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2).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2).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2).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2).doc_第4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姓名:刘林 常德市武陵区工农小学 电话QQ:87497059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例一,做一做第一题,练习二十一第一、三题。 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罗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教学难点是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3.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同学的照片,(点击)一对双胞胎兄弟, 你能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也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但不确定。)师给出一条线索,让生再判断。生给出确切答案。师问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想说什么?师总结,在猜测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二、情景创设,知识探究。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点击)瞧!五年级1班,2班和3班的哥哥姐姐们正在进行班级乐器演奏,猜一猜:这些乐器分别是由哪个班级演奏?师问从提示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学习卡上。 师请小组汇报,呈现三种不同的方式。(请一小组同学汇报,将学习卡放在投影仪下面边展示,边解说)学习卡1填空班级演奏口风琴的是 _班,班级演奏竖笛的是 _班,班级演奏葫芦丝的是 _班。 学习卡2连一连葫芦丝 竖笛 口风琴五(1) 五(2) 五(3)学习卡3是的画“”,不是的画“”。竖笛口风琴葫芦丝五(1)五(2)五(3)师引导学生用“最先确定.再确定.最后确定.”来完整地陈述自己的结论。师:为什么我们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都是从第一幅图中“我们是五(2)班”开始,这句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去思考。师:从第二个提示 “演奏葫芦丝的不是五(一)”这句话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师小结:刚才我们在分析时先确定是(竖笛是由五(二)班演奏),再确定 (葫芦丝是由五(三)班演奏),最后确定(口风琴是由五(一)班演奏)。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在数学上叫作有序思考。(板书:有序思考。)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其中一个提示,不看另一个提示的话,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 师:为什么不能?师: 在分析时我们还应该做到全面思考。(板书:全面思考。)师小结:其实,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把推理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推理,经过有序全面的思考分析,我们才能最终推出结论。(板书:结论)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语言描述法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课件出示)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3、 巩固练习1、基础题(独立思考)师出示题目:工农小学五年级一、二、三班的哥哥姐姐正在进行班级演奏,猜猜这些乐器分别是又哪个班级演奏?提示1:竖笛是五(2)班演奏;提示2:葫芦丝不是由五(1)班演奏。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生独立思考,汇报结论,语言表述思考过程。【设计意图:此题于例题类似,难度系数不大。让学生运用语言描述法,理清思路,树立学习信心。】2、提高题(尝试练习)师出示题目:工农小学运动会跳高比赛,1号选手不是最后一名,2号选手也不是最后一名,但1号选手成绩比他好,猜一猜,三位选手的运动会成绩排名?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结论呈现在草稿纸上,请学生汇报。 请2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思考顺序不同,但结论相同。生1先确定1号选手,生2先确定3号选手。师小结;虽然两个同学思考的顺序不同,但都进行了全面有序的思考,所以得出了相同的正确结论。 让同桌两人互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交流,理清思路,掌握推理时全面有序思考。3、创设游戏(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师提出合作要求:1、3人一组,每人拿出1件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不能相同。2、两人提供线索,剩余1人记录。活动卡创设游戏合作要求:1、3人一组,每人拿出1件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不能相同。2、两人提供线索,剩余1人记录在活动卡上。活动卡合作要求:1、3人一组,每人拿出1件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不能相同。2、两人提供线索,剩余1人记录。小组提示:1、_ , 2、_ 。 请小组上台在投影仪下展示学具,出示提示,并提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创设游戏,提升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交流与提问,将课堂归还学生,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4、拓展提升(分享交流)柯南这两天碰到了一个难题,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吗?事情是这样的:柯南在破案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密码箱,只要打开密码箱,就能知道逃犯的下落。可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15;c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1;小朋友,你能猜出密码是多少吗?学生汇报时出现问题,请学生分析其错因。师总结;我们推理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有的提示,全面思考。你现在能再说给你周围的小伙伴听听好吗?(学生互相说出推理过程)4、 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在柯南的训练营里,你学会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学生分享交流。五、总结延伸师:通过刚才的训练,当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推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从而使我们的问题更加简单。快要下课了,老师再来考一考大家。大家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师,今天你学会了这么多知识。下课时,老师是最后一个走的,男同学不是第一个走的,那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走?先思考,第一个走的准备好东西站起来然后离开教室(女生站起来离开教室);接着呢?(男同学站起来,走出教室)。【设计意图: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推理,数学源于生活。】 六、课后作业一、判断题1.小红的手上分别拿着白球和黑球,她左手拿的是白球,右手拿的一定是黑球。( )2.二年级的小雨不是男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3.公园里有旋转木马、过山车、激流勇进,小方不敢玩过山车,她只能玩旋转木马。( ) 4.玛丽不是美国人,一定是法国人。( )二、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三、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猜一猜小刚,小林,小天三人各吃什么水果?四、请根据甲、乙、丙三人说的话判断他们年龄的大小。 (1)甲:我比乙大3岁;(2)乙:我比丙小2岁;(3)丙:我比甲小1岁。判断( )( )(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七、板书设计:数学广角推理有序思考 结论全面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我对教材的认真学习和虚心请教,本节课我将教学(1)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2)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养。而教学教学重难点则是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设身处地分析学情,教师如果只关注自己如何教,不关注学生如何学那是不可能上好一节课的。因此在学习分析完教材内容后,学生的学情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本节课所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争强好胜,求知欲高,但这帮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想整节课都能让孩子跟着教学 节奏,兴趣盎然参与学习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心情愉快是学生顺利认知的心理基础,而愉快的心理因素往往是由情境引发的,如愉快的数学游戏、动态的教学图片、生欢乐的数学比赛、形象的电教演示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精神环境。本节课学生需要经历一个直观猜想、有序思考、简单推理、验证结果的过程,因此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法、法。学法则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汇报,实践活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这节课上完了,我变得眉头深锁, 这是经验不足,这次教学设计可能不算十分成熟,还要多磨练多积累。好课怎样上?怎样上好课?是自己课后不断反思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又是欢喜雀跃的。因为我执教的简单的推理成了问题与智慧、勤奋与汗水的缩影。如何将学生错误资源化、如何寻找课感、如何提升教学机智这些都是我今后需要加强学习、积累、炼就的。感谢这次的给予我指导帮助老师。6、 案例研讨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刘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活用素材,激发推理兴趣刘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根据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老师活用素材,创造性的使用素材,设计猜双胞胎兄弟年纪大小、猜乐器演奏班级、猜跳远名次等贴进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推理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整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参与广度,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二、层层递进,渗透数学思想刘老师的这节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首先课一开始让学生猜双胞胎兄弟年纪大小,首先“瞎”猜(即随便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老师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后面的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接下来,通过猜学校乐器演奏班级让学生明确推理方法。通过引导让学生从乱猜,到有条件地猜想,再到推理,经历推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最后到优化的数学思想过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三、活学活用,灵活运用用推理整节课刘老师做到了收放自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引导,让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推理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在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并能总结出简单推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安排了让学生自主设计推理环节,让学生在创设推理游戏和自主表演当中,对推理知识进一步深化,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而通过有条理的说一说演一演,既让学生体验了推理的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述的过程中加深对推理过程的理解。总之,刘老师的课,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有方法的学习。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深深感到数学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要让他们热爱数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简介本人1990年6月生,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