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给的时间够吗?关于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时间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一)“好了吗”,真的好了吗?在“圆的周长计算”一课中,教师要求同座位两个同学互相配合,动手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并算出各是其直径长度的多少倍,结果填在表格中。由于学生们准备的圆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在采用滚动法或缠绕法测量圆的周长时所得到的圆的周长大小也就自然不一样。教者的最初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后明白:无论多大的圆,其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圆是曲线图形,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缠绕法,圆的周长都比较难以测量,误差也比较大,所得到的结果可谓是千姿百态。还有的学生由于“手生”,量了几次都还没有量好。为了将内容进行下去,或者说是为了把课上完。教者问到:同学们,好了吗?学生很顺口的回答道:好了。教者选出数据测量的比较符合要求的一组,让其说出相应结果并填在表格中,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好了吗”,真的好了吗?我们不禁要问,多少年前得到的结论就是这样草率地得到的吗?学生们或许不会问,但是否会这样想呢:原来书上的结论就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算出来的才管用,也只有老师说对的才是真的对。细细想来,真的蛮可怕的。(二)透视“好了吗?”“好了吗?”只是一例,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诸如“再快一点好吗?”、“就剩你们几个了” 等类似于口头禅的追问方式。应该说,我们老师的本真愿望是对的,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所开展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否真的已经理解或完全好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同时还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里,“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是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试问,时间不够,该进行的数学活动能完全结束吗,即便部分学生完成了,也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理解了,也就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了。(三)如何有效把握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时间?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时间够不够,不能单纯地看课堂上的表面现象,更不能简单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地调控时间。必须站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立场上,合理巧妙地安排时间,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上获得最优地发展。为此,笔者想对提高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时间的有效性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一、 时间够不够,要看全体,主要是关注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快慢程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落实新课标中关于“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理念的一个基本保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者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任务都应当站在全体学生这个视角上去审视和进行,否则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不完满和必须要加以改进的。当然,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例如在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就表现的尤为明显。为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程度,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课标语)”。圆一课中,在认识了圆规各部分名称之后,教师给学生示范画圆。接着要求学生拿出圆规自己动手画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圆规,一些基本性能还不是很熟练,在画圆时出现了各种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是铅笔尖转动针尖也跟着转动,还有的学生是才画了一点,却因为用力过大而把铅笔尖弄断了。看似并不难的内容,用了5分钟还没有教学完。此时,作为教者的我并不着急,而是在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对于确实不太会画的学生,我还走到他们的身边,手把手的对他们进行指导。又用了3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画一个符合要求的圆了。还有两、三个学生尽管画的不好,但我还是加以了鼓励并简洁的介绍了画圆的技巧,同时要求他们课后每人画一个指定大小的圆作为作业去完成。在这节课中,只有当大部分学生都会画圆之后,我才开始进行下一步知识的教学,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心急却吃不了热豆腐。二、 时间够不够,要看节奏,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节奏”是一个音乐术语,即不同的“音”注意要在不同的时间内去表现它,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表现它。把握好“节奏”,是弹好一首曲子的重要条件,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内容的呈现上就必然会出现难或易。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难易,适时根据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机地调控教学过程。在教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中,学生对于“四舍五入法”还不是很熟悉,甚至有的学生对于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以及怎样进行四舍五入都还不太知道。因此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不有效进行化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高效达成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先做了几道连线题后,问到:526为什么要和300相连,389为什么要和360相连等,让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有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于试商时如何四舍五入就比较了解了。但如果我不作这样的铺垫,可能效果就不会那么好了。“四舍五入法”就像一首歌中的重音,要把握表现它的节奏感,否则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就会出现思绪混乱,错题连连的现象。所以,花点时间在它身上是很有必要的。三、时间够不够,要看反馈,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反馈是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和检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更要知道他们学的是怎样的。对于有些教学内容,要结合反馈后的结果去现场调整预设,适当减少或延长所教内容的时间。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特征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图形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有些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出来,但也有仅凭肉眼是不易判断的。比如香港的紫荆花区徽和平行四边形就比较难以判断。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结合学生说的结果(仅凭肉眼观察到的)适时改变教学策略,延长一些教学时间,借助课件或自己动手折一折,亲身感受它们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若为了节省时间而一带而过,就会出现囫囵吞枣不知其味的现象了。四、时间够不够,要看和谐,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什么是“和谐”?我觉得就是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仅知识技能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数学活动时,隐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升华。要让学生对数学活动感觉到亲切,不再是简单的接受学习,而是在进行数学活动的同时,情感得到释放、兴趣得到提升、价值得以显现。此时,时间在这里已变得不再重要,数学已用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去彰显学生自身独有的价值。张齐华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快结束的时候播放了一则奶粉广告。广告大意是:东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后,数数人数,发现有8个小朋友,就从侧面横切了一刀,正好平均分成了8份,每人拿了其中的一份。东东正准备吃,发现又来了一个小男孩,正舔着嘴唇。东东急中生智,将自己手中的蛋糕一掰为二,把其中的一半给了刚来的这个小男孩。师:从广告中的画面中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生:东东一开始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4。生:后来东东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我想到了1/8。生:一共有9个小朋友,我想到了1/9。师:如果把蛋糕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就能吃到这个大蛋糕的生:1/9。师:那第九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你可以想到几分之一?生:1/2。师: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吗?生:不是,是东东手上蛋糕的1/2。生:我想到了,最后一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是整个蛋糕的1/16。课到此已十分精彩,但张老师似乎意犹未尽。师:你能联想到,真是太棒了!你们喜欢东东吗?生:(大声地)喜欢!师:东东送出了自己手中的蛋糕,你认为他收获了什么呢?生:我认为东东收获了感激,他把蛋糕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会感激他的。生:我觉得他收获了友谊!生:我觉得他收获了快乐,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这一短短几分钟的延伸,强化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真爱,那份友谊,那份快乐。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了高尚的情怀。(四)还应注意什么做到了以上四点,能让我们对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控形成初步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但这还不够,我们有时还应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因为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一、不是时间给的多就一定有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不是说时间给的多就一定有效。尤其是在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的时候,看似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实则是得不到任何效果的。最近我在执教四年级一节数学公开课时就有这样很深的感受。我上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在教学完了归一问题后,我原本以为学生有了列表整理解决问题的基础了。于是在教学归总问题时,我让学生看图后自己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本以为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情,却发现学生忙了半天也没做好。于是我就有点急了,让做好的学生把手举起来,结果发现三分之一的人还不到,这时只好静静的等待,又过了几分钟,终于大部分学生完成了。我长叹了一口气。但在学生反馈时却发现很多学生整理出来的数据都不对。怎么会这样,我不是给了学生很多时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了吗,怎么就取得了这样差强人意的效果呢?在课后的反思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教材中出现的那幅图,别说是学生看了,就是成人也要认真观察半天也不一定就能将意思弄的完全明白。在第二次试上的时候,我改变了策略,先让学生认真读图,充分弄清图的意思,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图中关键句“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以及“都买篮球能买几个?”的理解。这样再让学生去列表整理,不仅时间少了很多,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二、学会耐心倾听和有效处理学生的“错误发言”对学生的错误发言,教师应该学会倾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出现错误一定有他错误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错误,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错误思维,应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细细倾听,给他们充分暴露自己错误思维过程的时间。有一次上数学课,内容是乘法的分配律,当时我要求学生解答这么一道题:7548 + 7551 + 75,我首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发表意见,因为有成绩好的学生抢先发了言,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75(48+51+1)751007500。这时我发现平时在班上发言很积极的一个女同学没有表示赞同,但是又不敢说,于是我鼓励她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她把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这个同学很胆怯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她的过程是:7548+7551+7575(48+51+75)。她的这种错误做法是学生平时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也正好是此时急需出现的“错误”,于是我把问题交给全班学生,让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举证说明。最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时的我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并对她的“错误发言”表示感谢,因为她的“错误发言”避免了同学们在今后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尽管这个过程花了一点时间,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四数下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为例,由于有了小括号学习的知识基础,学生很快列出了分步算式:(8+6)2=28(人)、8428=3。接着我问:你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一个学生上台板书:84(8+6)2。此时我并不着急,因为没有学过中括号,这样列式很真实。为了让他们自己知道所列算式存在的问题,我问到:“按照过去学过的运算顺序,这样列式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通过他们的自我分析,很快有人举手了。“这样列式先算的是航模组的人数,再算的是合唱组是航模组人数的几倍,最后算的是将这个倍数乘2,完全不符合题目的意思了。”“那该怎么办呢?”。一个学生自告奋勇的上台板书:84(8+6)2)。一下子用了两个小括号,似乎解决了问题,但,于是我又问到:“这里用了两个小括号,能区别开来吗?怎样才能更好一些呢?”。此时教室里的气氛已经相当活跃,一个学生上台很快就将一组小括号擦掉换成了中括号。尽管写的中括号很不好看,但已经很能表达意思了。至于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爱因斯坦语说过: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还没等学生说完就把他否定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何况学生的回答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发言,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剖析,找出问题的来源,充分把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出来。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教师善于倾听,必将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生机。三、活动、发言需要时间,静默思考更需要时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或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让学生合作交流,或让学生即兴表演,强烈的视听效果、热烈的交流、踊跃的发言让课堂显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一时间,这样的课成了大家学习的楷模。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话不错,但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充满活动的教学”。 这样的理解太狭窄。其实数学课上有时也是需要时间给学生去静静地思考的。本学期我执教六年级,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初步弄清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课堂气氛应当说是很活跃的。尤其是让学生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时候,学生很开心。此时就这样够了吗,我以为,仅从感官上去认识还是浅层次的,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关于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才是最重要的。为此,我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行业共享出行服务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行业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前景报告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高新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第二次招聘聘用人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品车物流仓储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第二批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经营合作协议5篇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兴宁区农业农村局招聘1名编制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光明区2025年4月广东深圳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选聘特级特聘一般特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海市2025年浙江台州临海市纪委市监委下属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室内装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件
- 2025辽宁交投集团所属运营公司招聘3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广西福泰印染有限公司年产全棉针织面料3.6万吨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我国小学生课外培训现状调查及问题和建议浅析》10000字(论文)】
- 民航招飞面试常见的面试问题及答案
- 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