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0年 l 1 月 V o 1 2 8 N o 2 1 中学物理 教材研 究 浅 谈 匀 强 磁 场 与 辐 向 磁 场 在 应 用 模 型 上的 区 别 应发宝 曾前明 郑国和 景德镇市昌江一 中 江西 景德镇3 3 3 0 0 0 景德镇市教研所 江西 景德镇3 3 3 0 0 0 景德镇市 6 0 2所中学江西 景德镇3 3 3 0 0 0 1 匀强磁 场与辐向磁场的概 念 如果磁场 的某一区域里 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和方 向处 处 相同 则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匀强磁场的特点是磁 感线是一系列平行且疏密间隔相同的平行直线 如图 1 产 生方法 距离很近的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 内部的磁场 除边缘部分外 都可认为是匀强磁场 在马蹄形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 S和N 内侧 装上极靴 此时两极靴之间的磁感 线是不可能呈径 向分布 的 否则磁 感 线就会在 中心处相交 若在两极靴 中间再加 上一个 圆柱形 软 铁芯 软铁就是软磁性材 料 它 在磁化后 非常 容易去磁 此 时软铁芯即用以增强极靴与软铁芯之间空隙的磁场 并又使 磁感线沿径向分布 从而在极靴与软铁芯之间空隙就产生了 辐 向磁场 如 图 2 F4羹s N 图 l 幽 2 2 电动机模型 电动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 力而产生磁力矩的作用使线圈转动 所以分析匀强磁场与辐 向磁场在电动机模型上的区别应从磁力矩上切入 设想有一个刚性矩形线 圈 忽 略重力 处在 匀强磁 场空 间 如图 3 矩形线圈 A B长为L 1 3 7宽为d 载以电流强度 J 并从线圈平面平行磁场方 向位置开始计时匀速逆时针转 过 0 角度 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规律 左 手定则 可知 D A B C两边所受磁力在 同一直线 上 大小相 等 方向相反 因此它们相互抵消 A B C D两边受到的磁力 2 4 图 3 虽亦等值反向 但不在一条直线上 并始终垂直磁感线方向 如图1 因此 它们亦形成一力偶 力臂为d c o s co t 相应的磁 力偶矩大小为 M B I L d c o s co t BI S c o s co t 式中 S L d 为矩形线圈的面积 由此式可知 转动效果 磁力矩 按余弦 变化 并 当线圈平面垂直磁感线时磁力矩为零 若设想载流刚性矩形线 圈 忽 略重力 处在 辐向磁场空 间中 如图2 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规律 左手 定则 可知 D A B C两边 所受 磁力 亦相互 抵消 而 A B C D 两边受到的磁力虽亦等值反向 但不在一条直线上 并始终 垂直磁感线方向 因此 它们也形成一力偶 而力臂却始终为 d 相应的磁力偶矩大小为 M B I L d B I S 式中S L d为矩形线圈的面积 由此式可知 转动效果 磁力矩 始终 保持某一最大值常量不变 由对比可知 在电动机模型中 辐向磁场对载流线圈产 生的转动效果要 比匀强磁场好 所 以 磁 电式电 流表 采用 的 就是辐 向磁场 3发电机模型 发电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 将原动机提供 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所以分析匀强磁场与辐向磁场在发电 机模型上的区别应从磁通量上切入 设想有一个刚性矩形线 圈 忽略重力 处在匀强磁场 空 间 如图l 3 矩形线圈AB长为L 3 7 宽为d 并从线圈平面 平行磁场方向位置开始计时匀速逆时针转过 0 c o t 角度 根 据 B S 可知 此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B S s i n co t 则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 e 粥 粥 AO 腧c s 这 里已利用 As i n 0 s i n 0 a 0 一s i n 0 百 一 s i n 0 c o s A 0 c o s 0 s i n A 0 s i n 0 一 z S 0 因为 A 0 0时 s i n 0 A 0 o a s 0 1 侍 百z s i nO e o s O 即为求导 由e B S co e o s co t 式可知 感应电动势随时间按余弦变 化 这就是简谐交变电动势 由它在回路中产生的交变电就 中学物 理 V o 1 2 8 N o 2 1 2 0 1 0 年 l 1 月 是简谐交流电 若设 想 刚性 矩 形 线 圈 忽略 重 力 处在辐向磁场空间 如图 4 并 从线圈平面平行磁场方向位置开始 计时逆时针旋转 当 0 时 0 当 0 2时 由于在半径为 d 2 的圆周上 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图4 所以此时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大小 磁感线的条数 会等于以 d 2为半径的半个圆周上的磁通量的大小 即 B L 2 当线圈匀速转过 c o t 0 时 磁通量设为 则有 一 0 一 旦 曼 2 一Q 一0一 2 0 即任意时刻 t的磁通量为西 B L d t 胃 l 则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 e B u A t B S 由此式 可知 感应 电动势为一恒量 若线圈匀速转过的角度 2 时 则磁通量 一 B S 则 一B 所以辐向磁场发电机产生周期性的 矩形波交变电动势 由它在回路中产生的交变电就是方形波 交 流电 由以上对 比可知 在发电机模型中 匀强磁场发电机产 生简谐交变电动势 有效值大小为 辐向磁场发电机产 Z 生矩形波交变电动势 其有效值大小为 B 从有效值方面 来讲 辐向磁场发电机要 比匀强磁场发电机效果好 但由于 其它原因 生活用电一般采用匀强磁场发电机模型 在此就 不讨论 正 弦 式 交 变电 流 有 效 值 公 式的 巧 妙 证明 张怀华赵伟珍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 焦作4 5 4 0 0 0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4 5 4 0 0 0 有效值 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因为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一般是用微积分知识求得的 高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现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 选修 3 2 交 变电流 的时候 不但没有学过微积分知识 就连最基本的三 角函数变换也未曾涉及 鉴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 教材直 r 接给出了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公式为 I a m 并用 理 42 论计算表明 这六个字打消了师生探究公式来源的愿望 难 道学生不能基于现有水平 自行推导吗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比获取知识的结果 更为重要 教师不能把物理知识作为一种预先确定的真理教 给学生 而是要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根据 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主动建构物理知识 笔者将在初等数学的基础上推导公 式 让师生共同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假设有两个正弦式交变电流i 和 i 它们的变化规律如 图 l 所示 瞬时值表达式如下 i 1 I m i n c o t i 2 I m c o c o t 1 如果 i 和 i 2 分别流过两个阻值均为 R的电阻 由于电流的 热效应与电流的方向及先后作用的时间顺序无关 则在一个 周期内 i 和 i 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若均设为 Q 则 i 和 i 在两个电阻上产生的总的焦耳热位 Q总 2 Q 在任一时刻 t 和 i 在两个电阻上的发热功率分别为 P R和R 2 乏R 两个电阻总的发热功率为 P i R 乏R 2 把 1 式代入 2 式 可得 P I 2 mR l D 一 f 一 图 l I 0 一 3 一 V 显然 i 和 i 2 在两个电阻上产生的热功率的总和在任一 时刻是一定值 在 二 个周期 内 两个电阻上总的发热量为 Q 总 I m R T 在一个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 单 4 根据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定义 若设 i 的有效值为 J 则 i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锅炉管阀检修工岗位工艺技术规程
- 高压釜温控工工作衔接流畅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授权委托及委托合同范本
- 闪速炉熔炼工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无线电设备运维员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2025办公租赁合同(标准版)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附属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利津县联考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专用汽车知识培训课件
- 智能电网环境下储能认证检测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 2026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原卷及解析)【测试范围:第1~3章】(考试版A4)(广东专用)
- 2025年电工考试题库(内附答案)
- 朝鲜族朝鲜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时政练习题及答案
- 励志主题课件
- 2025年【电工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体育课急救知识
- 2025年江苏启晟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笔字型速查表史上全面版本(编码和字根)
- 【DeepTech】2023年生物医药技术趋势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