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粤教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蛟龙 / 搅拌 芳菲 / 绯红 殷红 / 殷切b挟持 / 偕同 缟素 / 枯槁 解嘲 / 押解c竹笋 / 损失 嗔怒 / 缜密 泥沙 / 泥古d菁华 / 矜持 盐碱 / 箴言 驻扎 / 挣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误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 a刮目相看 b饮鸩止渴 c前车之鉴 d呼之欲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去10年间,我国汽车产量以平均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长,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也变得更加实惠。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许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d“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取“余荫”作为园名。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有个认识误区:总觉得外因不够、环境不具备。 环境本身应当越来越好,但更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在创新过程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动性,大家都知道,“西南联大”的时候,一边是烽火连天,一边是物质短缺,但“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很多顶尖人才。取决于人能否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否有攻难克险的坚强意志,以及百折不挠、奋斗一生、甘于寂寞、不受干扰的品格。况且,环境并不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唯一要素。其实从国家到学校,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的心愿和举措已经很好。a b c d 二 、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议载之短。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辩罪问端,伏罪。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兄弟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加御史中丞:寻:不久b诣辅国恳辞京尹诣:拜访c不与载协协:合作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悛:高兴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载与幸臣李辅国善多与之金帛b辅国识其意上益信任之c称载于上前 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 由是道路以目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组是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承意探微,言必玄合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获罪之后无人同情。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3分)(2)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分)(3)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3分)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 过周紫芝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1)本诗的颔联怎样写“雨过”之景?(3分)(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2)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4)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中关村2012年第9期同名文章和作者张颐武的博客整理而成)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b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c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e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13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赢得了公众。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14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4分)15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4分)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题。(18分) 姥姥的端午 王瀛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6第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4分)17第节和第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5分)18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9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 ;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20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4分) 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上午好!本次语文试卷评改任务分配如下:翻译3题(六英/根任);诗歌加默写(巧珍/海英);14、15、16题(学军/未为);17、18题(惠贤/小棠)19、20题(建龙)21题作文(苏任/月林/珊贞)。以后将轮流更换改卷题目,分配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涵!和平中学2013-2014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案3b a.语序不当,“每年”应放到“23.5%的升幅”前面。c.搭配不当,“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后面不能接一个不确指的词语“多么”,应把“尽管”改为“不管”。d成分残缺,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余荫山房”,但它不能充当“取名”的主语,应在“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或“取余荫作为园名”前加上相应的主语。4.c 文段围绕话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其“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承接首句,先从外部环境方面说;用“况且”进一步阐述;举西南联大为例证明,并引出下文“内在因素”方面内容;从“内在因素”方面论述。写元载深得皇帝心意的原因; 写元载恣意而为,不守法度,奢侈越职;写元载作恶深重,触犯众怒,皇帝也知道其恶行; 写元载权重一时,贪欲难填;写元载及儿子们贪污腐化,一些轻浮之士与他们勾结在一起,蝇营狗苟。8c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不符合文意,原文为“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可见代宗当时并没想治元载的罪,而是想让他悔改。元载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作恶多端,触犯众怒,才让代宗下决心治元载的罪。9 (元载)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许(嘉奖)他,把国家大事(有关国计民生的事)都交给他来办理。 (得分点:嘉:嘉奖;委:委托、交付;句式,介宾后置)句意要通顺,每个得分点1分。(元载)就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他。(得分点:是非:偏义于“非”、非议、贬损。翻译成中性的“评价”亦可。);以为:认为;才略:才能、谋略,句式为“宾语前置”。)句意要通顺,每个得分点1分。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得以任意妄为)。(得分点:故:因此;肆:放纵,任意行事)句意要通顺,每个得分点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元载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博览子部、史部书籍。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诸道采访使量才提拔属官。元载升任洪州刺史。两京收复,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载智慧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许他,把有关国计民生的事务委任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元载与幸臣李辅国亲善。于是李辅国让元载兼京兆尹。元载意在宰相,面见李辅国恳切要辞去京兆尹。李辅国看出他的意愿,同意了。第二天,拜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天后,肃宗病故,代宗即位。李辅国权势更重,在皇上面前称赞元载。元载能够探察皇上意图,因此很受恩宠,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李辅国死,元载又交结内侍董秀,多给他金帛,让暗自传达赛旨。因此皇上有所关注,元载必先知道。顺承意愿、探究微义,言谈中必定暗合,代宗因此更信任他。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元载常常怕他。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将他除掉。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褒贬前贤,认为文才武略没有比得上他的。在城中建成南北二所豪华宅第,室宇恢宏壮丽,为当时第一。城南的肥沃土地与别墅、疆界相互连接,共数十处,穿绔罗的婢女奴仆有一百余人。恣意放纵,犯法妄为;奢侈僭越,没有限度。代宗详尽地察觉到他们的行迹,但因为元载被任用多年,想(不杀他)使君臣的名分得以保全,于是在元载单独晋见时,代宗劝诫他,但他并不悔改。上封人李少良秘密将元载的丑恶行迹奏上朝廷,元载知道后,面奏代宗,将李少良等数人全都在朝廷打死。于是道路行人以目示意,无人敢议论元载的劣迹。代宗明察元载的所作所为,已经数年,但元载恶行长远不加悔改,致使众人的愤怒日有所闻。辨明罪行追问事端,元载伏罪。元载处在宰相职位多年,权倾四海。域外珍宝异物,都汇集在他的门内,资财不可胜数,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任意妄为。奔向他门下的轻浮士人,唯恐奔走不及。名妓美女奇异音乐,宫中没有的他有。兄弟各自在家中蓄养妓妾;倡优表演的猥亵游戏,父子兄弟一同观看,一点不觉羞愧可耻。到元载获罪,路人没有嗟叹惋惜的。10(1)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2分),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宁静、秀丽画面(1分)。 (2)答案一: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1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3分),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答案二: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前三联描写天夏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2分),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喜悦(1分)。11(6分)【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茕茕独(孑)立,形影相吊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2(5分)*c*d【a项,是对原文第一段“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的曲解和过度发挥;b项,是对第二段第一句的曲解,“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