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题目.doc_第1页
第3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题目.doc_第2页
第3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题目.doc_第3页
第3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题目.doc_第4页
第3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题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一、 选择题1、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C )。 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往返较差 相对误差 闭合差3、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4、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相对误差为( A)=1/3100=1/3200=1/31755、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C )1/10811 1/11000 1/10006、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B)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100m0.025m 200m0.040m 150m0.035m7、基线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表示形式为( A)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平均值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比8、钢尺量距的基本工作是 C 。A 拉尺;丈量读数;记温度B 定线,丈量读数;检核C 定线,丈量,计算与检核9、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60,则其象限角为( C )。A20 B160 C南东20 D南西11010、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290,则其象限角为( D )A290 B110 C北西20 D北西7011、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A30 B330 C150 D21012、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南东40,则其方位角为( )。A140 B220 C40 D32013、如图3-1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B )100301303010030DCBA 图3-1A B C D14支导线及其转折角如图3-2,已知坐标方位角,则( B )212003112030BAASAAAS 图3-2A1860100 60100 1735900 353590015、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D )。A45 315 225 13516、已知线段AB方位角为220,则线段BA的方位角为( B )A220 B40 C50 D13017、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18、罗盘仪是一种 A 。A用于测定直线段磁方位角的仪器B测量真方位角的测量仪器C可计算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工具19、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磁针指示的度盘角度值是 C 。A 磁北方向值B 磁偏角C 望远镜瞄准目标的直线段磁方位角20、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A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方向线之间的夹角B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线段所得的水平角C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二、填空题1、直线定向是 。2、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3、距离丈量是用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的 形式来表示。4、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 、 。5、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6、丈量基线边长应进行的三项改正计算是_、_、_。7、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和磁子午线方向。8、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9、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三种。10、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和象限角A的关系是 。11、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2、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13、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14、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 方向与该点的 方向的夹角。15、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三、问答题1、直线定向的目的是?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方向?2、何谓直线定线?3、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4、如何求出钢尺尺长方程式?并说明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含义?5、如果A、B两点间不通视(如中间有高地、房屋等障碍)现欲丈量A、B点间的水平距离,应如何进行工作?6、用钢卷尺丈量距离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7、钢尺量距时,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直线定线有哪几种方法?8、一般量距一条边,D往=56.337m,D返=56.346m。问相对较差k=?9、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经检定后的实际长度为29.995m,求该尺的每米尺长改正数。今用此尺在直线A、B、C、D、E之间丈量,观测结果如表3-1所示。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各段长度的总长度。 距离丈量的尺长改正 表3-1点号量得长度(m)尺长改正(m)改正后长度(m)备注A 每米尺长改正=B C DE 10、今用一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50m+10mm+0.6(-20)mm, 丈量时温度=32,A、B两点间高差为1.86m,量得长度为128.360m,计算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后的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11、将一根名义长30m的钢尺与标准钢尺进行比长,发现该钢尺比标准尺长了14.2mm,已知标准钢尺的尺方程式为:,在比长时的温度为11,拉力为10Kg,求在检定温度取20时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12、有一室外检定场,两标志间的名义长度为120m,用精密方法测得的实际长度为119.9648m。现将一根30m钢尺在此检定,量得两标志间的长度为120.0255m,检定时温度为25,拉力为10kg,求该钢尺在检定温度取20时的尺长方程式。13、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设温度t=-5,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30斜坡的地面量得A、B两点间的名义距离为75.813m,求实际水平距离。14、精密量距的外业成果列于表3-2,已知钢尺尺长方程式为: lt=30m+0.005m+1.2510-530(t-20)m请计算AB两点间距离DAB和相对误差。 表3-2线 段尺 段尺段长度(m)温度()高差(m)AB(往测)A11223344B29.39123.39027.68228.53817.9391011111213+0.86+1.28-1.14-1.03-0.94BA(返测)B11223344A25.30023.92225.07028.58124.0501313111010+0.86+1.14+0.27-1.10-1.1815、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和返测分别为176.390 m和176.300m;另一段往测和返测分别为407.230 m和407.140 m。这两段距离各自的往、返测之差均为0.090 m,试问:能否说明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相等?为什么?哪一段量得比较精确?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为多少?16、用名义长30 m的钢尺,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一直线的长度为102.457 m,该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3m+1.2510-530(t-20)m,测量时的温度为t=14.5,求该直线的实际长度。17、用钢尺丈量距离有哪些误差来源?18、钢尺精密量距计算题:尺段长度、尺段平均长度、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倾斜改正的计算。总长及相对误差计算。(计算数据在表3-3,尺长方程式:=30m+0.008m+(t-20)表3-3尺段丈量次数后端读数(mm)前端读数(m)尺段长度(m)尺长改正温度改正数改正后尺段长度高 差平距化算123456789A1123平均0.0320.0440.06029.85029.86329.87727.50.360m12123平均0.0570.0760.07829.67029.68829.69128.00.320m2B123平均0.0640.0720.0839.5709.5799.58929.00.250m长度、相对误差计算 AB平均长度:: 改正后AB往测总长: 较差:改正后AB返测总长: 相对误差:k=19、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并绘出关系略图。 20、要从地形图中获取某两点A、B构成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简述可以实现这一任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