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之所以出现大范围的变法运动推动社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 b.百家争鸣c.新兴地主的要求 d.兼并战争的需要2.春秋时期,动乱的各国进行了变法,以求在争霸过程中取得有利地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齐国和鲁国。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3.(2012威海高二检测)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争霸战争b.“战国七雄”出现c.各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4.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中央集权建立起来 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a. b.c. d.5.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实行二十等爵制 实行连坐法 废除世卿世禄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6.(2012唐山模拟)商君书画策记载:“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鞅认为( )a.以民为本,放宽刑罚 b.以法为本,注重教化c.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7.秦国的广大农民在看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下图),主要是因为( )连坐制度可以使他们远离刑罚的惩罚奖励耕织刺激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奖励军功给他们提供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a. b. c. d. 8.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9.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废除秦国旧制度,促进封建经济发展c.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0.(2012广州模拟)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本段材料属于( )a.历史结论 b.历史评价c.历史叙述 d.资料整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使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张荫麟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7分)(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12.(2012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术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荀子疆国材料二 (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治安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6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3分)13.(2012广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壁淫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商君书定分、弱民材料二 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异同。(9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改革、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4分)(3)你认为材料一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3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关键词是“根本”。根本原因是经济方面,、三项都是变化的原因,分别是思想、阶级、军事的原因,只有a项是经济上的,也是根本的原因。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这两次改革都是奴隶主贵族展开的为维护自身统治进行的变革,所以a、b、d都是错误的。这两次改革是按土地多少收税,实质上就是否定土地国有,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所以选c。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质变”是指社会制度的变革,春秋末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a、b、d三项均不涉及社会制度变革,故选c。【规律方法】春秋变法和战国改革的不同及成因(1)不同之处: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目的是称霸;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和实现统一而进行的。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建立集权政治。 (2)根本原因: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封建制经济基础发展和新兴地主阶级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内容的理解能力。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据此分析应排除。5.【解析】选b。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措施,与题意不符,进而可排除含有的a、c、d三项。6.【解析】选d。根据题干“民本,法也”和“刑”等关键词,可知商鞅重视刑罚和法律的作用,故d正确。7.【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辨析问题的能力。 连坐制度规定秦国居民有“举盗奸”的责任,否则就有可能被连坐,这一措施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因此,的叙述不可能使农民满意,所以选b。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度量,调轻重”使商品的流通具备了一定的标准,因此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解析】选b。本题主要是抓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建立地主阶级专制统治,其他选项都是重要的作用,但是b项最符合“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故选b。10.【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史常识和文化素养。本段历史材料主要是记述商鞅生平以及在魏国相公叔痤门下的情况,因此选c。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运用及分析概括能力。第(1)题内容根据材料一可以从政治上、刑法上、军事上、经济上几方面作答。措施根据民生的提示可以从经济措施中提炼概括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第(2)题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二作答,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统一天下,影响深远。看法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对商鞅变法加以评价即可。答案:(1)内容: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民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充分肯定。认为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统一天下,影响深远。看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政权奠定了基础。许多变法内容影响深远,但也有历史局限性。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特点。第(1)题的关键词“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由此可知,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中对这几类人的态度,即措施。第(2)题的关键词“社会风气的变化”和第(1)题一样,是考查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风气影响的内容。第(3)题将第(1)、(2)题问题和材料一、二大意结合商鞅变法措施结合起来可知:商鞅变法从处理官府与百姓、士大夫、个体生产者等方面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商鞅变法的特点。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及风俗改革等措施,强化了对百姓的控制;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军功等措施,加强了对各级官吏和士大夫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强了国君的权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2)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3)特征:重视加强对百姓和官僚士大夫的控制;重视等级权威;重视培养人民的私有观念和竞争意识;强化个体小生产者的意识,推行愚民政策。13.【解析】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要从材料中商鞅采用法家学说,以法制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厉行法制,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以此作为巩固统治、兵民立足自己的职责的重要前提来具体分析和说明;关键是逐一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第(2)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看,其相同方面是重视法制在立国中的重要作用;而不同的方面是商鞅建立的是封建专制统治,而梭伦重视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与监护、审判等权力分开,战神山议事会对公民大会起到了制约作用,已经初步具有了分权的思想,对西方近代的代议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答案:(1)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厉行法制,严刑峻法,才能使兵民立足自己的职守。(2)相同:都重视法制立国。不同:商鞅以法制为治国手段,但法制是君主实行封建专制的手段。梭伦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与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等权力分开,使战神山议事会对公民大会起制约作用,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权思想。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顶岗支教安全协议书
- 代位追偿协议书司法确认
- 复古手工皮具手提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摩托车环保实践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金银首饰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指纹法院档案访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塑料挤出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搪瓷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建筑施工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从被动到主动:变电站运维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设计
- 妇幼保健院院感防控手册
- 音乐教案《我和你》
- 肾移植管理办法
- 交收库管理办法
- 从技术到管理课件
- 幼儿园员工消防安全培训
- 2025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试管婴儿合同协议书
- 香港合伙公司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