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4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师版)【细化考纲预测】考纲细化高考定位预测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人口问题及其对策1.根据资料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率的数值特征2.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3.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4.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构成图或表格、曲线图、折线图等方式综合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5.结合人口问题这一社会热点考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的表现、原因、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等问题6.以人口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图表为背景,以热点或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问题来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问题是热点 【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 。2决定因素:_和_。3时间差异【答案】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4空间差异(1)特点:地区上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_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模式类型 a原始型 b c 特征 “高高低” “ ” “ ” 转变 (1)转变过程: 传统型 (2)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 转向 的过渡阶段 (3)中国已基本实现了 转变。【答案】传统型 现代型 高低高 低低低 原始型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 【注意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实质:环境能 。(2)衡量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1)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 等。(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 左右。【答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资源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00亿 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2)保持措施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之内;建立 。地区:尊重 的客观规律, 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后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4题。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83.20.63.82.41.42.91.71.21.31.00.33.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a. b. c. d.5.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a.营养好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c.人口结构年轻 d.文化教育水平高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6-7题。6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7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1为什么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2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32004年我国人口的平均自然增长率仅为5.78,比2003年下降0.14。部分省市已经进入或将要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时期。为何中央还要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加强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4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什么不同?【问题思考答案】2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因素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未进入现代型。【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2012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图4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2012广东卷)3老少比= 100。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答案】b【解析】此题关键是对老少比的理解,根据题干老少比的公式,可知老少比的值越大,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再结合表1中的数据西班牙最大,即选b。【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人口问题中的人口老龄化。(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表2项目年份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9078659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图8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2010江苏卷)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10新课标卷)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2010福建卷)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列问题。(1)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2)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考查区域地理概况。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日本严重缺乏能源。【答案】(1)b (2)b(2009天津卷)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cd cabd d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 (2009江苏卷)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图2回答(1)(2)题。(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1)图1显示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持续递减,2004年平均生育子女数约为1,若持续递减下去,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极易出现人口老龄化。(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等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但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结合四幅图,d项组合符合时间先后顺序。 (2008广东卷)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6,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归纳总结】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开始后 新技术革命后 人类的生产活动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 人们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防御疾病和灾害的能力低,人口死亡率高 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科技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供应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方法技巧】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可见,社会经济、技术、政策(人口)等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典题探究】【例1】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1)(2)题。(1)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变式精练】1.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2.下图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回答(1)(2)题。(1)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b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c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d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2)非洲的出生率不断下降,但是自然增长率大幅上升,其原因是 ()。a统计数据出现错误b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c死亡率的下降幅度超过出生率下降幅度d战争和灾荒导致出生率下降考点二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归纳总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原因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方法技巧】【典题探究】【例2】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国家,b国属于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b国家属于_。(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a国 b国 人口问题的影响 对人口增长 对社会发展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b国_。【变式精练】3.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2)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考点三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归纳总结】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现将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原因表析如下:模式 特征 原因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高低) 高 高 低 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 传统型 (高低高) 高 低 高 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现代型 (低低低) 低 低 低 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方法技巧】1图解人口增长模式2.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3.如何判断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在有关人口统计的问题中,常会涉及以下几种图: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如图一;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如图二;人口“三率”柱状图,如图三;人口结构饼状(或扇形)图如图四、图五;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如图六;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如图七;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如图八等。 其中类图直接根据扇形面积的大小确定各量的比例即可,相对简单。和类图的具体读图分析方法在前面已经讲述。、及类图基本上都和坐标有关,是变化较大的一类人口统计图,在分析此类坐标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典题探究】【例3】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b. c. d. (2)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 a.b. c. d. (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图中与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例4】2011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2)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印度(3)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资源 d河流【解析】第(1)题,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罚不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第(2)题,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且出现负增长,最相似的是德国。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答案】(1)d(2)c(3)b 【变式精练】4.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1)(3)题。 (1)图中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 () a. b. c. d. (3)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 5.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1)(3)题。(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 印度 d泰国考点四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总结】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方法技巧】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供的食物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2表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考虑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人口与生态系统协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估算的角度 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容量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典题探究】【例5】下图是人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_、_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_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店投资加盟合同范本
- 混凝土配料劳务合同范本
- 消防检测合同的补充协议
- 洗车店急需转让合同范本
- 漂流项目运营协议书范本
- 煤气管道转让协议书模板
- 泉州串串香加盟合同范本
- 物业顾问合同协议书范本
- 砂滤池清洗回填合同范本
- 铺面场地出租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82人(社招+校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至2030中国石墨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报告
- 医院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 钣金工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性肺气肿个案护理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燃气工程规范化管理课件
- 光伏电站安全管理课件
- 编辑校对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