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点—虚词 “于者”学案.doc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点—虚词 “于者”学案.doc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点—虚词 “于者”学案.doc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点—虚词 “于者”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点虚词 “于者”11【学习目标】掌握虚词“于”“者”的用法【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掌握“于”“者”字的基本用法。难点 :掌握“于”作介词的用法。掌握“者”作助词的用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知识梳理【于】(一)介词。1在,从,到2“在方面”“从中”。3由于 4向,对,对于。5被。6与,跟,同。7超过,比。8.给。9按照,根据。【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见于】表示被动。【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二、基础自测1、指出下列句中“者”的用法和意义。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助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答案: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答案: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2、指出下列句中“者”的用法和意义。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答案: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答案: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答案: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3、指出下列句中“者”的用法和意义。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答案: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指出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答案:介词。在,从,到2、指出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答案:“在方面”“从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答案:由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答案:向,对,对于。3、指出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答案:被。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答案:与,跟,同。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答案:超过,比。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答案:给。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答案:按照,根据。4、指出下列句中与“于”有关的固定词组的用法和意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答案:【于是】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5、指出下列句中与“于”有关的固定词组的用法和意义。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答案: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答案:【见于】表示被动。总结整理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答案: ac(a被 b比 c被 d引进对象)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者”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答案:b(a判定语气 b的人 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判定语气)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1、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答案:1、助词,动词词头 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3、介词,可译为到 4、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5、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7、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9、于:介词,可译为在,是:代词,可译为这2、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李白1者,诗仙也。为当国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5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