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解析:选d。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时成为露。2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a清晨b中午c傍晚 d夜晚解析:选b。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的越快,空气越清新。中午时段近地面气温高,气温垂直递减率最大,对流运动最强烈,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最快,空气也就最新鲜。(2012福州模拟)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3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001630 b17002300c1630700 d23005004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 b100米c350米 d150米5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空气对流运动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解析:注意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每上升100米气温变化的幅度,实线表示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必然是出现了逆温现象;实线上的数字反映由地面向上大气升温幅度越来越小,但都是升温,所以实线表示的时间段和高度范围都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逆温发生时,空气对流运动受到阻碍,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向上扩散。答案:3.c4.c5.b读“全球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分布图”,完成67题。6导致60s和60n的气温年较差相差巨大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洋流 d海陆分布7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赤道地区()a年日照时间比其他地区长b冬夏昼夜长短差幅比其他地区小c年降雨量比其他地区多d对流层厚度大,保温作用强解析:和60s比较,60n大陆面积广阔,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年温差较大。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小,年温差较小。答案:6.d7.b(2012淄博市调研)读下图,完成89题。8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9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解析:第8题,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a曲线昼夜温差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温差大,表示昼晴夜晴;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温差大,受气旋影响以阴雨天为主,温差小。第9题,a曲线最高气温较低,有可能是海洋,b相应为陆地;平原和邻近的山地比较,山地温差小,为a曲线,平原温差大,为b曲线。答案:8.b9.d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月平均气温,图中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11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小b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经度可知,图示地区应该是美国中部东西方向的气温分布图。图中地位于美国西部高原的山间盆地中,因为地势低,气温高,加上地形的阻挡,受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小,晴天多,日照强,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气温高于两边的山地。第1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地在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在中部平原,同纬度的山地应该比平原的气温日较差小;地为落基山脉的山顶部分,海拔高,地位于内陆平原,山顶部分比同纬度平原气温年较差小;地和地的气温均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北半球海拔低的地方,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拔高的地方等温线向南凸出。答案:10.d11.a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霜冻可分为3种类型。类型形成过程平流型霜冻由强烈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常常伴有强风,也叫“风霜”辐射型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植物表面强烈辐射降温而发生,也叫“静霜”平流辐射型霜冻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发生,通常先有冷空气侵入,温度明显下降,天气转晴,夜间无风,辐射散热强(1)下图ae表示逆温现象的生消过程,其中字母_可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2)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该防冻措施不适宜在_霜冻时采用。试分析该防冻措施烟雾不向高空扩散的原理。(3)我国北方冬季出现的霜冻主要以_为主。请说明原因。答案:(1)c(2)平流型随着地面辐射不断释放热量,地面温度降低,大气对流运动减弱,当出现逆温现象时,对流难以进行,烟雾不易扩散。(3)平流型霜冻我国北方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13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作用。(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以及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等知识,能很好地锻炼读图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1)注意等太阳高度线分布趋势由外向里增加,则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大气散射会引起太阳在地平线下而天已亮的现象。(2)注意表达直射点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