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UV穿透率在汽车涂层设计中的应用(09年会).doc_第1页
103UV穿透率在汽车涂层设计中的应用(09年会).doc_第2页
103UV穿透率在汽车涂层设计中的应用(09年会).doc_第3页
103UV穿透率在汽车涂层设计中的应用(09年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V穿透率测试技术在汽车涂层设计中的应用王纳新1,周胜蓝1,吴涛2*,王希军3*(1.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制造技术部 :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摘 要】根据Beer-Lambert定律,提出了一种涂层UV穿透率的透射光谱法测试方案,建立了涂层设计模型,得到了涂料、涂层厚度及其耐候性间的关系。根据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检测涂层质量和确定涂层最经济的工艺膜厚,指导涂层设计和确定生产线相关工艺参数。【关键词】透射光谱法 UV穿透率 涂层厚度 耐候性1前言汽车涂装技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1,带动了现代测试技术的深入研究。,一直以来,有关反映汽车涂料耐候性优劣的快速检测技术备受关注。目前,涂料耐候性的快速检测技术主要侧重于加速涂料老化进程的加速试验方法。通常将其分为试验室加速老化试验和自然加速老化试验,但它们都遵循加速试验的一般原理,即在模拟典型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强化促进涂料老化的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缩短试验周期,其主要价值在于为不同材料耐候性的比较提供了可重复的试验条件2。上述两种检测手段的周期都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需要同步。近年来,光谱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领域3-6,将其应用于汽车涂层设计阶段和涂料开发过程中,可实现快速、简单、准确地测试涂层UV穿透率。UV穿透率可反映一定膜厚涂层对295 nm 780 nm(110-9 m)波段日光的隔离性能,进一步反映出的涂料性质、施工参数(例如,膜厚)和耐候性间的关系。换了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一种快速判断材料耐候性优劣的检测技术。这是与常规的涂料耐候性加速试验方法不同的光学方法。2原理设定光强通过介质(涂层)时的吸收系数为(),()是所用测试光源波长的函数,与介质(涂层)的厚度L无关。当测试光通过被测介质(涂层)后,光源的强度由I0()减小到了I()。根据Beer-Lambert定律有(7):(1)吸收系数()标志着介质(涂层)涂层对光强的吸收能力,当()越大时,介质(涂层)介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就越强。根据式(1)变换得: (2)其中:()为介质(涂层)涂层的吸收系数;L为介质(涂层)涂层厚度,常用单位为微米;T()为光强透过率,常用百分数表示(%)。由此,通过对介质(涂层)涂层透射光谱的测量,如果所测介质(涂层)的厚度L是已知的,只要测出透过率T(),得到了只与介质(涂层)性质有关的吸收系数()。3试验部分3.1测试光路设计为测量汽车涂层的吸收系数,设计了的测试光路图,如图1所示。载物片探测器detector光栅参比片反射镜M1反射镜M2分束镜BM1分束镜BM2光源detector图1测试光路原理图Lambda9 UV/可见光谱仪采用氙灯作为UV/可见波段光源,光电倍增管为探测器。BM1和BM2为50%分束镜,M1和M2为全反射镜。为了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载物片和参比片选择表面状态一致的UV石英材料。图中光源发出的光I00经一分束镜被分为两束,其中一束为I01,照射到有介质(涂层)的载物片上,这一束作为物光;另一束为I02,照射到无涂层的参比片上,作为参考光。先测量载物片的透过率,得到载物片的吸收系数记为1(),然后测量参比片的透过率,得到吸收系数2(),由下式得到涂层的吸收系数():(3)在紫外波段,参比片的吸收是影响涂层吸收系数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以上光路去除了参比片的影响,测量得到的涂层吸收系数比较精确。3.2试样制备步骤根据试样是将涂料涂覆在新的石英片上还是经过清洗再次使用的石英片上,而将试样的制备过程分为首次制备和再次制备,具体步骤分述如下:2.2.1首次制备过程1)取一组新的参比片和载物片,用洁净脱脂棉和镜头纸,沾少许光谱纯丙酮,单方向地轻轻擦拭,用高纯氮气吹干,待用。2)在载物片上用涂料线棒涂布,一般取湿漆膜20 m左右的线棒。按照涂料的标准工艺规范烘干。与其参比片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做好标记。2.2.2再次制备过程用已有涂层的载物片再次制备新的涂层时,采取以下步骤:1)取参比片涂布和已有涂层的载物片上相同品种的涂料,按照涂料的标准工艺规范烘干,待用。2)把上述带有同一品种涂层的载物片和参比片,同时浸入溶剂中24 h,去除涂膜。3)再浸入丙酮溶剂中24 h,清洗,晾干。4)在载物片上用涂料线棒涂布,一般取湿漆膜20 m左右的线棒。按照涂料的标准工艺规范烘干。与其参比片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做好标记。3.3测试步骤1)将准备好的带有涂层的载物片放置在测试光路中,将与其一组的参比片置入参考光路中。2)物光束和参考光束都经过单色器并被相同的色散,然后通过出口狭缝聚焦到探测器上。3)通过单色器得到透过率光谱,见如图2。图2 涂层透过率光谱图4结果与讨论利用式(3)计算得到涂层吸收系数(),与图2的测试结果相对应的吸收系数见图3。在一定的测试波段范围内,那么涂层吸收系数()应当取各波段范围中的最小值。 图3 涂层吸收系数4.1光谱模型的建立利用式(2),得:(4)对于图2的涂层,在200nm300 nm波段内,指定透过率为10%,其涂层吸收系数为 ()=2 100(由图3)可。根据(4)得到,涂层厚度Ls =10.96 mm。同理,如果指定同波段透过率为1%,则可以得到所需涂层厚度为Ls =21.9 mm。如果已知某种材料特定波长的吸收系数,可建立膜厚(根据涂装生产的特点,精度设为2m)、入射波长与涂层UV穿透率间关系的光谱模型,如图4。34.2光谱模型的应用图4 UV穿透性率的光谱模型及技术要求图4为某涂层UV穿透率的光谱模型,折线是某标准中规定的涂层UV穿透率的技术要求。对于290 nm38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涂层的UV穿透率技术要求为0.1%;380 nm4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波,UV穿透率技术要求为0.5%;400 nm45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波,UV穿透率技术要求为1%。利用透射光谱法建立的光谱模型,结合材料的技术要求,我们可以预先筛选材料配方,进行涂层厚度设计,快速判定涂层耐候性优劣。5结论通过涂层UV穿透率的检测,得到了涂层的透射光谱图,建立了涂层UV穿透率的光谱模型,得到指定穿透率下的涂层厚度,一般说来,这就是新涂料的涂层设计和涂层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通过测试汽车涂层对光的吸收能力来探测整个涂膜的耐候性。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法提供了一种快速判断涂层耐候性优劣的检测手段,为涂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依据。涂层UV穿透率的测试简化了涂料开发与工艺设计的繁杂步骤,可节约大量实验费用和原材料,同时,为生产市场营销对路的新型车辆提供了知识保障。参考文献:1. 吴涛。汽车涂装的国内外发展动态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9。2. 刘树文,蒋祖华,祁黎。汽车非金属材料的试验室加速老化和户外自然老化J。广东塑料,2005,5。3. 朱苏文,何瑰,李展。玉米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J。中国粮油学报,2007,vol.22(3):144-149.4. 李国平,罗运军。紫外光辐照下以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制备Ag纳米族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7,vol.25(4):249-256。5. 陶坤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