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案.doc_第1页
《三顾茅庐》教案.doc_第2页
《三顾茅庐》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顾茅庐教案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孙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关注“茅”“恭”“晌”等字,认识多音字“着”“塞”,当堂习字。2.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3.初步感知文中侧面描写和环境烘托的写作特色。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2、学会给文章做批注。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环节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吗?里面有很多关于“三”的故事:西游三打白骨精,水浒三打祝家庄,红楼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三国演义中与“三”有关的故事,叫三顾茅庐。二、初读交流环节(一)初读释题1.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拿出课文纸,自由朗读课文,看你能不能为同学们答疑。2.请生交流。(二)新词生词抢先学 读准字音,为课文扫清障碍。(出示词语)你认为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词的读音?晌午:“晌”读shn,不能读成xin。开火车读。多音字:着zho(用不着) zho (高着儿) zhe(看着)zhu(着装、着陆、着落) 塞 s(茅塞顿开) si(瓶塞)Si(塞外)三、精读感悟环节(一)引导发现:1.像诸葛亮这样聪明的贤士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才出山呢?刘备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呢?(诚心诚意)2.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一共去拜访了三次。前两次都没见到面,似乎是诸葛亮有意避而不见。对于这第三次出行,有人不乐意了。(1)指名读一读第2自然段。(2)朗读指导:读书应该读出人物的特点,看看提示语,张飞是怎么说这句话的?(理解“嚷”:大声叫)那应该怎么读?(生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张飞?(鲁莽、急躁、粗鲁)张飞说的这句话里面哪个动作最能表现他的鲁莽、粗鲁?(“捆”),再读一读,读出莽张飞的感觉。(生读)(3)从刘备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生气、尊重人才)追问:刘备和关羽、张飞是什么关系?(补充资料桃园三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意气相投,在桃园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可谓手足情深。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怪自己生死兄弟,这足以说明刘备对人才的(尊重)(4)教授批注:从一个“生气”中就可见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出示,像这样圈画出关键词,并在旁边把自己体会到的东西写上,就叫做批注。(二)学生活动:文中还有一段是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经过的,就是第三自然段。我们试试用刚才学的做批注的方法来学。1、 自读段落2、 圈画关键词3、 适当批注4、 小组交流5、 推荐一人(三)学生交流:半里多路 下马步行“一里”是500米,“半里多路”就是三百米左右。这么远的路,他为什么不一直骑马到跟前呢?(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补充资料:古代人看到特别有地位或自己特别敬仰的人,文官就会落轿,武官就会下马,以表示极大的尊敬。这一切,诸葛亮看得见吗?万一诸葛亮不肯出山,这段路不是白走了吗?(越是看不见,越能体现刘备访求贤才的“诚心诚意”)轻轻敲门轻轻敲门表现了礼貌,生怕惊醒了诸葛亮,这也是出于尊重。不要惊醒 轻轻走进去 恭恭敬敬“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发自内心的尊敬)读好这个词。想想刘备站在哪?(台阶下)(封建社会是分等级的,大臣参见皇上的时候是站在台阶下。当时刘备是什么身份?(汉朝的皇叔)诸葛亮是什么身份?(普通百姓)在特别注重身份地位的古代,刘备却甘愿站在台阶下等候,可见他的诚心。而且当时刘备已47岁,诸葛亮才只有27岁,年龄的差别,刘备却不介怀,可见他的诚意。)谁来表演一下是怎样站的?(身体直立、微微低头,双手抱拳,很有礼貌)这就是恭恭敬敬。半晌 又等了一个时辰古代“半晌”就是“半天”,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如果让你保持刚才的姿势站这么长时间,你会觉得怎样? 快步走进刘备前面一直耐心等候,现在为什么那么“快步”?(表现了刘备求才心切,求贤若渴。)这一段写的还是很有顺序的,半里多路外到家门口台阶下走进草堂。于是,见面后,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与诸葛亮的这次对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用一个成语就是拨云见日。(四)环境描写第3自然段除了细致地描写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还有一段景色描写。(1)指名朗读。(2)“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蜿蜒起伏”是什么意思?从这句比喻句你体会到什么?仅仅是描写了隆中的山冈吗?(补充介绍: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这里将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和“卧龙先生”扣合,暗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这在写作上叫:环境烘托,烘托出诸葛亮像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五)出山后出山后,刘备依然诚心诚意地对待诸葛亮(1)当做自己的老师,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2)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叫什么成语?(如鱼得水)四、课文拓展,总结全文1“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说完了,谁能结合黑板上的板书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2.如今“三顾茅庐”不仅仅是个故事,还演变成一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诚心诚意地拜访有才能的人”。3.课后,让我们翻开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