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第二板块(学生版).doc_第1页
初唐诗第二板块(学生版).doc_第2页
初唐诗第二板块(学生版).doc_第3页
初唐诗第二板块(学生版).doc_第4页
初唐诗第二板块(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句容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2 主备人:侯红强 复核人:周宜龙 2015/2/27第二板块 基础知识积累一、字音识记1滟滟( )2.芳甸( ) 3霰粒( ) 4.扁舟( )5捣衣砧( ) 6.碣石( )二、词语释义1滟滟随波千万里: 2江流宛转绕芳甸:3月照花林皆似霰: 4皎皎空中孤月轮:5谁家今夜扁舟子: 6应照离人妆镜台:7碣石潇湘无限路:三、名句背诵1春江潮水连海平, 。2江流宛转绕芳甸, 。3江畔何人初见月, 。4 ,江月年年只相似。5不知江月待何人, 。6白云一片去悠悠, 。文本阅读探究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二、相关背景张若虚写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他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者沉醉了,于是他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三、内容提要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含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蕴含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事难圆,显示了景物与人事的违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四、写法借鉴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游子离愁的情怀,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徘徊在楼上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2角度多变,色彩斑斓同是写月光,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白沙上不易被察觉的月光,有梳妆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石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富于变化。此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的月光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的出现变化,整首诗在色调上也取得了斑斓的效果。重点揣摩1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明确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从描写景色转向了什么?明确 3这首诗把现实中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这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效果?明确 课堂练习巩固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滟滟(yn)芳甸(din)徘徊(hui)B霰粒(xin) 潇湘(xio) 画栋(dn)C绮筵(yn) 淑气(sh) 碣石(ji)D捣衣砧(zhn) 潺湲(yun) 骁勇(xio)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宦游宦游:官宦世家 B雪暗凋旗画 凋:雕刻C珠帘暮卷 暮:同“莫”,没有 D可怜春半不还家 可怜:可叹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但见长江送流水C可怜楼上月徘徊D不知江月待何人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海上明月共潮生。(2)_,何处春江无月明。(3)谁家今夜扁舟子,_。(4)可怜楼上月徘徊,_。(5)_,碣石潇湘无限路。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此诗无一“情”字而无一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答: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在第三、四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_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有人说诗歌的诗眼为“有情”,请具体阐释。答:_ (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从表达技巧方面作评析。答:_三、语言表达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1)_(2)_(3)_8把下面的几句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散文。(100字左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答:_素材积累素材一王勃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作。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的滕王阁序。此外,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只活了27岁,但他的诗文如那穿透黑暗而来的闪烁星光,至今犹然见证着遥远的过去曾经存在的星体,让王勃在初唐文坛上划出一道闪亮的彗星之光后,留给后人永恒的赞叹与叹息。应用角度(1)王勃的幼年早慧、少年英才可以用于与“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希望”“早期教育与一生成就”等相关的作文中。(2)面对分离,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伤感与悲怆的,王勃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宏大、自信、达观可以用于与“友情”“乐观”“豁达”“知己”等相关的作文里去。(3)王勃只活了27岁,生命极其短暂,但他在诗坛上留下的光辉却是夺目的璀璨,这可以用于“永恒与短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等类似的话题作文中,他留给后人永恒的赞叹与惋惜也可以用于“完美与缺憾”等话题作文中。素材二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纯美的意境、迥绝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美的情感而成为诗坛的绝唱,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语),“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被冷落了几百年。明代以后,一些评论家对这篇杰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才使这颗美玉散发出骄人的光辉。应用角度(1)望月问天的张若虚,他的孤独的超脱及超脱了的孤独,他的不为人知的身世,他的散佚不闻的作品,他和春江花月夜历经的冷落与坎坷,都可以应用于“盛名与其实”“公平与现实”“孤独与超越”“天才与埋没”等话题作文中。素材三他们是一批少年才子,他们才华横溢,精神饱满,一鸣即惊动世人;他们是一批短命的诗人,王勃死时只有27岁;他们也是一群苦命的诗人,王勃是渡海时落水而死的,卢照邻是因长期瘫痪而投水自尽的,骆宾王则是被杀的。他们虽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扫荡旧诗坛的志向却从未改变,他们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诗文中重塑一个真实的自我,改变那个艳丽而浮华的诗歌时代,他们发誓要让诗歌具有激情和生气。他们的能量也许有限,他们的成绩也许并不突出,但先声夺人,互相呼应,经过一番拼搏与努力,终于为诗歌盛世的到来准备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适的气氛。尽管四杰的成就有限,并没有完全摆脱南朝绮靡文风的影响。但是面对后人的非议,杜甫断然指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们的意义与那不废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应用角度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到与“理想”“挫折”“才能”“名利”等相关的作文中。佳作赏析与你为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时间回溯到千年前的初唐,才子王勃就如此豪言壮语。而仔细回味其内心诉求,王勃所期待的比邻人,乃其人生的知己。这不由得令我想起另一句话: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历史已经远去,生活仍在继续。生活中的邻居,因环境的改变而变换,因品味的改变而改变。而我,却甘愿追随王勃的品位,在茫茫人海,寻求自己心灵深处的邻居。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只有坚持自己的个性,生命才有意义。因此,与我为邻者,多乎哉,无需多也。我将与荷花为邻。并非为其芳香四溢,只因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于和平世界里,我自当享受幸福快乐,但生活并非事事如人意,总有“人在屋檐下”的时节。其实,并没有迈不过去的门槛,要有的话,也只是内心深处的尘世纷扰。有一份平静的工作,温饱之余,略有结余,便可以知足常乐。何必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事之物委屈自己。以荷为邻吧,求内心之洁,享人世之乐。我将与松为邻。并非为其长寿不老。于万丈悬崖边,你坚强挺拔,迎风招展。你让我看到了生命竟然可以如此顽强,活着竟然可以如此精彩。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无数的磨难和挫折,那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夹缝中生存,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体会?唯有如你,如你在万丈绝壁之间的傲然挺立 ,挺立于天地之间,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你都能坦然面对,坚强如一。唯有如你,人生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才有希望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明天。我将与竹为邻。并非为其外表坚硬。于丛林中,你高风亮节,那一节节铁骨铮铮的关节,便是你清廉品质的鲜活印记。人生总有无数的贪欲,然而欲望是魔鬼,终究会让人迷失自我。唯有与你为邻,才能更好地涤荡我充满欲望的心灵,不断净化纯洁,最终走向淡泊与宁静。与你为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你”该是谁,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错了邻居,等于选错了前进的方向,只会跟着走入歧途,虚度短暂人生。因此,只有选对邻居,选对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才能以此为契机高洁自己的品质,成就自己的事业,完美自己的人生。点评这个试题保持了历年平实的命题风格,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同时适合不同文体写作优势的考生。题目难易程度适中。文章以王勃的名句开头,然后谈到人不是动物,要生活在人群中,也要生活在社会、文化、自然等环境里。人与他人、人与环境应相互依存,相互关照,和谐相处。人必然有“邻”,但以何者为“邻”,有时是可以选择的,在这种选择中体现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观。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如何确定“你”这个对象和展开与“邻”依存关系的演绎,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切入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或一个深切的感受。“你”可实可虚,这种提示语可激发考生的想像,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古代诗歌鉴赏七法考点解说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次为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前者课程标准强调了治本的要求,后者考试大纲明确了治标的意旨。对于冲刺高考来说,怎样进行古代诗歌的阅读呢?首先明确古代诗词赏析建立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之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注意有意识地广泛的积累,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其次,明确古代诗词赏析解题要点读、知、看、找、辨、挖、评。学习一些鉴赏方法,巧借“他山之石”,为我赏析服务。下面就如何进行具体的赏析,作些例解。技法指导一、读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江馆,从题目看,江馆,即市镇上临江的旅馆。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再如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清代诗人蒋士铨岁暮到家,题目暗含了儿子在外奔波求仕,终于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回到家中。二、知背景一看诗前“小序”,往往诗人的写作缘由和背景尽在其中。例如看孔雀东南飞的诗前小序,就会略知故事内容。二看“注释”,有些诗歌注释中写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例如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看注释就知诗人为元军所俘,路经零丁洋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三、看作者通过明辨诗人,可以知道他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流派。而确定作者的朝代、风格,是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例如,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雄奇豪放”,属于浪漫主义;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属于现实主义。又如同是宋代词人,“苏辛”(苏轼、辛弃疾)的词属于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柳永的词则属于婉约派的代表。又如,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特点。四、找诗“眼”所谓诗“眼”,应指最为精炼、传神的能表现一首诗的意境、主旨的画龙点睛的词或者句子。例如,刘禹锡秋词(选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今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的诗“眼”是“胜”字。因为“悲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别开生面,赞颂了秋日天高气爽、明净辽阔的碧空,比春天的早晨还要美的境界,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诗的诗“眼”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五、辨技法古典诗歌的意境、主旨常借助诗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在赏析时要通过诗歌的写作技巧来读懂“诗言志”。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例如,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像、衬托、用典、象征等;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如杜牧的赤壁,吊古伤今,情景交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凭吊古迹,遥想当年一干英雄人物意气风发,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而今国势衰弱,英雄何在?诗人不禁吊古伤今,感慨万分。六、挖意境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赏析时要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说明的是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望月怀远,闻笛思乡。鸿雁:信使,思念亲人。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鹧鸪:凄情之音,怀乡之情。东篱:隐居山乡,脱俗之境。竹子:虚心,富有气节。菊花:傲霜高洁,战地芬芳。杨柳:离别怀思,家人盼归之情。如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迎刃而解。七、评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诗歌语言更值得仔细玩味。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凌”字抒发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看到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等义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些诗句看似写景,实则以大海自比,“歌以咏志”:因为大海包蕴星汉,诗人通过自比,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一统天下的思想感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唯望“但愿人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