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案,学生版)【2013考纲解读】(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动物激素的调节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一、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及兴奋传导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动 只有感觉无效应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静息电位的形成: 电位:内负外正。 机理:k外流。 (2)动作电位的形成:电位:内正外负。机理:na内流。(3)兴奋的传导:传导形式:局部电流。传导特点:双向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 (1)突触类型: 轴突胞体型: 轴突树突型: (2)突触的结构: (3)传递过程: (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重点突破】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2)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为单向,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分析 (1)兴奋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2)局部电流方向3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 (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2)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4)种类: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5)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6)特点: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如果因药物或酶活性降低,递质不能失活,则会引起持续兴奋或抑制。例1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变式探究】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解析:由图示可知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处为突触结构。当刺激时,神经纤维的na内流,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当处切断后,刺激处,仍能通过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但由于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其他结构没有电位变化。 答案:b 二、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和激素分泌的调节1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2激素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反馈调节: (3)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重点突破】1激素之间的横向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产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提高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2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设计 (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对照组幼小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2)垂体和生长激素、胰岛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如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小鼠生活状况3各种激素的化学本质(1)蛋白质(多肽)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素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蛋白质(多肽)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一般采用注射方法补充,不宜口服。(2)固醇类: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口服后可以被吸收。(3)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例2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既能传递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b人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解析:下丘脑是一个特殊的神经结构,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既能传递兴奋也可分泌激素,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促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二者是拮抗关系。人体内的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由相应的内分泌腺分泌补充。体内失水过多就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调节渗透压恢复正常。 答案:b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1确定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 (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与脊髓灰质前角(较大的一边)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4)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周段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无反应,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周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是传入神经。 (5)兴奋从外周传向中枢的是传入神经,兴奋从中枢传向外周的是传出神经。 2关于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3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解读: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 de段静息电位。 例1、右图是反射弧 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 的组成部分,、 表示突触的组成 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 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变式探究】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 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 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考点二 动物激素功能及相关实验1激素作用的特点(1)产生部位作用部位(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3)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且完成调节后既发生代谢性失活。(4)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从而改变代谢。2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枢纽的体现下丘脑垂体其他内分泌腺。3激素与神经递质共性的归纳总结 (1)都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素具有靶细胞,神经递 质也具有靶细胞,即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其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激素及神经递质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它们的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决定的。 (2)作用完后都被分解。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重新利用。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反应,激素与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 例2、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变式探究】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分泌腺体 激素 名称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a 正常 b 正常 (1)表中a是_,b应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现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难点探究】难点一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 例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互动探究】(1)b、d两点的膜电位都为零,其机理相同吗?(k、na流动情况)(2)c处细胞内外na浓度相同吗? 【提示】(1)不同。b处na外流,d处k外流(2)不同。细胞外大于细胞内【归纳总结】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 (1)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即内钾外钠。静息时,由于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出现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 难点二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例2、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_。(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_、_。(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_。(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_, 这是因为_。(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_(填下列序号)。 1种2种3种3种以上 (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_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_。难点三有关脊椎动物激素调节1激素是化学物质,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第二类为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第三类激素的结构为肽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降钙素等。第四类为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2激素的作用特点(1)激素是调节生理及代谢的物质,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信息分子,只是使靶器官的功能加强或减弱及改变物质代谢反应的强度和速度,而不能产生新的过程并使靶器官出现原先所没有的活动。(2)激素在血液中的生理浓度很低,但却对机体机能及代谢产生强大的效应。(3)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节律,并随生理和病理的情况变化而变化。(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失活,并不断地被排出体外。当激素灭活或排出有障碍时,则可表现出某种激素增多的症状。(5)激素作用有一定特异性,不同的组织细胞对不同的激素反应不同,大多数激素均有其固定的靶细胞。(6)各种激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的激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的激素之间互相拮抗作用,有的激素又是其他激素起生理效应的必要条件。3脊椎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子周游全身,与各种细胞接触,但只能识别它们的靶细胞。这是因为只有靶细胞带有能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有些激素的靶细胞,表面带有受体,另一些激素的靶细胞,受体不在表面而在细胞内部。这两类激素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1)受体在靶细胞内部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2)受体在靶细胞膜表面的激素(如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过程)例3、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物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回答相关问题:(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功能上它是人体内的_分子。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而且都能直接作用于心脏调节心率,由此推测它们在心脏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同的_。(2)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实验研究,下表为分组实验结果,请完善实验报告。注射药剂种类 组别 心得安 肾上腺素 耗氧量(103 ml) a 2.0 b 1.7 c 2.5 d 2.1 实验目的:探究_。材料用具:小鼠若干只,注射器,检测耗氧量装置(如图4103),肾上腺素溶液和心得安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方法步骤: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20只,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上表所示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_。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开始时大烧杯内外的液面等高。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_,计算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分析:为方便比较上表中各组数值,请选择适宜的图表类型绘图(图4104)。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_。除了控制环境相同外,实验可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用于_,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变式探究】碘元素被誉为“聪明碘”,它进入人体后可以被甲状腺组织所摄取,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面是与碘有关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每天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碘制剂饲喂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肿大的患病率,实验结果如图4105所示。分析该实验结果后,你对通过饮食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忠告是_。该实验中,a组小鼠甲状腺肿大患病率很高,原因是食物中“缺碘”导致血液中_含量过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液中直接促进甲状腺组织细胞分裂增生的_激素的含量升高。若用放射性“碘131”(能发出射线)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小鼠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其致癌机理可能是诱发了_而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医学上给甲亢病人适当服用“碘131”制剂又有治疗效果,原因是_。(2)实验二:日本9.0级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后,曾在我国一些地区引发抢购加碘盐的闹剧。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加碘盐中的碘针对“碘131”诱发的癌变是否有预防作用,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乙组实验步骤2的处理是_。专家指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个对照组才更有说服力,请写出该对照组的简要设置方案: _。设置该对照组的主要目的是_。若甲、乙两组小鼠甲状腺均未出现癌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难点四有关神经调节1反射弧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1)从灰质来判断:前(角)大后(角)小,前者发出的是传出神经,后者发出是传入神经。(2)从脊椎来判断:前有前正中裂。(3)从神经元结构判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外周(脊髓之外)常常聚集成神经节。(4)从跨神经元的传递方向来判断: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或胞体。(5)从前根与后根判断:后根上有神经节,与传入神经相连。前根与传出神经相连。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以后,以局部电流形式从刺激点开始同时向两侧传导,速度很快,称“双向传导”。.刺激a处后,兴奋同时向b、c、d处进行传导。电流计连接在bd之间时,由于兴奋首先传导至b处,b处电位为负,而此时d处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右向左的电流;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处电位为负,而此时b处已恢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因此,刺激a点,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刺激c点且bccd。由于bccd,兴奋同时到达b处和d处,两处电位同时为负,电流计中无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刺激c点且bccd。由于bccd兴奋首先到达b处,b处电位为负,而此时d处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右向左的电流;后来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处电位为负,而此时b处已恢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因此,电流计指针也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具体过程: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通过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称“单向传递”。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称“突触延搁”。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刺激b点,兴奋会同时向a、c、d传导,虽然abbd,但由于a和b在同一神经纤维上,b和d在两个神经元上,所以兴奋先传导至a处,a处电位为负,此时d处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右向左的电流。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处电位为负,而此时a处已恢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因此,刺激b点,指针偏转2次。.若刺激c点,由于兴奋只能由c向d处传导,传至d处时,d处电位为负,a处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后来d处恢复为正,a处仍为正,故电流计不产生电流。因此,刺激c点,指针只偏转1次。.若刺激a点,兴奋由a向b、c和d点传,a处兴奋电位为负,此时d处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右向左的电流。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处电位为负,而此时a处已恢复为正,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因此,刺激a点,指针偏转2次。特别提示:(1)突触类型:轴突树突(如图中1、3);轴突胞体(如图中2、4),这可以从较宏观的模式图中直接作出判断。而在微观方面,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中,所以要判断兴奋在相邻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方向,只需确认突触小泡的存在部位,即有突触小泡的为突触前膜。如图是3个神经元较复杂突触简图,神经兴奋只能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2)突触传递过程: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元之间传递特征: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的进行。神经纤维每次兴奋时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ach)在发生效应之后必须能迅速清除,否则它将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影响到下一次神经冲动的效应。事实上,突触后膜及其以外的肌纤维膜的基膜上含有能使ach分解的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酶ache),能将ach迅速降解。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例4、图甲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1)观察图甲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结构,结构d的名称_。(2)图乙中n的名称_,xyz合称为_。(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甲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变式探究】图41011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其中fggh。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五处中的_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2)若刺激d点,能发生兴奋的有_(填字母),分别在a、f、g、h、b处给予适宜刺激,微电流计不发生偏转的有_。(3)若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请在下图中标出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分布情况,并用“”表示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4)用电流刺激青蛙的迷走神经会造成其心跳减慢。是不是迷走神经兴奋后产生某物质使其心跳减慢?为研究迷走神经对心脏肌肉收缩的控制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展开了相关探究。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帮助完成实验。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具:青蛙数只、学生电源、青蛙的生理盐水、计数器、秒表及相关解剖生理实验器材等。实验提示:实验时青蛙心脏中的盐水可抽出或灌注。实验步骤:第一步:将生理盐水灌注到_的a、b两只青蛙的心脏中,测定并记录两只青蛙的心跳。结果是两只青蛙的心跳都正常且大致相同。第二步:通过手术,找到a蛙连接并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电流刺激此神经,测定并记录a蛙的心跳。结果是_。第三步:抽出b蛙心脏的生理盐水,将_,测定并记录b蛙的心跳。结果是b蛙的心跳减慢。实验结论:迷走神经兴奋后产生某物质使青蛙心跳减慢。难点五有关免疫调节1与免疫有关细胞的比较2.记忆细胞与二次应答反应(1)免疫记忆的长寿命淋巴细胞。包括记忆性b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较之初始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更为敏感,当再次遇到原先致敏的抗原时,可出现快速的增强性应答。记忆细胞记忆时间的长短还与抗原刺激的强度和次数有关,一般来说,刺激越强,次数越多,记忆的时间就越长。(2)二次应答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地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它具有比初次反应快、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的特点。初次和再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的浓度变化可用下图表示。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特别提示: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在分布、反应时机和反应结果的区别:过敏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血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遭到相同过敏原刺激时,这些表面附着有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的组织细胞就会释放组织胺等,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进一步导致过敏性反应。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发生正常的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存在于体液尤其是血清中,其作用是与抗原发生沉淀或凝集反应,最后达到消灭抗原的目的。例5、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浆细胞及其所分泌的抗体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吞噬掉c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功能相同d乙肝疫苗需间隔接种三次,以使机体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变式探究】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d“甲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变式探究】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图41015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f细胞称为_,物质g称为_。(2)若图中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迅速直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3)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采取对特定人群注射疫苗,以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这种免疫方式被称为人工免疫(被动免疫),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中称为_。(4)用上述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结合,可以获取所需免疫物质,这个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写两项)。难点六稳态调节机制的综合应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它们之间共有的信息分子构成了复杂的一个网络(如图41017)。这三个系统各自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免疫系统能够感知神经内分泌系统不能感知的刺激物,如细菌、病毒等)。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激素作用于免疫系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免疫系统则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产生神经肽和激素两条途径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使机体的调节系统间形成完整的调节网络,使机体的稳态得以保持。例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对图41018的相关叙述中,不准确的是()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d信息分子可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变式探究】图41019分别表示人体体液免疫的某个阶段和下丘脑参与的人体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甲 乙(1)图甲中是_细胞,是_细胞。若人体受到hiv侵染,和中_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2)图乙中,已知物质c由下丘脑分泌,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则物质c是_;当刺激a处时,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3)若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则物质d是_。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到物质d的调节外,还会受到_激素的调节。【易错点点睛】易错点一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不清楚 (1)静息电位:一端在膜外,另一端连在膜内,如图。 (2)动作电位:两端均连在膜外或均连在膜内,如图。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例1、 如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例2、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兴奋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静息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易错点二 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四类典型模式易于混淆 (1)神经调节(反射) 实例:狗吃食就分泌唾液的反射过程。(2)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实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3)神经体液调节(内分泌腺为效应器)实例:刺激动物的摄食中枢,会引起动物的血糖浓度降低。(4)神经体液调节(神经内分泌腺内分泌腺调节)模式:实例:冬季鸡舍中每天用较强的光线照射14 h以上,能促进母鸡产蛋。例2、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各项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一般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历届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2012重庆高考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2(2012重庆高考3)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3(2012天津高考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4(2012天津高考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c.组织的细胞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5(2012广东高考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6(2012福建高考4)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7(2012高考全国卷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8(2012浙江高考4)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 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 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9(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10(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1(2012四川高考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12(2012四川高考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脸: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 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 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13(2012江苏高考25)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 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 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 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担14(2012江苏高考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 hiv 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15(2012北京高考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16.(2012海南卷 15)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17.(2012海南卷 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18(2012海南卷 1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19.(2012海南卷 14)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20.(2012海南卷 10)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21.(2012上海卷 19)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22.(2012上海卷 24)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3(2012山东卷 25)(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24(2012福建高考26).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实验。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雄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捡。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请回答:(1)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_,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的实验组。(2)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_的形态和熟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比例。(3)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_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_结合产生调节作用。2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