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7月时政热点 中储粮的大火素材.doc_第1页
高中政治 7月时政热点 中储粮的大火素材.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政热点:中储粮的大火 【背景链接】5月31日下午,黑龙江省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厂区共有78个囤表面过火,其中,玉米囤60个,水稻囤18个,过火粮食达4.7万吨,经济损失可能超过亿元。此事在网上引起极大争议。【标准表述】综合分析其一,现实环境是引发火宅的原因之一。粮食自燃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可能性。粮食发热的形成,主要是粮食自身和微生物进行呼吸而产生热量积聚的结果。粮食发生自燃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水分大;二是氧气足够;三是周围有易燃物。根据相关资料,最初起火储粮垛是今年刚刚收储的新玉米。露天室外气温突然升高,加上采取直接灌压方式堆高,这样中底层由于盖压水汽得不到挥发,粮垛内部温度、湿度就会自然升高。由于新收储颗粒状态保持良好,缝隙较大,加上大风因素,又为中底部氧气供给带来方便,突然吹到临界燃点处,就引发了失火现象。其二,自然环境只是诱因,主要问题出现在管理环节。年年都有类似的高温、大风环境,所以责任不能推给天灾,更要追查人祸。首先,粮食堆放在露天就是违规的,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中央储备粮必须储存在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的仓房内,不得露天储存。其次,在有天气升温、大风预报的情况下,防火、防潮等措施还是不及时、没到位。防火是大型粮库设计重中之重,为此粮堆有严格的大小、间离要求,还有防火墙间隔。在露天存放过程中,是否未严格遵循可依靠的标准,也需要相关部门给出回应。其三,此次事件引起极大争议主要源于中储粮以往的负面形象。中储粮定位于人民利益的“保护神”,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粮食价格,维护农民利益”。但实际上中储粮在最低价收购环节“说一不二”,民营粮企深受其苦,并且在享受垄断地位的同时,它又做起了“粮商”。此事在网上引起极大争议,除了习惯性质疑外,还与中储粮库、地方粮库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负面新闻有关,比如中储粮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携上亿公款潜逃至国外;中储粮河南公司总经理落马。另外,九零粮库、当涂粮库、洪江粮库等先后被媒体披露存在亏空、造假、倒卖等内幕,也让人对其他粮库产生某些怀疑。启示中储粮总公司是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直属粮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从种种信息来看,中储粮的管理乱象丛生。例如,不久前披露的中储粮存在违规回购、账外建库、投资企业等问题。如果不对中储粮进行全面“体检”,恐怕隐藏的问题比一场火灾更严重。同时这个粮库消防设施不全,水源设置不合理而且是违反规定露天存放,粮食存储量也超过了规定的一倍。粮库扩容,消防的力量却没有扩容,重重隐患,这场火灾的发生不可避免。酷暑将至,进入火灾高发期,夏粮收购将就全面展开,这把大火也应该给其他粮库敲响警钟。措施一方面,加强并完善粮库防火措施。首先要合理布局,在总体规划时,粮库应建在城、镇(村、屯)的边缘;并位于长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方向;且不宜与易燃、易爆工厂、仓库邻近布置。其次要留出充足的防火间距,配备完善的防火措施同时严格控制火种和电源。再次要建立严格的巡查制度,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重塑自身形象,改变外界对中储粮的看法。公众对此次事件的质疑主要来源于对中储粮本身的信息不公开。要赢得公众信任,就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例如定时向外公布中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