够像海豚一样靠声波来“视物”.现在即使没有母亲带路,他也能自由地在公园中奔跑玩耍,而不会撞上树木或电线杆了. (1)贾米是通过_辨识物体的.(2)这一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解析】(1)海豚或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故贾米也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2)利用回声定位可探知海洋的深度、探测鱼群的位置等.答案:(1)回声定位(2)探知海洋的深度 探测鱼群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解析】选b.小孩对着山壁喊话,小孩发出的是可听声波,a错;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利用的是超声波回声定位,b对;工人用电钻钻墙有噪音产生,人捂耳朵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c错;路旁安装隔音壁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错.2.(2010广州中考)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 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解析】选c.蝙蝠发出的频率范围为10 000 hz120 000 hz,人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 hz20 000 hz,故人可听到蝙蝠的部分发声频率范围,由题图可知,人听觉的频率范围远远大于发声范围,只要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就听不到声音.3.有关声的利用,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a.探测鱼群的位置 b.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c.将病人体内的结石震碎 d.测量海底深度【解析】选c.声音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通过s= 的计算,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a、b、d选项都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测量距离的,而c项是利用超声波可传递能量的特点.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d.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的声波(大于20 000 hz),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a错;超声波属于波的一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错;超声波的频率很高,高于人耳的听觉范围,c错.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击碎胆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等.5.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b.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c.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d.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解析】选c.声不但能传递信息而且还能传递能量,a、b、d三项是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声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由于次声波振动频率小,容易引起周围物体发生共振,强次声对人体、机器、建筑等极易造成损害.6.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解析】选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丙实验说明音叉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从而使烛焰熄灭.b、c、d说法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7.以下三幅图片(图)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其中:(1)主要应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图.(2)主要应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图.【解析】甲图是交通警察通过超声波测速仪测定车辆的行驶速度.乙图是工作人员在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丙图是医生用“b超”在为准妈妈作检查.其中超声测速仪和“b超”都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眼镜的污垢除去.答案:(1)甲和丙 (2)乙8.汽车司机通过听汽车跑动时的声音来判断汽车是否出了故障,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_的特点.【解析】发生故障的汽车,由于正常结构被破坏,发出的声音与正常汽车不同.这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特点.答案:信息9.2010年北京时间1月13日早晨,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地震很可能会引起海啸,这是因为声能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解析】地震是由地壳活动引起的,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下限,人耳听不到.地震有时会引起海啸,说明声能传递能量答案:次声波 不能 能量10.(2009齐齐哈尔中考)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桌子发声,说明桌子在振动,纸屑“跳舞”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振动 能量三、简答题(6分)1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检查机器的转动情况时,常把金属棒一端抵在机器上,另一端靠近耳朵,用耳朵可听出机器各部分零件是否正常,他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解析】根据题意,工人师傅检查机器的转动情况时,从两方面应用了声的知识,一方面是利用了固体传声,另一方面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答案:把金属棒抵在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