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 单元综合训练 一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 一 选择题1 2017 湖北高三四月调研 24 据 国语 周语 记载 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 宣王起兵伐鲁 废嫡而立庶 这一事件说明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b 分封制受到重大冲击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解析根据 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 废嫡而立庶 可知周王并未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 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分封制受到冲击 故b项错误 根据周宣王 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 废嫡而立庶 可知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故c项正确 商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孟子 万章 中说 天子一位 公一位 侯一位 伯一位 子 男同一位 凡五等也 天子之制 地方千里 公侯皆方百里 伯七十里 子 男五十里 凡四等 由此可得出西周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巩固统治b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西周分封诸侯有一定的等级规范 但没有体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故a项错误 周王室没有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机制 故c项错误 森严的等级制度无法导致诸侯争霸局面 各诸侯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强国兼并弱国 导致诸侯争霸局面 故d项错误 3 2017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三 24 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 将英雄与祖先重合 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 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 该变化有利于a 弱化神权的影响b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 宗族观念的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解析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根据题目中 将英雄与祖先重合 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 故a项错误 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 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故c项错误 题目中 对祖宗的崇拜 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17 北京朝阳二模 12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 右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 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c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解析根据 成王 与时间判断可知是周朝 宅兹中国 中的中国一词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突出王的地位 故d项正确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5 2018 海口一模 1 商朝甲骨卜辞中 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歉与求年 求丰年 的记录 如云 用十组猪牛羊拜祭太甲 用十组猪牛羊拜祭祖乙 此类现象主要表明a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较早b 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 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d 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于原始社会 与题干材料无关 故a项错误 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关于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信息 故c项错误 材料中也没有关于商朝社会的生产部门的信息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17 烟台期末 论衡 中记载 深耕细锄 厚加粪壤 勉致人工 以助地力 地力盛者 草木畅茂 一亩之收 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重农 的思想b 靠天吃饭 的观念c 不误农时 的思想d 精耕细作 的特点 解析材料涉及农业耕作方式的问题 并未体现 重农 的思想 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 靠天吃饭 的观念 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 不误农时 的思想 故c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体现 精耕细作 的特点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7 2017 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二模 2 耒耜经 记载 进之则箭下 入土也深 退之则箭上 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主要用于a 原始灌溉b 松土挖土c 除草培土d 开沟播种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灌溉的相关信息 故a项错误 题干中 进之则箭下 入土也深 退之则箭上 入土也浅 体现了松土挖土的现象 故b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体现除草培土的信息 故c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播种的信息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8 2017 玉林 柳州二模 24 儒 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 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 负责祭祀祖先 主持丧葬之礼 亦称为 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 孔子赋予 儒 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a 巩固专制统治b 和谐人际关系c 维护社会秩序d 确立儒学独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解析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专制制度 故孔子赋予 儒 新含义的目的不是巩固专制统治 故a项错误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社会动荡 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 故b项错误 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新的政治制度没有形成 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 创立儒学 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 故c项正确 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张 不是孔子的目的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18 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测评 老子的 无为 思想强调 少私寡欲 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 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a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d 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中老子 少私寡欲 与孔子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不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的现象 故a项错误 要求控制欲望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 故b项错误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均要求控制欲望 说明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故c项正确 老子与孔子要求控制欲望不会直接导致贵族社会的瓦解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18 重庆一中高考考前热身 24 孙子兵法 强调 对于战争 明主虑之 良将修之 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 非危不战 又说 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 这说明a 先秦兵家反对不义战争b 先秦军事理论趋于成熟c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频繁d 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根据题意 题目强调的是兵家对于战争和用兵的思想 并未提到对不义战争的看法 故a项错误 题目中提到的是先秦时期兵家的思想 并未进行比较或看出此时的军事理论趋于成熟 故b项错误 题目强调的是兵家思想 并未提到此时的社会背景 故c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 明主虑之 良将修之 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得出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 故d项正确 11 2018 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 24 下图是汉字 日 月 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 商代甲骨内容多为 卜辞 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 会意的造字原则 据此 我们可以判断 a 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b 字体婉曲 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 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 流畅之感d 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成熟的标志 但并未定型 小篆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基本定型 故a项错误 b项是隶书的特点 故b项错误 c项是草书的特点 故c项错误 据材料中 日 月 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 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故d项正确 12 2017 日照二模 27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 至高无上的存在者 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 于是了解天象 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 专注于对 天时 农时 的关注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解析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被统治者控制 成为其维护统治的手段 导致我国的天文学研究缺少科学精神 故a项正确 材料中 于是了解天象 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说明我国的天文学研究是为统治者的需要服务 不是专注于对 天时 农时 的关注 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体现对自然的态度 故c项错误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也为农业生产服务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非选择题13 2017 永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中说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又称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 荀子 中说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材料二子曰 富与贵 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 乌 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 鲁国尚儒学 是儒学的发展基地 齐地学术较为庞杂 阴阳五行学 道家之学 儒学都相当发达 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 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 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理想的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 解析根据儒家对君民关系的思想主张进行回答 答案 解析 2 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 答案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 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 道德比富贵更重要 仁 是道德的根本 要坚守 仁 解析根据材料二 围绕着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特点 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 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 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 兼容并包 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信息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 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 这体现了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第二小问回忆所学知识 结合思想解放对政治的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 解析 14 2017 西安质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商周时期 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姓 源于氏族 同一氏族的后代 属于同一个姓 姓 具有 别婚姻 的作用 同姓不能结婚 但是 女子用姓 男子不称姓 氏 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 其来源有地名 官名 兄弟排行等等 但是 氏 是用于 别贵贱 的 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 氏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 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 姓亦是氏 氏亦是姓 史记 叙事称人 氏亦称姓 姓亦称氏 即是明证 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 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 百姓也称 氏 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 于是姓氏合一 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二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 还有字 号等称谓 辛亥革命以前 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 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 辛亥革命以后 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 字 号骤减 只用名的风气日炽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王泉根 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提取两项有关姓氏 称呼变化的信息 并予以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答案信息一 春秋战国时期 姓 和 氏 男女有别 氏 由贵族男子专用转变为 姓 和 氏 的使用男女合一 身份合一 姓氏合一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经济发展 变法运动使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特别是奴隶主贵族的衰落 地主阶级的兴起 部分平民地位的上升 严重冲击了身份等级制 促进姓氏使用发生变化 信息二 辛亥革命以来个人名号由多样化转变为单一化 说明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都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 名号多样化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的跨学科整合研究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职业病预防小贴士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校园文化建设与华文教育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伦理学专项伦理教育案例研究试题库讲座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 2025年大学工会学专业题库- 工会组织在员工职业潜能挖掘中的作用
- 2025年消防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消防安全逃生评价试题
- 2025年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与决策数据挖掘试题
- 2025年四川省江油市中考数学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参考
- 恒瑞医药简介课件
- 甲午中日战争情景剧
- 石油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任务四调查报告
- 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FZ/T 74003-2014击剑服
- 颈椎DR摄影技术-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一点儿有点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