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物形象 补充知识知识积累 常见意象及意境1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渭城朝雨浥轻尘,_/今宵酒醒何处,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2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_,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夜来风雨声,_。4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5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_,悠然见南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雨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6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遥知不是雪,_。 /零落成泥碾作尘,_。 7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_,渚清沙白鸟飞回。/_,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谢公宿处今尚在, _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_,池鱼思故渊。/山气日夕佳,_。/春眠不觉晓,_。/_月出惊山鸟_,时鸣深涧中。8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_,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_,月满西楼。9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无边落木萧萧下,_/问君能有几多愁,_/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10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君问归期未有期,_。自在飞花轻似梦,_无边丝雨细如愁11云: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落日故人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 长安不见使人愁 12月: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_,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_。/_,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13其他露:人生苦短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草木:荒凉、兴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松 :清幽、隐逸(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长亭 :送别依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夕阳:暮年衰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鹃(子规)哀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发:暮年哀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知识积累: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 “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如雨霖铃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知识积累:古诗写景方法与技巧 (一)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虚”与“实”,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二)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互文等。南柯子 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写景时用了那些技巧,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依据? 解析: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 典故 象征 铺陈 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例: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意象并联)(四)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例: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具艺术感染力。 (五)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例: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六)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例: 月夕 陆游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本诗由视觉到听觉,有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七)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例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衬托作用。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八)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城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纪检监察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基础必做题(附答案)
- 2025年安全培训试题含完整答案(全国真题)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全真考前测试及答案指导
- 2025年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灌肠术课件收费
- 桥式取料机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中的汉字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中国写意花鸟课件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组装工艺培训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儿童用药合理使用课件
- 2025-2030船用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学生用书1》课件-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三册 第1课
- 护理实习生安全协议书10篇
- 巨人的陨落介绍课件视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