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b.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新兴势力的崛起2下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两人各坐在一枚导弹上,两人左手指尖均对准了引爆装置。这张漫画所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3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67年欧共体成立a b c d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d.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6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7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d.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称霸世界8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正式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a稳定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政权b援助西欧复兴经济c赢得西欧民众对美国的好感d奠定建立北约组织的基础9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 )a.意味着两级格局最终形成b.有利于维护地区之间的和平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 101991年12月25日晚,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了克里姆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标志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八一九事件 c.明斯克协定 d.阿拉木图宣言1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自唐代开始实行13.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14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15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 b c d16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17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18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出现劳动力的商品化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19. 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 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20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a. b. c. d.21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b.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c.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d.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22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 b c d23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24.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 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25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道美洲之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26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7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 )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2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29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a. b.c. d.30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8分)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大国崛起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一个事例。(2分)(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一个事例。(2分)(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32(17分)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1分)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8分)(3)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耕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何在? (4分)(4)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区别。(2分)33. (5分) 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叶,在各种原因的推动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欧洲人大规模地或扬帆远航,或长途跋涉,发现了全世界的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大片陆地和水域,对这些陆地和水域乃至地球本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认识,开辟了若干前所未有、前所未知的重要航路和通道,把地球上的各大洲、各大洋、各地区直接紧密地联系起来,极大地充实和初步完善了反映地球表面基本地理概貌的地图册和地球仪。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各种原因的推动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具体指什么?5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dcbb 6-10bdadd 11-15bbdbd 16-20dbcac 21-25abadd 26-30 addbc二、简答题31()(1)核心国家(2分,每点1分):苏联和美国。变化(2分):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事例(2分,任答1点即可):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 (2)国家(2分,每点1分):法、德。变化(2分):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事例(2分,任答1点即可):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 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 (3)根本原因(2分):国家利益。影响(4分;要分别答出美苏关系变化和欧洲关系变化的影响;只答其中一个关系,即使答得再好再多也只能给2分;不管积极还是消极的,任答1点即可,每点2分):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32、(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分)特点: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任答其中三点)(2分)(2)有利因素:自耕农的大量存在是封建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基础条件,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其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适应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自耕农经济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对于维护自耕农的利益产生了积极影响;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的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迫使农业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4分;材料中体现的有利因素必须答上,其它当中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不利因素:自耕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其它:封建地主阶级享有种种特权,农民的小块土地常常受到来自地主贵族的威胁;自耕农经营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土地私有制决定了土地兼并不可避免。)(4分;材料中体现的有利因素必须答上,其它当中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