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 勿为小恶(第1课时)8.1勿为恶小学生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导入:上一单元我们了解到当今社会处处有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我们的权利具有保护作用。那么,对于法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自觉遵守,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是的,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也就是“法不可犯”(板书)第八单元法不可违(一) 民意小调查:如果你在路上捡到别人遗失的一件比较贵重的东西,你通常会采取哪一种做法?a将它占为己有b寻找失主归还或上c置之不理教师提问: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占为己有不归还,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发言)小结: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不但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二) 探究园:p74“情景研讨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吗?”思考:为什么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投影)有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分析:黄海同学的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拒绝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黄海同学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三) 案例分析:(投影)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问:小明的做法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学生回答)小结:小明骑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他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所以,小明的做法是违法行为。(四) 引入违法行为的概念(板书)1、什么是违法行为?综上所述,违法行为就是(提问学生)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p76,划线)违法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即法律规定应为之而不为或法律规定不应为之而为之。(板书)2、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可分为(见p76“小词典”)若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分,又可分为哪两种?(一般违法和犯罪)刚才例子中,黄海同学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小明的呢?(一般违法行为)(五) 比较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投影)根据下表,比较一般违法与犯罪: 名 称比较内容一般违法犯罪不同点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 同 点答案: 名 称比较内容一般违法犯罪不同点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触犯的法律法规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违反了刑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用受刑罚处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相 同 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我国法律(六)重点理解犯罪的特征(板书)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投影)案例:青年工人胡某,利用工作之便,分三次将七台冰箱运出厂外,出手后,获赃款5000元左右,严打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胡某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出了全部赃款。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胡某免予起诉的决定。有人认为:“免予起诉”就是没有犯罪,这种看法对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胡某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前两个基本特征,造成了严重危害性并触犯了刑法第264条,理应受到刑罚处罚。但胡某主动坦白交待自己的罪行,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说明胡某虽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但他还是有罪的人。 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关键是看他是否实施了某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没有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能认为是犯罪。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必须以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达到触犯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当罚性: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这是区别违法与犯罪的又一重要标志。 上述分析说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七)堂上练习(投影)2002 年9月30日,南京汤山发生特大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正平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正平于9月13日晚11时许将“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食品原料内,造成2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刑法作出了以上判决。 结合案例,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这是一道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并且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表述。)参考答案:(1)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陈正平投毒致多人死亡,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有刑事违法性。陈正平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陈正平投毒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模拟冲刺题库: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实务试题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模拟冲刺题库: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
- 2025年园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卷:园艺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试题
- 2025年大学出入境管理专业题库- 反恐怖主义合作与边境安全控制
- 2025年大学边防管理专业题库- 边防管理与边界划定
- 农业科研行业市场趋势与分析
- 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直属幼儿园招聘13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教学课件哪里有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基础强化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版)国内旅游“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
- 连云港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乡村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 2025年中国铁塔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 (精心整理)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和密度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