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2012湛江学业水平检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a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实现,c项本身不存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即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故排除d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对别国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这段材料直接反映了()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解析:选b。“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c、d都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其中a是任何时期都不变的根本原则,c、d是具体方针,但与材料不符。3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的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的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北美自由贸易区会议c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了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葆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由“10年来”可知该组织成立于或者中国参加于2001年,由此排除b、c;由“新型国家关系模式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可以排除d。5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请回答:(1)该材料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新时期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的第一句可以概括出来,第二小问由材料中的第二句可以推断是“不结盟政策”。第(2)问根据材料的最后两句可以概括归纳出来。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政策。(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c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可能重演解析:选b。维护世界和平从根本上说是要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稳定的环境。2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解析:选b。本题的考点是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方针。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a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c、d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3(原创题)1986年,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说:“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表明()a中国开始改变对美国的认识b苏联威胁日益严重c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的大前提和出发点d美苏两国势均力敌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由“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可知,中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中国外交的根本因素,c正确;1979年,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a错误;b、d不符合史实,排除。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项多边活动有()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参加千年首脑会议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 bc d解析:选a。题目要求的是中国参与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即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的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活动。不选,因为这是中国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不是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创建的地区性安全组织;的亚太经合组织同样也不是联合国的机构或者是奉联合国的要求成立的,故不选,所以a项正确。521世纪初,我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友好关系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限制(21世纪初)和国家条件限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2001年,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同俄罗斯、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发展友好关系。这主要说明新时期我国()a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b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c重视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解析:选b。俄罗斯、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是中国的邻国,积极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说明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故b符合题意。7(2012徐州模拟)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了中国有与第三世界交流合作的,也有加强新型区域合作的,也有为局部地区的和平而努力的,总之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8(2012辽宁省抚顺二中月考)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b正确。俄罗斯不是发展中国家,a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c。两次活动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次数少,不能得出中国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结论,排除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阶段(1949)。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材料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1)简要分析材料1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2)材料2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3)上述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进行判断,第阶段从时间上看处于抗战时期,结合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与作用分析;第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结合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可以从综合实力、政权性质、外交政策、国际环境等角度回答。答案: (1)第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中国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外交活动:倡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回答裁军、人权、维和等方面史实也可)。(3)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思考1提示: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是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和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国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调整对外关系方针就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教材p95)2提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中国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重要表现。它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p97)二、自我测评(教材p98)1提示:具体实践: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6年确立“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基本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了新的科学判断: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新论断,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2提示: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中国阐明了在一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倡议并举行了历史上的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会晤结束后,五国领导人发表了会晤文件。会晤文件还应中国要求,在文件中加入了部分重要内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在区域合作中,中国全面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促进了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1996年中国倡导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又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这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