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年人教版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同步作业一、单项选择1.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样与培养:称量1g土样置于刚配制的液体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 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 2. 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3. 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只有一种,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 4. 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注:亮氨酸链霉素“”加入“”不加入如:不加亮氨酸:加入链霉素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a cd5.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6. 下图中 4支试管分别代表 4 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乙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下表表示2 号培养基成分与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丁三个试管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别是固氮菌、产甲烷菌、酵母菌b将幽门螺杆菌转移到2 号培养基继续培养,由于培养基营养新鲜而更有利于它的生长c幽门螺杆菌的代谢类型可能是微厌氧异养型d丁试管中的微生物在2 号培养基内不能生长,但与圆褐固氮菌同时接种在2 号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e在2号培养基中加入人体血清后可以培养乙肝病毒7. 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单细胞挑取法 选择培养分离a. b.c. d.8. 微生物在实验室培养时需要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以下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都要进行灭菌。b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手进行清洁和消毒,但操作者的衣服不用清洁和消毒。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9. 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下列哪些物质染色()纤维二糖葡萄糖纤维素苏木精 弹性纤维a b c d10.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二、非选择题11.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并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2)“目的菌”生长所?的氮源和碳源来自培养基中的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12. 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2)在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表。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菌落数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成分含量纤维素粉5.0 gnano31.0 gna2hpo47h2o1.2 gkh2po40.9 gmgso47h2o0.5 gkcl0.5 g酵母膏、水解酪素0.5 g蒸馏水1 000 ml(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法,原因是_。 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a 【解析】为了确保分离出的目的菌是从土壤中分离的,所用培养液和仪器等都要严格消毒,所以刚配制的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才能使用。 2.【答案】d 【解析】该培养基中加入了纤维素粉,而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 3.【答案】a 【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和cx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可以为以纤维素为碳源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提供营养物质。 4.【答案】b【解析】5.【答案】b【解析】6.【答案】b【解析】7.【答案】b【解析】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然后进行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培养。8.【答案】b【解析】9.【答案】d【解析】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在植物制片中可以跟苏木精作二重染色。10.【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能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二、非选择题11.【答案】 (1)目的菌(2)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3)减少 增加(4)平板划线 【解析】要分离出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微生物,必须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采用选择培养分离的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有机化合物a,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使细菌在群落中的数量上升,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根据培养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磁场强度演化规律-洞察及研究
- 氯噻酮治疗心力衰竭的多学科协作临床试验-洞察及研究
- 生成对抗网络-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家电维修质检方案
- 挖掘地产需求的市场调研报告
- 排气扇维修技巧总结
- 北京城建重工桥梁钢结构项目:机遇、策略与商业蓝图
- 剖析我国场内货币基金套利方式:策略、案例与风险管控
- 创新视野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突破之道
- 500kV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影响、原理与试验研究
- 《设计中的艺术》课件
-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词表(带有音标)
- 参观稻渔空间课程设计
- 2024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小学部分)
-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 长鑫存储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 网络安全课件下载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