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docx_第1页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docx_第2页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docx_第3页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docx_第4页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对标分析2007-10-08 15:34编者按:当前国际上评价竞争力的一个常用方法是“标杆法”(Benchmarking Methods,也叫对标分析,在管理学中为“标杆管理”),它不但能够评价和判断竞争力的高低,找出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原因,而且还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竞争力。应该说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竞争力评价方法更加贴近竞争力研究的目的。标杆法采取的是对研究对象直接加以比较的方法,如可以作国家与国家、产业与产业或企业与企业的直接对比。假定同类对象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暂且为标杆)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研究对象与“标杆”的比较来评估竞争力上的差距。本文将把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跨国公司做一对标分析。一、世界主要电子信息类公司排名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是反映全球各国经济实力的晴雨表。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包括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设备、半导体和软件在内的电子信息类企业达到35家,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为28位,随后是惠普、IBM和三星电子,分别列第41、42和46位(见表1)。表1 2007年度全球财富500强中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名次中文常用名称总部所在地主要业务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8西门子德国电子、电气设备107,341.7041惠普美国计算机办公设备91,658.0042国际商用机器美国计算机办公设备91,424.0046三星电子韩国电子、电气设备89,476.2048日立日本电子、电气设备87,615.4065索尼日本电子、电气设备66,025.6087东芝日本电子、电气设备56,028.0088戴尔美国计算机办公设备55,908.00128日本电气公司日本电子、电气设备42,615.40133富士通日本计算机办公设备42,319.40136泰科国际美国电子、电气设备41,780.00140微软美国计算机软件39,788.00144英特尔美国半导体38,826.00145皇家飞利浦电子荷兰电子、电气设备38,579.10170佳能日本影象器材、办公设备34,091.60181三菱电机日本电子、电气设备31,833.40201英格雷姆麦克罗美国电子办公设备批发28,808.30206鸿海精密中国台湾电子28,350.10242夏普日本电子、电气设备24,705.00281阿西布朗勃法瑞瑞士电子、电气设备22,642.00300三洋电机日本电子、电气设备21,171.30315Tech Data美国电子办公设备批发20,542.10316电子数据系统美国软件与数据服务20,537.00366住友电工日本电子、电气设备17,727.70371伊莱克斯瑞典电子、电气设备17,321.20372艾默生电气美国电子、电气设备17,305.00391理光日本办公设备16,914.70431施乐美国办公设备15,701.00433伟创力新加坡半导体、其他元器件15,566.00454广达电脑中国台湾计算机14,900.50465计算机科学美国计算机软件与数据服务14,623.60469施耐德电气法国电子、电气设备14,511.70474Onex加拿大半导体、其他元器件14,395.50478惠而浦美国电子、电气设备14,317.00492苹果电脑美国电脑13,931.00二、视角对称1、企业规模实践证明,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国产业领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电子信息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与全球一流跨国公司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联想是我国电子信息百强的龙头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389亿元,约合183亿美元(按1美元=7.7元人民币折算),虽然不是500强企业,但按规模比较超过了财富500强的底线,2007年度财富全球500强第500名营业收入是137.4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电子制造业有两家企业进入500强,分别是鸿海精密(283.5亿美元)和广达计算机(149亿美元),排在全球500强企业的第206和454位。目前联想与惠普、IBM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二者的20和19.8,不足戴尔的1/3。2、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指标之一。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利润28.9亿美元,尚不如GOOGLE一家公司的利润(30.8亿美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远远低于财富500强中美国电子信息企业11.7的水平(如表2所示)。可见,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盈利能力不强,与一流跨国公司差距较大。表2 财富杂志2007年美国企业500强IT企业利润排名公司名称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利润/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3Verizon通信93,221.006,197.006.6514惠普91,658.006,198.006.7615IBM91,424.009,492.0010.3827AT&T63,055.007,356.0011.6734戴尔57,095.002,614.004.5849微软44,282.0012,599.0028.4552摩托罗拉43,739.003,661.008.3762英特尔35,382.005,044.0014.2677思科28,484.005,580.0019.5984Comcast25,700.002,533.009.86121苹果19,315.001,989.0010.30145施乐15,895.001,210.007.61162德州仪器14,630.004,341.0029.67167甲骨文14,380.003,381.0023.51224EMC11,155.001,224.0010.97237亚马逊10,711.001901.77241Google10,605.003,077.0029.01274应用材料9,167.001,517.0016.55317高通7,526.002,470.0032.82357雅虎6,426.0075111.69374NCR6,142.003826.22383eBay5,970.001,126.0018.86429美光科技5,272.004087.74442利盟国际5,108.003386.62498西部数据4,341.003959.10资料来源:根据财富美国500强企业有关数据整理。 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中一流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实现利润额为7.2亿美元,销售收入84亿美元,利润率为8.6,但同期IBM净利润达到94亿美元,销售收入914亿美元,利润率达到10.3,微软净利润则达到126亿美元,销售收入424.8亿美元,利润率达到28.5(见图1),我国企业与其相比尚有巨大差距。图1 2006年我国主要电子信息企业效益与美国比较3、创新能力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尽管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10年,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始终处于全球领导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持续的研发投入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在通信领域,有高通掌握着CDMA领域的大部分知识产权,思科凭借技术优势垄断全球路由器80以上的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创造出通信领域大部分技术创新专利。美国是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市场,也是全球一流跨国公司角逐的舞台,盈利能力强的公司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对申请专利尤其重视,IBM多年来一直排在美国专利申请的榜首,美日等国的跨国公司不仅在本国大量申请专利,而且还不断加大在国外申请专利的力度,如日本的索尼、日立等企业一直处于在美国申请专利的前10名,甚至前5名。韩国三星电子也在前10位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如表3),我国企业还没有到与之相抗衡的实力。表3 20042006年在美国核准专利前10名企业统计2006年排名企业名称2006200520052006年增率/20042005年排名1IBM3,6512,941243,24812三星电子. 2,4531,641491,60453佳能2,3781,828301,80524松下电器2,2731,688351,93445惠普2,1131,797181,77536英特尔1,9621,549271,60177索尼1,810108日立1,7491,271381,51389东芝1,7171,258361,311910美光科技. 1,6121,56131,7606Source: STPI, 2007/01最能体现企业专利国际化能力的衡量指标是PCT专利数量。在全球申请PCT专利排行榜上发达国家IT跨国公司占绝对主导地位,2006年全球申请PCT专利前50家企业中IT跨国公司占31家,前10企业中占7家,中国没有1家(如表4所示)。表4 2006年PCT申请量前20家企业和机构(单位:件)排序排名变化申请人名称申请人所在国2006年PCT申请公开量与2005年相比增加量10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NL2,495320松下电器公司JP2,34432430西门子公司DE1,4808140诺基亚公司FI1,03613750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DE962118623M创新有限公司US72712270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DE71458811丰田汽车公司JP7043059-3英特尔公司US690-610-1摩托罗拉公司US63757116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JP616178129高通公司US608229132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N57532614-1爱立信公司SE57261159富士通公司JP5712131612LG电子公司KR567238171杜邦公司US523100185惠普公司US50915019-7霍尼韦尔公司US508-1120-6三星电子有限公司KR50522资料来源:WIPO PCT受理局在全球IT领域,跨国公司支配着利润的分配,控制着财富的流动,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能力,从而也掌握了再次创新的主导权。一方面,跨国公司把先发优势得到了高额利润持续加大研究开发,形成新一轮的先发技术优势,当发展中国家沿着他们的路线开发出新产品时,他们就马上采取降价策略,扼杀潜在对手的追赶。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先发技术优势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布局,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始终沿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轨道追赶。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因素还有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创新成果不能立即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得到回报;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一定差距,如我国软件盗版率2005年仍有86(美国商业软件联盟公布),而全球该指标为35,美国仅为21。4、研发投入能力信息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业,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支撑和保障。2006年美国电子信息类企业微软、IBM和英特尔三家企业研发投入经费都在50亿美元左右(如表5所示),其中微软达到66亿美元,是我国电子信息研发投入最高企业华为(7.4亿美元)的9倍。表5 2006年主要IT公司研发费用10强排名排名公司名称研发费用/亿美元营业收入/亿美元研发费用/营业收入/1微软65.84442.8214.872IBM61.07914.246.683英特尔58.73353.8216.604惠普35.91916.583.925德仪21.95146.315.006SUN20.46130.6815.667甲骨文18.72143.813.028SAP17.819Google12.28106.0511.5810AMD12.0556.4921.33近年来,我国电子百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2006年研发经费投入434.2亿元,比上届增长22.0,比2000年增长1.6倍,年平均增长19.3,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9,比200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如图2所示)。 图2 20002006电子百强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比重2006年,海尔、华为、中兴通讯、联想等骨干企业研发经费为67.3亿元、58.7亿元、28.3亿元和2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倍以上。尽管我国电子百强企业研发投入能力不断提升,但与当前全球一流跨国公司仍存在巨大差距。美国是全球IT财富最大获取国,也是研发最大投入国,仅微软一家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就在6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前五名企业R&D经费总合为25.8亿美元,尚不及同期英特尔58.73亿美元的一半(参见表6)。表6 2006电子百强研发投入经费前五名企业排序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R&D经费/亿元R&D经费/营业收入/1海尔集团公司1080.215.0367.36.23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658.841.458.78.91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30.310.728.312.304联想控股有限公司1389.50.0628.02.025海信集团有限公司435.37.319.04.37近年来,韩国三星电子R&D经费支出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为24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5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4(图3)。一流跨国公司雄厚的科技开发投入能力令我国企业望尘莫及。图3 三星电子近年来研发经费投入变化半导体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据投资银行Pacific Crest 证券公司报告显示,在2006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投资排名中,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三星电子分别投资55亿美元和57.39亿美元,而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的半导体本土厂商上海华虹和无锡华润微电子与之投资能力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如图4所示)。图4 我国百强中半导体企业与全球跨国企业投资额比较5、品牌影响力品牌是企业(公司)或产品形象的表征。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既是产品销售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公司)形象的重要标志。所以,优势品牌的产品和企业是实现产业强大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各国的样本研究证明,一般价值较高的品牌一般也有较高的销售收入;同时,品牌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著名品牌也一定很多。从近几年评选出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来看,传统的电子强国美国、日本、韩国都有企业荣登排行榜,而中国电子信息类企业无一上榜。从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排名来看,在20002005年,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增长了186,2006年排名上升至第20位。此外,韩国的第二大电子厂商LG也首次登上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位居第94位(参见表7)。表7 2006年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中的电子信息类企业排名中文常用名称国家主要业务品牌价值/百万美元2微软美国软件56,9263国际商用机器美国计算机56,2014通用电气美国多样化48,9075英特尔美国半导体芯片32,3196诺基亚芬兰移动电话30,13113惠普美国计算机20,45818思科美国网络通信设备17,53220三星电子韩国电子产品16,16924谷歌美国搜索引擎12,37625戴尔美国计算机12,25626索尼日本电子、娱乐11,69529甲骨文美国软件11,45934SAP德国软件10,00735佳能日本办公、摄影器材9,96839苹果美国计算机、音乐播放器9,13044西门子德国电子、电气设备7,82847电子港湾美国电子商务6,75548飞利浦荷兰电子产品6,73051任天堂日本游戏机6,55955雅虎美国互联网6,05657施乐美国复印机5,70569摩托罗拉美国通讯产品4,56977松下日本电子产品3,97794乐金韩国电子产品3,010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中,许多从事加工贸易,为跨国公司“贴牌”,尤其是以出口导向的企业,很少经营自己的品牌,因而在世界上品牌影响力还不能够与美国比肩,至今,中国还未有哪一家企业能够等上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6、跨国经营能力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在跨国经营能力有差距,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当前全球IT产业新型的跨国生产体系中,一条是依靠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公司内贸易形成的母子企业之间的价值链体系,另一条是通过非股权安排的企业间交易网络形成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体系。核心企业掌握技术、市场标准和销售渠道,只需要用最必要的小额资本便可以控制整个供应链,从而也牢牢控制了产品的价值实现。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IT产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许多跨国公司是上下游一体化,对产业链条实行控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国际分工日益专业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主体,决定着资本和技术的流向和流动形式。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港台资企业的技术、资本与中国大陆廉价劳动力的结合(当然也包括低价土地、资源和巨大市场),带来了许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降低,促进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在产品和服务价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不足10,土地、资源与能源价格优惠,使大部分附加值都被拥有技术和资本一方所获取。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的跨地域、跨国家的管理控制能力。随着全球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空间距离缩短,延伸了企业管理边界。因此,跨地域、跨国界的综合协调和控制能力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排名在前面的大型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