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生物 内环境稳态导学案.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生物 内环境稳态导学案.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生物 内环境稳态导学案.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生物 内环境稳态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德区容山中学_高二_年级_生物_学科活力课堂导学案课题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设计者:_刘竞韬_审核者:_王文翠_日期:_2012-10-07_考点内容目标层次abc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细胞外液的成分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内环境的动态变化6,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第一课时:第一部分:个体自学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 体液概念: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等(3)、 内环境的概念: 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的成分血浆:: 90%,无机盐约1%,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血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 、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 、 皮肤、骨骼等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 2、归纳总结血浆和组织液成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第二课时:第一部分:个体自学1、细胞外液的理化 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 性质: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 和cl-决定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为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 左右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平衡中2、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3、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 调节;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认为 调节;现代观点普遍认为 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 、 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 调节)、内分泌系统( 调节)、免疫系统( 调节)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讨论课本第4页关于血浆成分的表格中每一项成分的大致作用其中和渗透压有关的成分有: 和调节酸碱度有关的成分有: 2、练习:(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固醇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2)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血红蛋白、h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 载体 d葡糖糖、氨基酸、凝血酶原、hpo42- 3、讨论碳酸和碳酸氢钠这对缓冲物质是如何调节内环境酸碱度的?4、人体产热的器官是什么?散热的器官是什么?产热的生理过程是什么?5、结合课本第5页“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讨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如何协调使内环境保持稳态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