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级技术学院模板支撑方案0.doc_第1页
成都市高级技术学院模板支撑方案0.doc_第2页
成都市高级技术学院模板支撑方案0.doc_第3页
成都市高级技术学院模板支撑方案0.doc_第4页
成都市高级技术学院模板支撑方案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技术部 成都市技师学院迁扩建工程模板支撑方案成都市技师学院迁扩建工程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技术部2008年05月05日目 录1.编制依据32.模板支撑施工总体部署32.1工程概况32.2施工布署及施工缝的留设62.3施工顺序62.4设计说明62.5施工荷载施加的控制63.梁支撑架专题设计73.1传力路径73.2架体搭设要求223.3模板安装223.4模板安装质量要求233.5模板拆除要求244.质量保证措施254.1组织措施254.2材料保证254.3机具保证254.4其它措施261. 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3.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技术与施工规程JGJ 3-20024.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 01-62-2002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2. 模板支撑施工总体部署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结构体系,按抗震烈度7度设防。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钢筋砼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本工程由三个单位工程组成:图书室及学术交流中心、1#实习实训楼、风雨操场及体育馆看台。其后浇带宽度为1500mm。框架柱柱距为16200mm8100mm不等,大部分为8100mm和12000 mm。其柱截面尺寸有:300300950950的方柱、400700的圆柱、3006006001000的矩形柱不等。层高为4.5m7.0m不等。根据实际情况模板支撑应计算:梁板模板支撑、方柱及圆柱模板支撑并按设计要求。单独计算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框架梁梁高为900mm2100mm不等,其中1#实习实训楼KL27(7)梁为500mm2100mm、距底板约6米高,此处的模板支撑系统应为本工程的最重要的施工设计之一;同时图书室及学术交流中心400mm1150mm梁跨度max16.2m。基底到梁底高max18.1m,亦作为本工程的模板支撑系统的重点内容。第一层现浇板厚度多为120mm厚。本次计算的几种模板:1)350mm1550mm梁模板;2)300mm900mm梁模板;3)450mm850mm梁模板;4)450mm750mm梁模板;5)250mm1700mm梁模板;6)400mm1700mm梁模板; 7)方形柱模板;8)普通原形柱定型钢模板;9)特殊要求的圆形柱永久形模板。1#实习实训楼基坑超挖深度平面图如下:一层层高6.85m,因此,此部份模板支模为超高架体,高度在14m18m之间.26- 第 页-2.2 施工布署及施工缝的留设楼层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施工框架柱,施工缝留设于梁下口300处;第二次施工框架梁及楼板。2.3 施工顺序2.4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具有代表性的梁(5002100)、(5501250)、(5001150)、(5001050)、(300900)进行计算和设置,施工中应按设计意图进行调整。支撑架搭设前,必须在板面弹出架体立杆位置,满足设计的布置和间距后,再进行搭设。2.5 施工荷载施加的控制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架体拆除。3. 梁支撑架专题设计3.1 传力路径荷载梁底双钢管横梁顶托立杆垫木基础3.1.1 梁计算标准荷载值:砼:24KN/m3; 钢模:0.5 KN/; 钢筋:1.5 KN/m3;施工荷载:2.5KN/; 砼浇筑、振捣荷载:2KN/。1、 梁(5002100)支撑计算:(净跨距为6m)。1) 清理荷载a、模板及支撑自重模板按梁载面实际计算:0.5kN/(2.12-0.5)+0.50) =2.275kNm支撑架体自重:架子重量按垂直梁方向取1.5m宽计算:钢管:572m0.0384kN/6m=3.66kN/m扣件:718(个)0.01kN/6m=1.2kN/m梁底双钢管横梁:0.0768KN/mq1=2.275+3.66+1.2+0.0768=7.212kN/mb、新浇砼自重q2=24(0.51.2+0.20.9)=18.72kN/mc、钢筋自重q3=1.51.50.5=1.125kN/md、施工及设备荷载q4=2.5kN/m21.5m=3.75kN/me、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q5=2kN/m21.5m=3kN/m沿梁方向总荷载为q=1.2(7.212+18.72+1.125)+1.4(3.75+3)=41.918kN/m垂直于梁方向每跨横梁承担荷载为qh=41.9180.6/0.5=50.3kN/m2) 受力简图:q=50.3kN/m3)立杆稳定验算i=15.8;L=1700+2250=2000=2300/15.8= 126.57 查表:=0.372支座反力,荷载为Nmax=12.58N,验算立杆稳定按最不利荷载计算Nmax=12.58NN/(A)=12580/(0.372489)=69.16N/2f=205N/2立杆稳定满足要求。4) 验算扣件梁正下方两根立杆均采用整钢管与可调高度的顶托组合作为主支撑,立杆强度满足要求即可,无需对扣件进行验算。5) 梁底双钢管横梁的验算梁底横梁采用双钢管横梁。横梁受力简图见前图。1) 抗弯强度smax=Mmax/Wx=1.57106 /2根/5080 =154.528N/2205N/22) 刚度验算max=ql4/(150EI) =50.3/2根5004/19104) =0.77L/400=1.5故横楞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梁(5501250)支撑计算:(净跨距为12m)3) 清理荷载a、模板及支撑自重模板按梁载面实际计算:0.5kN/(0.55+1.142) =1.415kNm支撑架体自重:架子重量按垂直梁方向取1.75m宽计算:钢管:1395m0.0384kN/12m=4.48kN/m扣件:828(个)0.01kN/12m=0.77kN/m梁底双钢管横梁: 0.0768KN/mq1=1.415+4.48+0.77+0.0768=7.435kN/mb、新浇砼自重q2=241.250.55=16.5KN/mc、钢筋自重q3=1.51.250.55=1.28kN/md、施工及设备荷载q4=2.5kN/m21.75m=4.38kN/m e、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q5=2kN/m21.75m=3.5kN/m沿梁方向总荷载为q=1.2(7.435+16.5+1.03)+1.4(4.38+3.5)=51.42kN/m垂直于梁方向每跨横梁承担荷载为qh=51.420.6/0.55=56.1kN/m2)受力简图:q=56.1kN/myx123( 1 )( 2 )-1.800.21-0.530.47yx123( 1 )( 2 )5.78-9.469.64-5.78单位:KNm单位:KN3)立杆稳定验算i=15.8;L=1600+2275=2150=2150/15.8= 136.08 查表:=0.353中间立杆承受最大支座反力,荷载为Nmax=9.64+9.64=19.28kN,验算立杆稳定按最不利荷载计算Nmax=19.28kNN/(A)=19280/(0.353489)=111.69N/2f=205N/2立杆稳定满足要求。3) 验算扣件梁正下方三根立杆均采用整钢管与可调高度的顶托组合作为主支撑,立杆强度满足要求即可,无需对扣件进行验算。4) 梁底双钢管横梁的验算梁底双钢管横梁采用梁底双钢管横梁。横梁受力简图见前图。1)抗弯强度smax=Mmax/Wx=0.53106 /2根/5080 =52.16N/2205N/22)刚度验算max=ql4/(150EI) =56.095/2根2754/19104) =0.04L/400=0.55故横楞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其于梁按上支撑方法并验算符合要求。5、梁模板强度验算:梁底模采用100100木方及18厚覆膜板组合而成,侧模采用50200枋木及18厚覆膜板组合而成。本验算以1200X500梁为依据。(1) 梁底模梁底模按连续梁计算,底板上所受荷载按均布荷载考虑,底板按强度和刚度需要的厚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按强度要求:M=qL2/10=fmbh2/6h=按刚度要求:v=v=L/400h=式中:M计算最大弯矩(N) q作用在梁底木模上的均布荷载(50.3N/) L计算跨距,为梁底横楞间距(600)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采用杉木模板取11 N/2 b梁木模底板宽度(500) h梁木模底板厚度() E木材弹性模量,取9000 N/2 I梁木模底板的截面惯性矩bh3/124 v梁木模的挠度()取两者的较大值为底板所需厚度。计算:h1=45.21,h2=32.3考虑到施工安全性和砼的成型质量,本方案设计采用100100方木组合18厚覆膜板作为梁底模,完全满足要求!(2) 梁侧模: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外龙骨,即外龙骨组装成梁体模板时,通过穿梁螺栓将梁体两片模板拉结,每个穿梁螺栓成为外龙骨的支点。模板面板厚度h=50,弹性模量E=9000N/2,抗弯强度f=11N/2。内楞采用圆钢管483.5,每道内楞2根钢楞,间距600。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每道外楞2根钢楞,间距300(以梁底计700以内)、 600(以梁底计700以上)。穿梁螺栓水平距离600,穿梁螺栓竖向距离300(以梁底计700以内)、600(以梁底计700以上),直径14。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4.0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2.2m和1.5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公式计算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6.080kN/m2(以梁底计700以内)F2=36.0kN/m2(以梁底计700以上)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6.0kN/m2。三、梁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对梁侧木模,如果下部强度及刚度符合要求,则上部亦然,因此只做底部木模验算。 600600600q 面板计算简图1.强度计算 = M/W f其中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30.0055/6=125cm3; f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11N/2)。M =qL2/10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0.3046.08=16.59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0.306.00=2.52kN/m; L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 = 600;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f = 11.0N/2;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强度计算值5.5N/2; 面板的强度验算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250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 = 16.59N/; L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 = 600; E 面板的弹性模量,E = 9000N/2; I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30.00555/12=312.5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2.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52; 面板的挠度验算 v v,满足要求!四、梁模板内外楞的计算(一).内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内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内钢楞的规格: 圆钢管483.5;内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内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12.18cm4;(600) (600) (600)内楞计算简图1.内楞强度计算 = M/W f其中 内楞强度计算值(N/2); M 内楞的最大弯距(N); W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f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2)。M = qL2 / 10其中 q 作用在内楞的荷载如下:q1 = (1.246.08+1.46.00)0.60/2根=19.11kN/m(以梁底计700以内);q2 = (1.236+1.46.00)0.60/2根=15.48kN/m(以梁底计700以上); L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1=300(以梁底计700以内);L2=600(以梁底计700以上) 内楞强度设计值f = 205.0N/2; 经计算得内楞的最大强度计算值109.7N/2 f,满足要求!2.内楞的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400其中 E 内楞的弹性模量,E = 206000.00N/2;内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1 = 0.05(以梁底计700以内); v2 = 0.54(以梁底计700以上);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1 = 0.75;v2=1.5;内楞的挠度验算 v v,满足要求!(二).外楞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外龙骨采用钢楞600600600P1P2P3外楞计算简图3.外楞强度计算 = M/W f其中 外楞强度计算值(N/2); M 外楞的最大弯距(N); W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2)。M = 0.175PL 其中 P 作用在外楞的荷载如下:P1=(1.246.08+1.46.00)0.60.30/2根=5.73kN(以梁底计700以内);P2=(1.236+1.46.00)0.60.60/2根=8.59kN(以梁底计700以上); L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L = 600;f = 205.0N/2;经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强度计算值192.02N/2;外楞的强度验算 f,满足要求!4.外楞的挠度计算v = 1.146PL3 / 100EI v = L/400其中 E 外楞的弹性模量,E = 206000.00N/2;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1= v2 = 1.375;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1 = 0.07(以梁底计700以内); V2 = 0.92(以梁底计700以上);外楞的挠度验算 v v,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 N = fA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2; 穿梁螺栓的直径(): 14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2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2): A = 105.0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1 = P12 =11.50N (以梁底计700以内) N2 = P22 =17.188.15KN所以扣件承载力符合要求!5、 顶部横杆验算1) 抗弯强度smax=Mmax/w=qL3/10w =10.2310-38003/105080 =103.11N/2 205N/22) 刚度验算max=ql4/150EI=ql5/150EI =10.2310-3800519104 =0.89L/400=2故现浇板横杆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3.2 架体搭设要求1. 架体采用483.5的架管、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可调顶托、200垫铁、100100枋木、20050枋木等。脚手架构配件进场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第8章检查与验收的规定。2. 架体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 支架立杆应搭设竖直,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4. 梁宽度范围内的立杆横向间距500600;纵向排距为600;大横杆步距11001700,板及大梁支撑架的立杆间距均为800。梁架体应放线进行控制,保证架体自下而上在一个轴线上,避免形成偏心。5. 剪刀撑:梁、板均为上二层及下底层、住上每隔三层设一道水平剪刀撑,梁纵、横向剪刀撑详图,板纵、横向剪刀撑为间隔四排立杆设一道。竖直剪刀撑与地面夹角应控制在4560以内。6.梁下均采用双钢管作横梁支撑,横梁钢管应与两边立杆用扣件连接,横梁钢管与其下第一排横杆距离不大于300。7.梁立杆下用20050枋木和200垫铁支垫,板及非转换梁立杆下用200垫铁支垫,以便于荷载较均匀地扩散。8.梁立杆采用通长立杆加顶托,不得倒杆。9. 现浇板立杆可倒杆,但必须保证倒杆长度不少于2步横杆,从而满足双扣件受力的设计要求。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10. 架体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主管工长及班组作技术交底。11. 用力矩搬手对支撑架的螺帽进行扭力检测,按10%进行抽检,若发现有力矩未达到要求的(4065Nm),则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可靠。3.3 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前,应根据测量标记在墙或柱上弹出梁的标高、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边线。将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模架上后,使用广线拉通校正底模中心线和边线,然后将底模与支模架相连。底模安装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2。在搭支模架时直接拉线起拱。模板安完后,应检查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等项目。支模架及梁夹具必须牢固,偏差超规定时应进行校正。3.4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1. 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对跨度大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6-1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3.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移柱、墙、梁5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5 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模内尺寸基础10 5尺量柱、墙、梁4,5 34层高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6拉线、尺量层高大于5m8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6表面平整度5靠尺、塞尺7阴阳角垂直2吊线尺3.5 模板拆除要求1. 模板拆除的控制程序:施工现场同条件试块试验根据试块的强度值确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后填写拆模申请报告报监理验收批准拆模模板拆除2. 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拆模通知书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拆模。3. 对梁及楼板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下表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 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4. 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5. 模板拆除吊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