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三大定律.docx_第1页
不得不知的三大定律.docx_第2页
不得不知的三大定律.docx_第3页
不得不知的三大定律.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享一下20世纪西方文化中的三条很有意义的定律。不仅仅是管理学中常常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许多事情可以对号入座。一、墨菲定律Murphys Law1949年,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参加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理”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经过多年,这一“定理”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Finagles Law(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理”最好的模仿和阐述。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万一。摘录: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如果事情还能更糟的话,它会的。In nature, nothing is ever right. Therefore, if everything is going right . something is wrong.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正确的。所以,如果每件事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定出问题了。Everything takes longer than you think每件事总比你估计的要多花点时间Whenever youSetout to do something, something else must be done first每当你准备做什么的时候,总有些别的事你得先做了。Every solution breeds new problems每个解决办法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The legibility of a cop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Itsimportance.文件的可读性和它的重要性是成反比的。You will always find something in the last place you look.东西总是在你最后去找的地方被发现。Left to themselves, things tend to go from bad to worse.听之任之的话,事情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After you bought a replacement for something youvelost and searched for everywhere, youll find the original.在你丢了东西到处找不到并买了新的后,你就会找回原来丢了的那样。The other line always moves faster.你旁边的车道总是比你这条走得快些。Builda system that even a fool can use, and only a fool will use it.建立一个连傻瓜都会用的系统的话,一般只有傻瓜才会去用。Everyone has a scheme for getting rich that will not work.每个人都有套没法运作的致富计划。In any hierarchy, eachIndividualrises toHisown level of incompetence, and then remains there.在任何等级制度中,每个独立个体都会迁升到力所不能及的职务,然后就呆在那儿了。The better you know the amount of ill luck that will strike you, the worse you know when this will happen.你越清楚厄运的危害,你越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HeWhoangers you controls you, there-fore you have noControlover your anger.都是那些让你愤怒的人控制你,所以你没法控制你的愤怒。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HAS Already Gone Wrong! You just havent been notified.如果事情还能更糟的话,它已经有那么糟了,只是你没发觉罢了。The optimist proclaims that we live in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the pessimist fears this is true.乐观主义者声称相比前生和来世,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最好的,悲观主义者就怕这是真的。Probabilities serve only and exclusively to determine theDegreeof improbability of the catastrophes that actually take place.概率,也只有概率,是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大可能发生的灾难发生了。If it seems perfect today, tomorrow it will end如果今天看上去完美的话,明天将是终结。另类表述:1、如果第一次便成功,显然你已经做错某事。 2、如果某事不值得去做,则不值得把它做好。 3、绝不记住忘掉的事。 4、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进行时,最好朝反方向深深的看一眼。 5、今天是你前半生的末日。 6、寻求单纯-然后不信。 7、教育无法取代才智。 8、要是知道自己所值几何,你就会变成一文不值。 9、寂寞是你赶不走的东西。 10、自动消失的问题会自动回来。总则:一、别试图教牛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牛不高兴;二、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三、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体现: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你丢掉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投资应用:你怕跌,它偏偏跌给你看;你盼涨,它偏不涨;你忍不住卖了,它也开始涨了;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应对:面对任何事情,应该考虑的更周到、更全面,要采取一定的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失误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二、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1、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2、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3、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 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三、彼得原理 The Peter Principle管理学家劳伦斯丁彼得(LanrenceJPeter),1917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彼得原理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 无论任何阶层中的任何人,或迟或早都将有同样的遭遇人类的辉煌与无奈 。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