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地理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义,劳也”(国语)。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的两句话反映的是人地关系思想的()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沦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2该思想形成于()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解析:材料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意思是指风俗习惯受地形的制约,“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义,劳也”意思是指地理环境影响人的品性,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该理论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早期。答案:1.a2.c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34题。3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经济技术水平低 环保法规不完善a bc d解析:选b。引起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的原因是:面临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受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休养生息,永续利用人定胜天,世界主宰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a bc d解析:选c。符合人地伙伴论,人地和谐相处。人定胜天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为了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认为风雨雷电乃大自然的恩威表现,说明此时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尚浅,对自然环境充满敬畏,是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影响。然后再排序即可。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56题。5“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6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解析:第5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学环境观,是人地伙伴论思想的体现。第6题,人地伙伴论是谋求人地和谐发展的一种人地关系思想,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答案:5.d6.b7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对应正确的是()aa科技 bb土地cc劳动力 dd资本(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解析:第(1)题,狩猎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劳动力;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土地;资本在工业文明阶段早期影响巨大;科技则是工业文明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第(2)题,工业文明阶段早期,资本影响力最大,到工业文明阶段后期逐渐降低;土地、劳动力的影响在减弱,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第(3)题,人地关系思想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也不一样。答案:(1)d(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主导要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虽然在下降,但工业文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3)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狩猎文明);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农业文明);开发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守护自然,互利共生(环境文明)。一、选择题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13题。1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错误的是()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2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点二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解析:第1题,观点一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第2题,观点二强调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属于人类中心论。该观点主要在农业社会时期盛行。第3题,观点三反映的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属于人地伙伴论。“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指砍伐栽种不失季节,对森林砍伐的同时要跟上幼林的栽种,因此它与“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都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理论。“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是指通过使水塘枯竭而捕鱼,通过烧毁山林而打猎,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自然规律,单纯从人的需求出发,结果造成物种的灭绝。答案:1.c2.b3.c右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45题。4“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5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解析:我国的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答案:4.b5.c(2012陕西学业水平模拟)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67题。6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在()a狩猎采集时期 b农业社会时期c工业社会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7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解析:第6题,工业社会时期,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第7题,解答本题抓住题干关键词“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从选项中看出b、c、d仅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答案:6.c7.a“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89题。8“宇宙飞船经济”体现()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性思想9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是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使用,并不产生污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答案:8.c9.d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1011题。10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a全球气候变暖b冰雪融水补给过少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d沙漠扩张造成的11月牙泉的厄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 d“天人合一”思想解析:第10题,月牙泉历经几千年而不被沙噬,但近年来濒临干涸,原因应主要归咎于人类近几十年来的生产、生活活动。第11题,月牙泉面临的困境说明当地居民为了提高经济水平,过度抽取地下水,拦截地表水,造成月牙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去平衡,这一事例明显体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答案:10.c11.c12在很多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但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把生态破坏的现实留了下来,一次“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大好机遇”闹不好就会变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启示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a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关系b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c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矛盾的统一体d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解析:选c。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13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轮作间种,生态种养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驯养野兽,种植禾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bc d解析:选d。对应谋求人地协调,对应改造自然,对应崇拜自然,对应征服自然。二、综合题1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社会由a向b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b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c国家独立与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全球气候的变化更适合人类生存(2)b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简要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解析:第(1)题,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第(2)题,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发展,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迅速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增长较快。第(3)题,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加剧,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人地协调发展。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例子很多,只要合理即可。答案:(1)a(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环境文明时代(3)工业文明时代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索取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4)人地协调发展举例略。(必须紧扣日常生活,从节约资源、减轻污染两个角度分别作答)15下表是浙江省某乡历时4年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况。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4年前概况4年后概况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森林严重,水土流失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如茵文化生活贫乏“渔村一日”旅游项目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众多7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1)按区域发展阶段划分,浙江省某乡这4年处于什么阶段?(2)其间人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在这一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