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教师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在哲学生活里占有重要地位,在高考试卷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经常涉及,常见的考点是唯物论、认识论、各自的原理就是经常出主观题、有关真理的知识也需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现阶段要把哲学原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一对应记清楚。【专题知识网络】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真正统 性在于物质 原理: 意识的概念 从生理基础: 从本质(内容): 物质的概念: 物质基础: 意识的产生 生物学前提: 生理基础: 意识 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形式: 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特点:唯物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含义 规律 普遍性 客观性 +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认识论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实践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方法论 实践与认 实践决定认识(表现) 识的辩证 关系原理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方法论 唯 物 认识的性质: 认识论 认识的基础: 认识 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根本途径: 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运动规律: 真理的含义: 谬误的含义: 真理观 真理的属性:【剖析高考真题】考点一:探究世界的本质(2012年安徽高考)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2012年福建高考) 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c d(2012年江苏高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2012年江苏高考)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012年江苏高考)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2012年浙江高考)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c d【答案】c考点二:把握思维的奥妙(2012年安徽高考)“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2012年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 bc d(2012年天津高考)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012年重庆高考)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a项说法错误,观念决定行为的表述,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项明显表述错误。d项表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题干未体现。“改恶从善,是药饵也”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故选c项。(2012年广东高考)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 b c d(2012年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考点三:求索真理的历程(2012年安徽高考)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c d(2012年全国高考)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b c d(2012年福建高考)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2012年全国高考)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 bc d(2012年全国高考)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c d(2012年全国高考)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2012年四川高考)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制约认识的主客观条件。a说法错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b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正确说明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d说法错误,可知性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事物的不确定性,是指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但这种变动并不能否认世界的可知性。(2012年四川高考)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事物不断出现,“微时代”带来大变革。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的成功开发体现了()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 bc d(2012年浙江高考)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 bc d(2012年重庆高考)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2012年重庆高考)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8年中国正式发行第一套邮票,主图为蟠龙,被称为大龙邮票,具有重要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枚面值5分银(相当于1.562 5克银)的大龙邮票成交价格高达17 920元。材料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3)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2012年北京高考)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2)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答案】 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核能设备安全运行维护与保障服务合同
- 2025版强弱电施工验收与保修合同范本
- 2025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卡定制化礼品卡设计合同
- 2025版报废车辆交易及拆解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绿色节能建筑包工包料施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版企业间保密保密协议范本正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洗浴中心合同纠纷管理规章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 Revit-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消防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命运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