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岳麓版.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岳麓版.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岳麓版.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岳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此规定源于a宗法制 b分封制 c“推恩令” d郡县制13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这个朝代可能是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明代14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15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20世纪初的留学热潮a多选择苏俄为目的国 b政府起了主要推动作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16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此“壮举”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国共合作17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求同存异”“患难与共”“情深意长”b“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c“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d“一往情深”“风云突变”“重归于好”18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a197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2年1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d支持废除基督教20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年代”是指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21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文艺复兴与经典力学 b宗教改革与生物进化论c启蒙运动与牛顿力学体系 d马克思主义与相对论2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23“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38(26分)危机一词,含有险境和机会并存的意思。某种意义上,改革就是倒逼促进的,危机成为改革的催化剂,而改革的成功与否,除改革自身的因素外,与相应的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出现大崩溃,开始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三r”,即复兴、救济、改革。材料二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一)振兴农业悉以合作社为基础(五)促进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八)调整金融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哪些问题? (4分)针对这些问题,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2)据材料二,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并分析影响。(8分)它和罗斯福新政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3)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4分)它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分)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类别或者内容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本土文学农业、工业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篇数151394材料二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12分)(3)根据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4分)(26分)2014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abcbbdbacacd38(26分)(1)问题: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滞销;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矛盾尖锐。(4分。任意一点1分,不超过4分。) 措施: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等。(6分。任意一点2分,不超过6分。)(2)背景:国家经济“残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中国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4分。任意一点2分,不超过4分。) 影响: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表述为具体的工商业、农业、金融业的恢复和发展,同等给分。;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分)相似: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分)(3)改革和调整: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建立福利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等。(4分。任意一点2分,不超过4分。)影响: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分)39(26分)(1)特点:马列原著和政论文章为主;偏重反映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4分) 背景: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争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强调有限发展重工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6分。任意一点2分,不超过6分。)(2)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突出经济;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4分。任意一点2分,不超过4分。)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