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常识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心肺复苏)人通过肺的呼吸与外界进入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心脏收缩跳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挤压到血管输往全身。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就开始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对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人必须争分夺秒地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超过10分钟基本没有挽救的可能(低温状态除外),即使挽救成功,也多呈“植物人”。 由于心跳、呼吸骤停多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发生,因此,将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步骤联合在一起讲解。 (一)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在伤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并较有力地拍击伤病人的肩部,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无意识。(婴儿可拍打足跟或捏其上臂,不哭泣,说明无意识)。 2、高声呼救 确认伤病人无意识后,应立即高声呼救并请他人帮打急救电话“120”。如现场只有自己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2分钟后再打电话。 3、摆放复苏体位(平卧位) 、将伤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两手贴紧身体。(不能放在弹性大的弹簧床、棕榈床上) 、救护者两腿(膝)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跪)贴于病人的肩、腰部。 4、打开气道 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因舌(头)肌松驰而下坠阻塞气道,因此必须畅通气道。 、解开伤病人的围巾、衣领口、领带、文胸扣、皮带等,以便观察其胸部和腹部起伏。 、检查和清理口腔异物,用手掌(小手指一侧)压住伤病人的前额;另一手握空心拳,用示指和拇指顶住下颌骨将其举起,然后将其头转向救护者的一侧。 、将拇指抬起放在伤病人的下唇,将其下唇包住下牙齿后将下颌骨拉起,在保护自己另一手指(用衣服或餐巾包绕)的前提下,从病人的上口角伸入,将异物、假牙等从下口角挖出。 、将病人头部回正。 、救护者用手掌(小手指一侧)压住病人的前额使头后仰,用另一手握空心拳,用示指和拇指将顶住下颌骨将其举起,使头后仰90度(下巴尖朝天)。此时病人的舌头会随之上抬而使气道通畅。(注意:儿童打开气道头后仰60度,婴儿头后仰30度。) 5、判断呼吸 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弯腰侧头在两次平静呼吸的时间里(5-10秒内)进行呼吸判断: “一看”胸或上腹部有无起伏; “二听”口或鼻孔有无气流声; “三感觉”有无气流拂面。 6、两次人工吹气 、经“一看、二听、三感觉”检查确认没有呼吸,在保持头后仰90度通畅气道的前提下。 、用压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病人鼻翼,救护者深吸气后将自己的口尽量张大,用双唇包严病人的口唇四周(口对口吹气或者包严鼻子并紧闭其双唇-口对鼻吹气),缓慢持续将气吹入,吹时用眼睛余光注意观察胸部有升起,然后松开捏鼻子的手指,稍直起腰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下降,再重复吹第二口气。 对儿童和婴儿可将口鼻一起包紧进行吹气“口对口鼻”吹气 成人吹气量为7001100毫升,因伤病人体形差异,可通过观察到胸部有较明显升起时即可停止吹气。如果确认已打开气道但吹不进气,说明气管有异物,先按海氏急救法进行处理。 7、胸外心脏挤压 、触摸颈动脉用两指并拢平放在颈部正中喉结(甲状软骨)上,然后向一侧滑行约2横指,可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稍加力度即可触到有无颈动脉的搏动。 注意:检查颈动脉时不能用力压迫和同时检查两侧。在现场由于情况紧急不能判断有无动脉搏动时,不要反复检查或叫别人再来检查,应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提出评估循环的体征是:呼吸、咳嗽、运动和对人工呼吸的反应(吹气顺利并观察到胸部升起,而病人没有呛咳,则说明伤病人对人工呼吸无反应)。 、准确定位:挤压部位必须在胸部正中的胸骨下1/2段(胸骨中下1/3交界处)。救护者用示指和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上滑至两肋交汇处。另一手掌根贴于示指,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将定位手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注意:只要掌根离开过病人胸部,都应重新定位。 、正确挤压和放松:挤压时两肘伸直,两肩夹紧并位于胸骨上方,用腰力和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挤压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放松,让胸部回到正常位置(但掌根不能离开胸壁);挤压时要有节奏,频率100-80次/分,即每十秒(或九秒钟)按15次;挤压时要观察伤病人的面色情况和反应。 注意:要使挤压和放松时间相等并且有节奏感,挤压时要开口数数: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 8、挤压和吹气交替进行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挤压15次应配合2次人工吹气。 9、检查、评估复苏效果 做四组15:2的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吹气后,应检查评估一次呼吸、循环体征。 如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可保持仰卧位但要将头稍侧向一边并后仰,或放置于侧卧位(休息体位,图 );心跳恢复,呼吸没有只做人工呼吸,12次/分;心跳、呼吸没有恢复,继续做CPR。每隔34分钟检查评估一次呼吸、循环体征。 附:心脏除颤 中老年和触电者在心脏停止跳动前,常常出现心室纤颤。对心室纤颤的病人最好能在1至2分钟内进行电除颤。实施手动叩击的“机械除颤”效果不确切。 手动除颤的操作: 1、定位:同胸外心脏挤压部位,但掌心不要翘起应改为平贴病人胸部。 2、叩击:救护者另一手握空心拳,距病人胸部约1.5尺高度,垂直较有力地向下叩击自己的手背一次,然后检查心跳有无恢复,没有,立即进行CPR。 (二)成人、儿童、婴儿实施心肺复苏比较表 分 类 项 目 成人 儿童 (18岁) 婴儿 (1岁以下) 判断意识 呼喊、轻拍肩部 呼喊、轻拍肩部 拍击足底、捏掐上臂 开放气道 头部后仰,呈90度角 头部后仰,呈60度角 头部后仰,呈30度角 吹 气 方式 口对口 口对口 口对口鼻 量 7001100亳升 胸部膨起 胸部起伏 频率 12次/分 16次/分钟 20次/分 检查脉搏 颈动脉 颈动脉 肱动脉 胸 外 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备课组创意教学计划
- 沥青路面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 小学三年级班级安全防范设施维护工作计划
- 初三数学课堂问题解决计划
- 康复治疗计划结合智能医疗技术
- 初三化学上期实验复习总结计划
- 幼儿园新教师试用期自评报告范文
- 四年级一班学生自主管理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 校外活动学生离校安全责任书范文
-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30天)
- 河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病理科生物安全培训
- 2025年立普妥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85650
- DB3702-T 0009-2020 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
- 家庭教育中的创客教育与孩子创新思维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博士高层次人才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阿尔伯特;哈伯德-把信送给加西亚
- 铁路货物运价规则
- 葫芦丝社团活动总结3篇
- 固体废弃物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