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雅中学、阳东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广雅中学、阳东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广雅中学、阳东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广雅中学、阳东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广雅中学、阳东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雅中学、阳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泥淖悼念绰约掉以轻心b棘手嫉妒缉拿开门揖盗c攻击功绩公祭保障供给d清贫频繁妃嫔濒临绝境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通过勤学苦练,博采众家之长,独树一帜,最终成为一代“书圣”。他的字力透纸背、遒美健秀。他写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千古奇作,这是无庸置辩的。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可以说是古今独步、无人超越,其作品古往今来均是人们梦寐以求、趋之若鹜的藏品。a、独树一帜 b、力透纸背 c、无庸置辩 d、趋之若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会梦想成真。b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制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d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根植于人们生活的土壤,反过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如一股清清流淌的甘泉,滋润人的生命。 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通的 似乎只是和作家、学者相连 乍听起来往往给人一种遥远而陌生的感觉 文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但当真正接触起来才发现而拒普通人于门外a. b c d.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丽”。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人”。c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名词,北边。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响:名词作动词,发出响声。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凌万顷之茫然c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d多于市人之言语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b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西汉时期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8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寄蜉蝣于天地b而不知其所止 谁得而族灭也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鹏之徙于南冥也d汝其善抚之 汝其勿悲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共21分。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选自晋书周处传,有删改)注 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著名学者,吴国大将军陆逊之孙。 吴平:晋武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王浑:魏国大将军王昶之子,魏国被篡后在晋朝做官,在西晋灭吴之战中担任主帅。 入洛:进入西晋首都洛阳,指归顺晋朝。新平:雍州新平郡(今陕西彬县)。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膂力绝人 绝:超过b今时和岁丰 岁:年月c具以情告 具:全部d古人辞大不辞小 辞:推辞1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处乃入山射杀猛兽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何忧名之不彰 之二虫又何知d以母老罢归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周处办事果断、自有主见的一组是 ( )若此为患,吾能除之乃入吴寻二陆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 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 乃先之楚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处年少时不拘小节,放纵情欲,是地方上的捣乱分子。他也明白自己被乡人厌恶,所以想改过自新。b周处找到陆云,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他。陆云用“古人看重及时改过自新的行为”这一道理来鼓励他要立志。周处听后变得勤奋好学和守信自律。c周处担任新平太守的时候,郡中有拖了三十年还没有判决的案件,周处详细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快就判决了。d周处到楚郡后推行教化,又把无主的尸体以及遗弃在野外的白骨加以埋葬,受到老百姓的赞扬。13请用“/ ”为下列文段断句。(3分)云 曰 古 人 贵 朝 闻 夕 改 君 前 途 尚 可 且 患 志 之 不 立 何 忧 名 之 不 彰 处 遂 励 志 好 学 言 必 忠 信 克 己1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三害未除,何乐之有!(3分)_亡国之戚,岂惟一人!(3分)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苦寒行南宋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注释】 敕使:奉皇帝之命出来办事的使者。热官:显要的官。帏箔:布幕和帘子。屏:屏风。中酒:醉酒。15(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6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杜牧阿房宫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_。举酒属客,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三、论述文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2分。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 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习俗如烧纸钱等也有了变化。诸如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在以清明上河图闻名的开封,昨天举行的2009清明文化节,诸如蹴鞠、马球、斗鸡、抖空竹等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活动,为前来祭祖、踏青的人们带来别样的乐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谈到清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从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是令人伤感的节日。又因为,寂静的春天,万物吐故纳新,满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刚刚苏醒的泥土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人们怎能不去怀念那些不能与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而且,于国于家,总有一些生离死别的人和事,值得铭记。然而,清明带给中国人的意象与价值,远不应止于此。虽然今天,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从时间上看,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才与寒食合并,渐渐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也渐渐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与内涵。如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与“政治清明”等三重境界:其一是来自天地自然的“清明”。正如“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人是社会存在,同时又是自然存在。回想人世间的万般美景,还有什么比得上那树底清风、明月万里,更让人心旷神怡?其二是来自心灵境界的“清明”。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明”。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的保障。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哀伤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清明”所负载的三重理想。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5分)a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b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者实现与死者的对话,内心变得宁静而“清明”。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及。d虽然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但是谈到清明,人们总会先想到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以致于不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体会到些许的快乐。e“政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政治理想,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都需要的政治制度的保障。18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的一项是( )(3分)a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b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c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d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19作者为什么要“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4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海琴(牛汉)春二月,刚吃过晚饭,天就暗黑暗黑的了,星星出的还不全。风不大,可冷冷的很有气势。祖母手扶羊圈门口那棵老枣树,兀立着,面朝南边的天,她不住地在张望和谛听。乌鸦从头顶掠过去,只听哇的一声,却看不见飞的影子。但我心里知道,祖母正在张望着什么,谛听着什么,因为我也正朝那个方向痴痴地望着听着。每年一到这个季节,这个时刻,我父亲在五道庙前,要把海琴和点亮的灯笼,一块向已经稳在高空的风筝送上去。点亮的灯笼,红光闪烁,如果与风筝一块升空,肯定当下就着了起来,不但灯笼烧光,怕还得祸及风筝。因而只能等风筝升在空中,稳定了之后,才有可能送上去。可是怎样把点着的灯笼送到高高的风筝那里去呢?这就得靠海琴。海琴,形状似展开双翅的蝴蝶,是用纸和竹制作成的,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为什么叫海琴?为什么不叫蝴蝶琴,而叫海琴?最初我都不明白。问过父亲,他回答说:“你只要看过听过海琴升到风筝那里一回,你就全明白了。”海琴的上端,在两翼之间,有一个铁丝做的环套,可以连在风筝的绳索上,海琴的下端挂着灯笼。一旦灯笼里的蜡烛点着了,热气上升,从灯笼顶部的空洞冲冒出去,直冲着海琴的两翼,产生出浮力,海琴带着红灯笼,便沿着绳索,歌唱着向上升去。父亲对我说:“把耳朵贴着绳子。”我把耳朵赶紧贴向绷得像弓弦的绳子,果然便听见海琴抚着绳索,奏出了非常奇妙的大海的音乐,不同于板胡,不同于笙。仿佛是一群炸窠的蜜蜂,嗡嗡地护着蜂王,在天空旋飞。又仿佛觉得不是一根绳索在弹奏,而是弹着无数根弦子。可能上边风紧的缘故,声音越听越响。等到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就停下来,变成一颗红的星悬在空中,漆黑的夜空上,只有这一颗星微微地在摇动。琴声并未消失,还在不停地演奏着,只是没有上升时那么洪亮罢了。其实,耳朵不贴着绳索,也能听到海琴演奏的音乐,全村的人坐在房子里都能隐隐地听到,就像滨海的人都可以听见海韵。“看,送海琴和灯笼了!”孩子们在小巷里嚷嚷着。祖母望着天空摇动着的红灯笼说:“今天的灯动荡得厉害,恐怕风筝不好收下来。”她担心儿子的胳膊又要疼几天。假如风大,收风筝时需要几个男人的力气,才能把风筝拽下来。灯笼里的蜡烛一旦烧尽,红亮的星星就陨灭了,只听到海琴的寂寞的叹息。父亲扎的风筝是附近几个村庄最大的,是人形的“天官”风筝,足有丈把高。用的绳子是麻的,浸过蜂蜡,这是为了让海琴能快捷地上升,并且演奏出的声音清亮一些。童年时,我没有见过海,但我从海琴声中听到了大海美妙的旋律。后来,我见到大海,大海的涛声当然比海琴的声音要雄浑得多,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我童年的海琴,即使是交响乐,也淹没不了海琴声音:嗡嗡,嗡嗡铮铮,铮铮令人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之后,再没有看到有人在夜里放风筝,并且把海琴和红灯笼从地上升到天空。20.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明这段文字的表达作用。(5分)21.请具体说说文中画线部分的含义。(4分)22.本文的写作主旨意图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6分)五语言综合运用23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4分,每句2分)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六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段歌词这样写道:“走过了春天走过秋天,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我们的心不变。”其实,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地行走,沿途既有阳光,也有风雨请以“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9b(岁:年成。)10b(b项都是表转折连词,“但是,却”。a项前者表顺承连词,“于是”;后者表转折连词,“却”。c项前者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指示代词,“这”。d项前者介词,“因为”;后者连词,“用来”。)11a(体现虚心求教的品质,与“自有主见”不符。说明政绩卓著,不能直接体现“办事果断”。交待任职经过,非其个人表现。)12c(周处判决拖延多年的案件是在任广汉太守的时候。)13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言必忠信克己。(每错、漏两处扣1分,当断不断为漏,不当断而断为错。)14三种祸害尚未被清除,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三害”、“除”、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国家灭亡的伤痛,哪里只有一个人(感到了)呢?(“戚”、“岂”、“惟”各1分)15(1)(4分)特点:生活苦寒(2分)。十月边疆气候恶劣,官军衣单身寒,苦等军衣不来,夜冷难眠,苦寒难受(2分)。(意思对即可。)(2)(4分)对比(1分)。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2分)。(对比的两方答成“官军与热官形成鲜明对比”即可得1分)(情感只要答到“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其中一个便可得1分。)(答“反衬”,分析有理也可给分。)16(每句1分,共6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三、论述文阅读(共12分)17(共5分,对一个得2分)cd【简析】c“已很普及”错误,第一段中提到这些新的祭祀方式只是“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d“不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体会到些许的快乐”错误,第一段中提到了“蹴鞠、马球、斗鸡、抖空竹等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活动,为前来祭祖、踏青的人们带来别样的乐趣”。18(3分)b【简析】文中第五段中说“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因而“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不属于清明负载的“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19(4分)因为清明是可以省思的日子(1分),有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想与政治内涵(1分),连接着生者与死者,生态、生命和生活(1分),有助于营造和谐、自由而美好的世界(1分)。(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五语言综合运用(共4分)23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一个眼神)(2分)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映衬、绽放、呈现)(2分)(注意前后呼应,表达合理即可)六作文(60分)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附参考译文:周处字子隐,是义兴阳羡人。父亲周鲂,任过吴国的鄱阳太守。周处幼年丧父,还没到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的年纪,膂力超过常人,喜欢骑马狩猎,不拘小节,放纵情欲,地方上把他当成祸患。周处知道自己被人们所厌恶,于是十分感慨,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对父老说:“如今时世和平,年成丰收,(你们)为什么苦恼和不快乐呢?”父老叹息说:“三种祸害还没有被清除,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周处说:“(三种祸害)指什么呢?”(父老)回答说:“南山中的白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