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摘自1887年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大陆均势政策b.采取绥靖政策 c.形成三国同盟集团d.放弃光荣孤立政策2.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并没有出现十分悲哀的氛围,而德奥统治者都欣喜若狂,这是因为( )a.斐迪南大公在奥匈帝国并不被人们拥戴b.塞尔维亚人帮助德奥集团消除了一大祸害c.德奥集团正图谋合并成统一国家d.德奥两国终于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3.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爆发,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全球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异常尖锐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有国家之间的矛盾普遍变得不可调和a.b.c.d.4.(2012玉溪高二检测)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役后,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该战役应是( )a马恩河战役 b俄军东线进攻东普鲁士 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5.(2012宁波八校模拟)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意大利的倒戈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6.(2012江西瑞安十校联考)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c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与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7.以下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征兵的歌曲美国佬来了的部分歌词“我是勇士在歌唱,乐战好斗,令敌国焦土一片,跋涉血海,誓要斩尽杀绝。我的影子将是你的死神”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居中调停,竭力维护世界和平b.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战争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战争横财c.随着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寻机参战,而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d.从歌词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好战、残忍与争霸的欲念8.战争是具有破坏性的,但战争在不经意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下列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飞机、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一些国家的妇女取得普选权促进各国政府职能的调整,使得政府办事高效、快捷为了协调各国的矛盾冲突成立了国际联盟abcd9.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建立专门机构以有效利用全国人力物力干预私人企业投资方向 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供应 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a.b.c.d.10.象征主义诗人托马斯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知识分子思想状态的长诗荒原,对于该长诗的说法,正确的是( )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迷惘”和“幻灭”诗中将世界比喻为一片荒原,甚至是一座地狱人们备受煎熬,悲观失望,祈求天主解救荒原成为充满危机的西方社会的象征a.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20分,第12题21分,第13题19分,共60分)11.(2012太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这些事件改变了战争性质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诚然,1914年8月21日日本已参加这场战争,但它只是私自占据了太平洋上几个分散的德国殖民地。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阻,和平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们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请回答:(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12分)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材料二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但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6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3)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不只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人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6分)(3)除上述二则材料所揭示的后果或影响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各一例。(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展开争夺,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材料二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材料三材料四 第一条 如果与它们的愿望相反两帝国之一遭到了俄国的进攻,两缔约国有义务以其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而且因此也只能在彼此同意后共同缔结和约。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请回答:(1)据材料二分析,德国的意图是什么?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德国为实现这一意图而进行的活动。(2)据材料一、三分析,英德矛盾的原因有哪些?它表明英德矛盾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的变化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中先找到“1887年”这一个关键时间点,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德国工业制造能力迅速发展,商业和航海业迅速发展,对英国的商业和海上霸主地位构成挑战。面对这种挑战,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抛弃英国过去一贯推行的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转而采用遏制和对立的政策,积极寻找同盟,构筑三国协约集团,以应对德国的迅速发展。2.【解析】选d。萨拉热窝事件以前,欧洲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大战一触即发。矛盾复杂尖锐的巴尔干半岛成了欧洲的火药桶,两大军事集团都在等待时机,寻找向对方发难的借口。萨拉热窝事件,成了德奥集团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它们以复仇的借口呼吁和发动民众投入到一场“正义”的战争中去。所以,由“欣喜若狂”映射其背景,此题选择d。【规律方法】因果型选择题(1)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2)角度: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3)解法: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3.【解析】选b。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为命题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870年以来的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为了输出商品和资本、掠夺原料,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在瓜分殖民地的斗争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但是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还未完全激化,也并非所有国家之间的矛盾普遍变得不可调和。因此,本题选b。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推行“施里芬计划”,意图“速战速决”打败法国。但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最后被迫撤退,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因此可知选a。5.【解析】选a。本题为图表型材料题,考查学生阅读图表、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图表中,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的生产在1914年时差距不大,但到1917年协约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同盟国生产能力的2倍还要多,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参加,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可知选择a。6.【解析】选b。本题以三幅征兵海报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只要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即可得出答案。7.【解析】选a。本题实际考查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也渴望获得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但美国并没有直接卷入与英国的争夺,而是伺机而动。“一战”爆发后,美国保持中立,向战争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发战争横财。随着战争的进行,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但德国处于更被动的地位。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美国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分享胜利果实,对德宣战。因此,无论美国如何掩饰虚伪的中立的面纱,都无法掩盖其逐利的本质和争霸的贪念。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发展的催化剂,同时战争促使政府转变了职能;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人民民主政治意识,为协调各国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故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的表现。9.【解析】选d。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政府职能改变的促进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战争的进行,各国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和协调,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要能够正确地再认再现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10.【解析】选a。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触目的废墟、悲观失望、心理的焦虑和危机、社会和现实的不安全等,这些内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中都有体现。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只要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日本已参加”“美国的加入”等信息,即可作答。第(2)题综合程度较高,依据材料从两个方面作答:其一是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其二是人们为避免战争,追求和平的尝试和努力。答案:(1)观点:这场战争由欧洲战争转变为全球性的战争。依据:美国的加入,战争的结果不再完全由欧洲各国决定。(2)一方面生产力破坏,人口锐减,使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受阻。另一方面历次大规模战争之后,建立国际组织或国际规则来规范国家行为;理性的和平观念等,都有利于制约战争,促进了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准确领悟和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要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第(1)题首先根据材料概括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然后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其所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第(2)题首先要结合材料把握变化的表现,然后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第(3)题应辩证看待民族主义的问题。答案:(1)内容:本民族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或是正当的到认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时间长、代价大;相持阶段军事上进展艰难,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反思。(3)民族主义对维护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政治、经济、文明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往往引发对立、仇恨、分裂甚至战争,对世界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解答第(1)题时,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美国大发战争财,原因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在解答第(2)题时抓住关键语句“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可知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有利因素仍需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解答第(3)题时抓住题干中“世界格局和人类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