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设计(阳泉六中).doc_第1页
《马说》教案设计(阳泉六中).doc_第2页
《马说》教案设计(阳泉六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同分享智慧的结晶 共同创造丰硕的成果八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乔美莲 集备李晓颖 董永红 赵艺杰 王丽萍 2011年2月21日学习内容马说第二课时(一)背诵竞赛组长课前抽背诵组员的名单及背诵序号。按序号背诵,按组员编号加分,每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最后记录每组的得分。或小组齐背竞赛。或抽段板演。(二)整体把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并填空。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1.“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食马者”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2.本文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第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排比。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5.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无可奈何的痛苦。6.本文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阐述“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论证“世无伯乐”的危害性;接着刻画食马者浅薄、无知的丑态;最后点明主旨“不知马”。7.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8.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学习重点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2.托物寓意的写法。学习难点1.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比喻义。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一方面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基本内容,丰富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体会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朗读二、三遍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恰当。2.将课文翻译写到书上。3.自学关于作者韩愈的资料,筛选主要信息,归纳后写在下面。二、课堂学习第一课时(一)展示预习成果。朗读竞赛:组长课前抽朗读的组员名单及朗读序号。按序号朗读,按组员编号加分,每错一处扣三分,扣完为止。最后记录每组的得分。或小组齐读竞赛。(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自主疏通;合作解难;教师解疑;译文修改。(三)练习反馈1.熟悉重点字词句的音形义,准备考测;2.基础测试。测试题见目标自主预习3、4、5、6,P89;3.组内或组间互批。(用红笔棒出错误并打出总分。每错一处扣1分。满分为30分。)4.宣布测试结果:组长算出组均分在全班宣布;教师抽查小组答卷情况。(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阳泉六中“四环节”教学模式学案设计(正页)w*w&阳泉六中“四环节”教学模式学案设计(附页)学习过程9.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感情?(“也”的作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愤怒的谴责。“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深刻的嘲讽。(四)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或逐一交流点拨。(五)课堂检测阅读语段,答文后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食”通“饲”,意义:喂养 “见”通 “现”,意义:表现2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成现代汉语。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3.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第三课时(一)作业交流(二)背诵检测1.小组长主要负责对组员的检查,老师抽查每组最后一位同学的背诵情况;2.限时全班书面默写全文;3.小组间交换判卷,错一字扣3分,满分100分;不认真阅卷者扣除阅卷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