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doc_第1页
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doc_第2页
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doc_第3页
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文后习题理清课文的脉络。4品读1-3,感受郑和“扬帆启航”时的雄姿英发,能流利复述。(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知道了那些航海家?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的名字叫郑和。(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郑和 (1371年1435年)。我国明代的航海家,本姓马,名三保,在宫内做过太监。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西洋”。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新词。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教师巡视,参与学习。2、初读课文。3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派遣、赠送、太监 桅杆 魁梧 鬓发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我们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谁能回忆刚才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风浪的险恶)哪节?5节、指名读。(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郑和船队)哪些地方描写了船队?找一找,读一读,感觉如何?(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读出这种气势来。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1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是怎样写清楚的?(详细描写第一次,略写其他六次,最后点明远航的意义)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3、组织反馈。4、谁能在黑板板书的提示下,用简洁的话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板书: 详写第一次 略写其他六次 远航意义扬帆启航郑和远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五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一、 导入激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一起来认识这位明朝的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他的名字叫郑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它的名称叫郑和远航。二 回顾文章结构。三学习1到5节。扬帆启航1在六百年前,郑和开始远航了,小声读1到3节,画出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2第二节 一组数字与普通船只的比较,得出明朝造船技术的高超,规模宏大。3宝船如此壮观,领导这支船队的郑和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学习第三节观察图片,你能用上几个成语形容?气宇轩昂 神采奕奕 风度翩翩从表情,神态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性格的人呢?自信 坚定 勇敢文中是怎样描述的?画出体现他性格的词语。 通过读,告诉我们他是个怎样的人?4“在我们的欢呼声和出发了。”出示。联系上文,这支船队规模如何?数量大,随行人多,宝船特别雄伟壮观35岁年轻有为的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出使西洋。两百多艘船只整整齐齐,宝船雄伟壮观,战船,粮船,水船,分工明确,;船上,水手,翻译,医生,护士,兵士,各司其职。此时,郑和振臂一呼,令出如山:“启航!”顿时,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出发了,苏州府的老百姓及旁边送行的官员会怎么想,怎么说呢?(明朝国力强大,造船技术一流)用怎样的语气读(自豪)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远航呀!5600年前的7月11日,就这样载入史册,也成为世界航海画图上浓重的一笔。作为一个中国人,现在读起来我们都会热血沸腾。让我们伴着朗读声回到那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吧。友好交往1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到了别国,可能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想法?(耀武扬威 发动战争)真的吗?默读,思考:这是一次( )的远航 传递友谊2老师现在就是某国的国君,你们就是一个个郑和,在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时,你们会和我怎么说呢?(我受明朝皇帝派遣不会的,我们明朝非常向往和平,不会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我的刁难(是大明朝来的啊!我们不敢和你们交往,看你们的船队就知道你们太强大了!说不定会欺侮我们!那你们为何送礼物给我们?这些不会是糖衣炮弹吧!3老百姓的态度呢?圈画重点词语。惊叹不已 高兴 说话:面对这支浩荡的队伍,也许一个80岁的老爷爷会这么感叹船上是什么?出示图片。看到这些,一个20岁的姑娘也许高兴坏了,因为4得知船上的精美土特产,商人的眼睛亮了?因为5老师通过资料得知 课件出示: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珊瑚、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6郑和率领的这支舰队兼具了外交和贸易的双重身份,是它,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友好邦国的美名早在600年前就深入人心,是它,让今天的亚非各国仍与我国保持着浓厚的友谊,密切的往来。郑和,不愧为一位和平的使者。有感情地朗读 (二)走近“凶险之旅”。 但是这次远航并不只是“彩旗”和“欢呼”,“欢迎”和“赞叹”,同时也充满了凶险。 出示:真是一场(充满凶险的)远航风浪险恶1默读课文第五节,圈划描写“凶险之旅”的词句。 2汇报阅读收获:风浪险恶、海盗偷袭。 3联系电影、电视中的相关画面想象风浪险恶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仿佛要把船队撕裂。” 4指导说话:如果你是郑和船队上的一名船员,听着呼啸的海风、看着翻腾的海水,站在颠簸的船上,心里感觉怎样?用自己的话说说。 5阅读郑和的表现:“面对如此险境一次次化险为夷。”抓住关键词“总是”、“镇定自若”、“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解读郑和。再次品读文本,对比体会郑和的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引读 6即使是现在,每年都会有船只在大海中被风浪掀翻,能战胜凶险除了郑成功的指挥若定,你还知道了什么?(造船技术的发达)海盗袭击1自然的凶险被战胜了,人为的风险也来考验郑和了。在电影,电视中见识过海盗吗?他们熟悉水性,是海上的霸王动作敏捷,心狠手辣,残暴贪婪2课文是怎样写海盗凶险的?3这次得逞了吗?郑和是怎么对付他们的?画出句子 分(待,围 烧 捉)总结:为何选郑和,看来明成祖还是很英明的,这人实在是大智大勇。四略写其他六次远航1为何详写第一次?其他几次比较详细写的是第七次(最后一次,比较遗憾,)总结:详略得当。2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病死在古里,即现在的印度3带着怀念之情再读第六节五幻灯出示最后一小节,从一个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一个白发苍苍、最终积劳成疾、客死他乡的老人,放着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不呆,跑到一片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大海上去漂泊,郑和远航为的究竟是什么?远航的意义何在?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齐读 理解“顶峰” 说它到达顶峰有三方面的原因引读 质疑: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能称得上到达了“顶峰”呢?2拓展(1)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2) 100多年后,麦哲伦3只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3) 你们有什么感觉?(4) 再来读读这节,你有什么感觉?六补充1梁启超说:“郑和下西洋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 孙中山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 周恩来说:“我国明代郑和是一位大航海家,曾访问过东非索马里、肯尼亚等国,为中非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当世界改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