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文.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文.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文.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文.doc_第4页
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 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一中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2、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a、 b、 c、 d、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4、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6、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7、四位学生在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季节变化,天气冷穿多一点,天气热穿少一些。”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与地位而定,有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穿得破烂也没什么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统一由上级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就好了吗?”这四人的想法,恰可代表儒、道、法、墨四家思想。请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选出正确选项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8、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9、“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10、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的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11、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12、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3、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c、杜会环境的变化 d、其它学说的衰落1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15、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理在气中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8、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19、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0、“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适,虽伯夷叔齐同为淫辟。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糠”。李贽这段言论的核心思想是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c、主张男女平等 d、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22、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2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合理的是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代废丞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两种说法都有其当时的合理性a、 b、 c、 d、24、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25、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26、齐民要术序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反映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7、三国中关于“关羽割骨疗伤”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医学取得的成就是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麻沸散”28、我国是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但这些重大科技成就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鲁迅在随感录中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炮,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其主要原因是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立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29、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而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30、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定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 b、 c、 d、31、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民贵君轻 存天理,灭人欲 齐家、治国、平天下a、 b、 c、 d、32、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 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第33题18分、34题18分,共36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欲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材料五: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3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表现。(3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件%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请回答:(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6分)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5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2分),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佛山一中2010学年度上学期段考高二年级历史文科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5 ccaba 6-10 ddbcc 11-15 bbadd 16-20 bcbba 21-25 adaac 26-32 bdaccdd二、材料解析题(第33题18分、34题18分,共36分。)33、(1)提出“仁”学,提倡为政以德。(2分,每点1分)(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每点1分)这一主张实施的影响:积极方面: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兴办教育,有利于教育发展(3分)消极方面:形成文化专制,抑制思想的自由发展。(2分)(3)宋代儒学发展成为理学。(1分)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分)(4)明清时期,李贽等思想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 (1分)(5)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34、(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火药应用广泛,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6分,每点1分)(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交通: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作用。民族关系:各民族融合和民族迁移促进交流。对外关系:国家间文化科技交流促进传播。个人:科学家杰出天赋和探索精神。(共7个要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