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1页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2页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3页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3、4、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6、7、8、9、10、11、13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2页)(2012河南三市联考)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壳运动地形变化 A.B.C.D.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联系性地理要素的独立性A.B.C.D.解析:1.C2.B第1题,地壳运动形成山地,在山地背风坡,降水减少,形成草地、荒漠。第2题,该图主要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地理要素的联系性。(2012淄博一检)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4.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解析:3.C4.C第3题,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2广州二模)如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56题:5.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拔 B.降水 C.冰川D.土壤6.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5.A6.B第5题,我国30N、100E以西为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寒冷,所以植被较少。第6题,图中显示我国30N、100E以东地区,越往东叶面积指数越高,说明植被覆盖率越好,这与向东更接近海洋而水分条件越好有关,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规律)。(2013南昌调研)如图是某山地植被分布状况。读图,回答79题:7.该山地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中纬度8.甲植被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9.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特征表现为()A.水土流失较重B.自然带数量较多C.年降水量较少D.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大解析:7.B8.D9.A第7题,该山地除冰川外,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故位于北半球;根据基带判断该山地位于中纬度。第8题,根据基带判断甲自然带类型。第9题,南坡雪线低于北坡,因为地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且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自然带分布的高低判断,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小。(2012浙江名校联考)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1011题:10.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11.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 500 m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坡度D.年降水量解析:10.A11.A第10题,博格达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荒漠带,随海拔上升,降水先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因此自然带依次出现草原带、森林带、草甸带、荒漠草原带、荒漠带、高山冰川带的变化。第11题,珠穆朗玛峰比博格达峰雪线高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纬度低,气温高。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2页)12.(2012蚌埠一模)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气温日较差;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植被。(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植被破坏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3)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答案:(1)少大少稀少(2)植被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13.甲、乙两图分别为沿经线、纬线的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体现了自然带的的地域分异规律。(2)乙图中A地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CBA自然带分异现象的主要成因是。解析:第(1)题,从甲图中可知是沿经线作的地形剖面图,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