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2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但记述范围却遍布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天文气象 物质生产 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时有准确时间地点 人物的原始记录,但其记述事件简约。3 今文尚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4 古文尚书:西汉武帝时鲁共王从孔壁中发现,因其由古字写成,故称古文尚书。相传有二十九篇,其中包含尧典 禹贡 洪范 微子 金滕等诸书。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5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6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7 史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8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9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也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10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11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12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八国的历史,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周贞定王十六年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简答题1 (1)尚书记事上起于尧,下讫秦穆公,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2)尚书实际上二十八篇,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一个标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 (3)其次,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是经孔子编订的。全书编排,按朝代,先虞夏书,然后是商书、周书。在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朝代的兴衰历史过程。2 (1)同春秋一样,同属于编年体史书。具体来说,也是以鲁君在位的年次为纲,依照周历,按时 月 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条举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且记事也是起于鲁隐公元年。 (2)用史实疏证春秋。如左传对隐公元年夏五月春秋经文“郑伯克段于鄢”一句的传释,生动详细的叙述了郑庄公家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其在用史实疏证春秋时,也兼释义法。左传就是这样通过叙事与说义相结合来传释春秋。(3)左传叙事,不只详明当时事件原委,还在记载人物对话当中,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这是研究春秋以前历史的重要资料。(4)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也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只要有可靠材料,即使经文所无也不妨记下来。这就是其灵活性。3 (1)大史 据各方面材料看,其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的典礼。有时,王为国家大事,还要访问大史。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 (2)小史 秩卑,其职务是佐大史。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 (3)内史 其秩最尊。有时,内史还奉王命出使诸侯国。由于内史地位高,故钟鼎铭文中有他们的名字。 (4)外史 秩亦卑,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掌管当代和古代的文书档案材料。 (5)御史 秩亦卑,御史的职务是掌管图书记录时事。 (6)周王室设左史和右史。4 (1)从体例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如后世陈寿的三国志等,可以说都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 (2)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共记了约五百多年的史事。与左传相比,其下限相同,但上限却提前多了。其中许多材料是左传所无的,即使有些史事,左传有记载,但详略不同,且往往有出入,这正可以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证。5 (1)有“本纪”十二篇,记载的主要对象是历代帝王或最高当权者。 (2)“表”十篇,分三类:即世表,年表,月表。 (3)“书”八篇,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 (4)“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诸侯世系。 (5)“列传”七十篇,记述各时期将相大臣及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以表现各个时期的社会内容。6 (1)今文尚书传自伏生。伏生原有尚书,因秦焚书,故将尚书壁藏起来。后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回乡求其所藏尚书,亡数十篇,只得二十九篇。由于伏生所撰尚书是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写成,所以叫今文尚书.。但辞多艰涩,诘屈聱牙,与商周以后文辞不同,所以是真尚书 (2)古文尚书就是得自孔子壁中的尚书,以其用古字写成所以称古文尚书。其在武帝时,虽然未列于学官,但在当时就已在私下传授,而且世代相传从未中断。东汉贾逵所授的古文尚书就是孔安国所传授的古文尚书。7 尚书实际上是二十八篇,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标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例如:尧典,记尧舜事迹。禹贡,记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金滕,记周公因武王病祈天,求带武王病之事。顾命,记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皋陶谟,记舜、禹、皋陶讨论如何把国家治理好之事。洪范,记武王访问箕子,讨论治国安民之事。例如:甘誓、汤誓、牧誓,是关于战争誓词。大诰、多士、多方,是为国家大事告民书。微子、无逸、立政,记载某人因某事同某人的谈话。8 左传对中国史学最大贡献,是为我们保存大量史料:关于人民起义记载;有关战争记载;有关诸侯争霸记载;有关田制、军制改革记载等其还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其材料丰富,是研究春秋时历史的最重要史书。(1)左传在思想观念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把周王室与一般诸侯国等同看待,与春秋尊周思想不同。(2)左传集中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作者试图用无神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3)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其不单纯写军事行动,而着眼于政治,注意战争性质,注意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9 (1)就是按国别叙述史实,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首列周语,反映尊周。次列鲁语、齐语因二国为周的股肱之国。再次是晋语、郑语,因二国对周平王东迁有助。最后是吴语、越语、楚语,所谓荆蛮之邦,应在最后。 (2)以记言为主。全书几乎每条都以记言为目的,单纯记事而不记言者极少。 (3)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而不是著述体历史著作。全书虽经左丘明编订,但对所收资料加工、润色不多,所以全书语言、文风不统一。10 (1) 汉书基本上沿袭史记纪传体,但其开创了以纪传体断代为史的先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及专题断代史。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归于“列传”。在“纪”部分,于武帝纪之前加惠帝纪,于其后加昭、宣、元、成、哀、平等六篇帝纪;“表”部分,汉书立了八“表”;“志”部分,立了十“志”,其中六“志”取材史记;“传”部分,其七十“列传”基本仿照史记,还增加了专传、合传、类传、民族转。 (2)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一百二十卷。11 (1)汉书开创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2)在编排方法上远比史记整齐、严密。(3)其十“志”虽来源于史记八“书”,但比八“书”内容丰富的多。(4)汉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文赡而事详”(5)汉书增传较多。12 (1)陈寿(2)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器设备公司员工保密合同
- 瓶装燃气安全培训课件
- 瑞霞宁安全培训课件
- 瑞达法考课件
- 富余煤气合同2篇
- 理财小白课件
- 定向钻穿越工程方案(3篇)
- 电气工程整改方案(3篇)
- 农业灌溉系统2025年智能化升级对农业产业链重构的影响报告
- 安全教育风险评估培训课件
- 垃圾的危害教学课件
- GB 26488-2025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
- 2025年园林绿化技术员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体系构建
- 生物标志物应用-洞察及研究
- 长跑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