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导游词.doc_第1页
六和塔导游词.doc_第2页
六和塔导游词.doc_第3页
六和塔导游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和塔导游词各位团友,我们现在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六和塔。六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和保俶塔、雷峰塔和白塔并称为杭州四大古塔。六和塔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月轮山是龙山的支脉,因其形仿佛一轮明月而得名。观赏六和塔的全貌要走一段小小的山坡。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六和塔的来历。关于它的来历,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钱塘江里住着一个性情暴躁的龙王,它喜怒无常,常常使潮水涨落无定。江水泛滥,淹没了沿江两岸的屋舍良田,人民饱受其害。后来有个名叫六和的小伙子,发誓要跟龙王争斗,率众搬石填江,终于制服了龙王。从此,江边的荒滩重又变成了良田,年年五谷丰登,人人得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勇敢的小伙子,就在六和填江的地方,造起了这座以六和塔命名的六和塔。另一个传说是:春秋战国时,列国纷争,弱肉强食,当时七国中势力最强的秦国,常常借故欺侮邻近的弱小诸国。纵横家苏秦就往来游说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间,使六国和好联盟,合纵抗秦。据说当年这六国君主的结盟大会,就是在这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召开的,后人就在此建塔纪念。因六国联合,故六和塔又叫“六合塔”。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它表达了杭州人民对这座古代建筑的珍爱。其实,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曾是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赞宁两位和尚的建议,在此建塔以镇江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六和塔”,指的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这是佛教的六种规约。此塔建成后,就取“六和塔”之义,定名为“六和塔”。塔旁的塔院,也就称之为六和寺。南宋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改六和寺为开化寺。至于又叫六合塔,则取“天地四方”之意。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六和塔前。塔前有一座二龙抢珠的石坊。再看雄伟壮观的塔身为平面八角形。这座楼阁式砖木结构的塔,占地867平方米,塔高59。89米,外观13层,每两层为一级,实际塔内只有七级。每级之间,铺有螺旋形阶梯,回旋上升,可直登至塔顶。塔内还有南宋的石刻佛经。每层塔壁的须弥座上雕刻着花卉人物、鸟兽虫鱼等各式图案。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来到六和塔,在塔内每层各书匾额,第一层叫“初地坚固”,第二层叫“二谛俱融”,第三层叫“三明净域”,第四层叫“四天宝网”,第五层“五云扶盖”,第六层叫“六鳌负载”,第七层叫“七宝庄严”。塔内共有226级台阶,从外到里分外墙、回墙、内墙、小室四部分。各层木檐由下而上层层向上递减,使檐上明亮,檐下阴暗,一明一暗,衬托分明,宜于远眺,这说明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已注意到了登高远眺的艺术构思。在塔的每层檐角上还挂有104个大铁马,起风时,铁马会发生悦耳的声音。六和塔虽然是宗教建筑,但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据有关文献记载,六和塔初建时规模很大,塔身共有九级,高170米左右。据传此塔初建时,北宋建筑名匠喻皓参加了设计,他所著的木经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著作,书中对宋代建筑的结构、装饰、营造方式等,都有详细记载,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经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六和塔顶上,当时还装有塔灯,在钱塘江上夜航的船舶,都利用它作为指示方向的航标。六和塔建成后,到了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就完全毁于兵火。现存的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开工重建的,历时11年,到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才全部竣工,但高度远不如前,只有七级了。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修建外部木檐时,光搭一个施工用的脚手架就花了三年时间。可见在当时技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造这样浩大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解放后,国空于1953年、1971年和1990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大修,并在塔内装上扶手栏杆和电灯。六和塔自南宋重建迄今,虽经多次修缮,但整座塔身还基本上保持着南宋时期的风貌。六和塔还有不少文物古迹。塔后侧壁上有石刻镇海神像,是明代万历年间重刻的。塔左侧有“敕赐开化之寺”石碑,是南宋碑文。塔后高台上,有清乾隆皇帝游塔时手书的六和塔塔碑。另外,据水浒记载,梁山泊英雄花和尚鲁智深在南征后,因不满朝廷统治,就在六和塔“听潮而圆,闻信而寂”,死后葬于开化寺。那位在山东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行者武松,后来也老死在这里。故旧时六和塔内,曾绘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最近,在月轮山上又建起了一座“中华古塔集萃园”,使前面的古塔与后面的塔群相映生辉,给六和塔增添了新的游览内容。游完六和塔,大家请往南看,这就是著名的钱塘江。江呈“之”字折叠形,所以钱塘江又名“之江”,“浙江”省名也由此而来。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古称罗刹江,发源于安徽省东南部休宁县的六股尖,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公里。因钱塘江口阔身狭,至杭州湾后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气势澎湃的钱塘江大潮,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海潮可以与之媲美。钱江潮在每年农历8月18这一天最为壮观,最佳观赏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大家再看,在钱塘江上有一座横贯南北的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这就是钱塘江大桥。在钱塘江大桥未建立之前,过往行人都通过六和塔下的古龙山渡摆渡过江。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负责此桥设计和施工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专家茅以升教授。大桥始建于1934年8月8日,建成于1937年9月26日,大桥全长1453米,分正桥和引桥两部分,共16个桥孔,15个桥墩。上层通公路、行人,下层通铁路,浙赣线、杭甬线都通过此大桥。建桥资金共花费540万两银元。钱江大桥建成后三个月,因日军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