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诺塔、数形结合及其他卞强老师讲座中的故事 2008-9-8 13:10:00 | By: 张弛有道 0推荐上周四听了卞强老师的讲座,涉及到一些有趣的故事,现搜索整理其中一部分,供大家参考。一、汉诺塔问题Towers of Hanoi,汉诺塔(又称河内塔、梵塔)问题是印度的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开天辟地的神勃拉玛(和中国的盘古差不多的神吧)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一个庙里留下了三根金刚石的棒,第一根上面套着64个圆的金片,最大的一个在底下,其余一个比一个小,依次叠上去,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在大片上面。当所有的金片都从原来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概针上时(规定可利用第三根针作为帮助),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到多少次。那么,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片移到另一根针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片增加一倍。这样,移动第1片只需1次,第2片需2次,第3次需4次第64片需264次。全部次数为1+2+22+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次。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有31556926秒,计算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比地球寿命还要长,事实上,世界、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已经灰飞烟灭。看来,众僧们耗尽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完成金片的移动。后来,这个传说就演变为汉诺塔游戏: 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此外,汉诺塔问题也体现了数学中的经典递归问题。算法思路:1.如果只有一个金片,则把该金片从源移动到目标棒,结束。2.如果有n个金片,则把前n-1个金片移动到辅助的棒,然后把自己移动到目标棒,最后再把前n-1个移动到目标棒。这个问题即可以这样解决:把前63个看作一个整体,移动到非目标针上,然后把第64个移动到目标针上,再把前63个移动到目标针上即可。但前63个如何移动呢?同样的,把前62个看作整体这个递归方法也是编程时要经常用到的。汉诺塔故事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或者虽有听过,但不知其详。不过与这个故事相似的,还有另外一个印度传说,这个故事对于多数人来说就一点也不陌生了: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个小格里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个小格里给粒,第个小格给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1+2+22+263=264-1,和移完汉诺塔的次数一样,但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如果造一个高米,宽10米的仓库来放这些麦子,那么它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因为即使一粒麦子只有一克重,也需要数十万亿吨的麦子才够。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二、数形结合1、华罗庚的诗数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给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悲。2、奖牌榜数形结合图三、关于智力周期、情绪周期、体力周期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为何成绩一般的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名落孙山?为何一贯行为文明的青年人突然与人吵架?原来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钟”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强,这样的时机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这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在此期,增加学习、运动量,往往事半功倍。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运动员在此期易破记录。 相反,三节律运行在临界或低潮期,会表现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健忘走神,这时易出车祸和医疗事故,也难在考试中出成绩。老年人发病常在情绪钟低潮期,而许多疾病死亡时间恰在智力、体力、情绪三节律的双重临界日和三重临界日。了解自己三节律的临界日和低潮期,可以在心理上早作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克服困难,安然度过临界日和低潮期。 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公式:t=(365.25周岁数) x。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214.0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接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劳动合同书模板
- DB11-T 1850-2021 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
- 2025:国际技术转让合同 跨国技术合作合同管理特质
- 广电员工2025年个人总结7篇
- 心内科护理专科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读书方法汇报课
- 学校社区护理评估
- 2025实验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私人汽车买卖合同范本版
- 大班安全教育知识体系
- 医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XXXX年中国星级饭店评定报告书
- 经典模板《湛蓝情深》
-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测》考前特训复习题库(含答案)
- 战伤救护理论考核题库
- 中文工具书检索
- GB/T 24202-2021光缆增强用碳素钢丝
- 阻尼复合材料课件
- 微生物农药细菌
- 新版GMP验证总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