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无答案).doc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考点扫描】(特别说明:为选修部分考点)考纲内容课标要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大抗议书(1)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2)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3)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 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6【考点概要】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革命背景(1)根本原因: 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历史传统: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 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国王不得征税,侵犯臣民人身自由,尊重法律等)(3)阶级关系:新航路开辟后,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壮大并结盟控制了议会。(4)直接原因: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和议会发生矛盾。2.革命历程(1)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 利用议会进行合法斗争,提出了 _的要求。大抗议书(1641年)基本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改革内政的要求。理解:议会与国王冲突的原因: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王权的斗争。(2)内战时期:16421649年,结果:打败王军,1649年1月处死,建立。(3)共和国时期(16491653年)(4)“护国政体”统治时期(16531660年):克伦威尔执政的措施:a政治:以武力维持统治,解散议会;对外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发动英荷战争,争夺海上霸权。b经济:发展工商业。c宗教:厉行清教法规;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克伦威尔病逝后,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保护革命的果实,于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 复辟,实行反动统治。(6)结束:1688年“ ”,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任国王与女王,标志着取得胜利。3.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具有残酷性、 与 ,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1689年 的颁布,基本原则:、。(1)内容:限制王权:在法律实施、征税、维持常备军、召开议会、选举议员等受议会限制。(2)影响:对英国:标志着英国初步形成;从转向,稳定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世界: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2.发展(主要表现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开始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最终确立: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女王让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该党领袖就是首相。责任内阁制的特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组阁,该党领袖为;内阁名义上对负责,实际上是对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并与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2)两党制的形成: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形成,后有所变化:托利党保守党(代表贵族利益);辉格党自由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工党(20世纪初兴起)。影响: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促进。(3)议会改革:选举权的逐步扩大议会改革的背景: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c.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议会改革的实质:政治民主化的日趋完善。改革进程:a.1832年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取消衰败选区。b.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c.1884年,农业工人获选举权,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子的选举权。d.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e.1918年,30岁以上的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获选举权,1921年降到21岁。议会改革的影响: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 进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b.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走向公开政治斗争;c.对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提供借鉴。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是“ ”的虚君,是礼仪性的;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即 ,掌握和立法创议权,为政治生活的决策者;内阁对负责,内阁与首相分别由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和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议会主权至上,议会拥有 、财政、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2)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实行分权原则,实行两党制。(3)英国君主立宪制是 、 、 三制合一的产物。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1)对英国: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对世界: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开创了一种模式。 【过关检测】1.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人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下列属于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史实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2.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b.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c.英王有权解散议会 d.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3.英国曾是世界性的大帝国,不少史学家认为,英国在走向大国的过程中,制度的创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英国创立的制度a.创立君主立宪政体 b.开创自由贸易制度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4.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a.启蒙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来源:zxxk.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6. 1845年,恩格斯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当时他在英国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工人们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 b.工人们按固定时间上下班,纪律性强c.议会竞选中工人踊跃投票 d.工人和工厂主同坐一列火车出行 7.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井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8.英、法、美、德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主要共同点是a.总统或首相都拥有行政实权 b.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c.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d.都实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9.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0.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悲伤、恐惧、兴奋、茫然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挂在他们的脸上。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这位国王是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詹姆士二世 d查理二世11.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为此他们 a.召开限制王权的新议会 b.处死了国王 c.迎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发动了1688年“光荣革命”11.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12.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13.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14.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16.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17.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时期(18371901)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顶峰,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受到英国人普遍赞誉的原因主要是她a.改组内阁,制定国策 b.领导对外扩张战争c.领导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d.不做干涉政府的行政权利的事18. 19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材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内阁行使行政权 法律权威高于国王权威 英王是“虚位元首”,“统而不治”;a. b. c. d.19.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下议院,当中又以下议院最具影响力。在英国,有句话讲道“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20.伏尔泰说: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下列关于英国栽培“椰子”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b.颁布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21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22.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3.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24.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经过多次改革,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进程的什么特点?a.法制化 b.制约化 c.民主化 d.集权化25梁启超曾在1901年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他还认为,英国在“过渡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