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4课《苏轼词三首》教案沪教版(1).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4课《苏轼词三首》教案沪教版(1).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4课《苏轼词三首》教案沪教版(1).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4课苏轼词三首教案沪教版(1)- 1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反复诵读,体会苏轼词语言上的美感.简要了解苏轼词的多样风格和乡野之美.感受苏轼词中的豪迈气势、哲理意味.【课文提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出身于颇有文化修养的家庭.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矛盾而统一地存在于他的世界观的各方面.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其作品体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散文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杰出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词作打破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扩大题材,提高意境,形成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先河. 江城子词牌名,取自五代欧阳炯“如西子镜,照江城”;又称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前、后片各七句,共70字;两片均于第1、2、3、4、7句押韵,用平声韵.定风波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称定风流定风波令.前片五句,后片六句,共62字;句句押韵:前片1、2、5句和后片3、6句押平声韵;其余六句押仄声韵.【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擎qng貂dio蓑su峭qio【朗读课文】江城子【课文分析】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一时豪兴,但他报国立功的信念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当时西北战事紧张,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豪情壮志,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勇武刚建的英雄气.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狂”字,就是“豪情”的意思.“狂”字的作用是:以豪情贯穿全篇,以纵情放笔写来,以豪迈气概感染读者.江城子中诸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倾城随.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写出了出猎者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词中,作者以“孙郎”自喻.“孙郎”就是孙权.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许多古人喜欢以孙权也榜样.苏轼以“孙郎”自喻的用意是向世人表示自己像孙权一样英武有为,英雄豪气不减当年的孙权.接着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手牵黄犬,臂举苍鹰,一幅出猎的雄姿,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随从武士个个“锦帽貂裘”,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场面!为了回报全城市民的盛意,词人想学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显出“狂”劲和豪兴.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过片一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鬓微霜,又何妨”.词人认为自己虽然鬓边添了几根白发,没有什么要紧的不影响自己戍边杀敌.联系上下的内容,可见这两句婉转表达了词人请战的决心.词人当年才四十岁,正值壮年之时,尚有少年狂气,意气风发,情豪志壮,作者认为区区几根白发不能阻碍自己驻守边疆、杀敌保国,盼望早日受到朝廷的重用.“天狼”是星名,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句,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勇武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抵御入侵敌人,建功立业的决心.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江城子表达作者自强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江城子中,表现作者豪情狂态的词句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词句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出征辽夏建功立业的词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用了两个典故:亲射虎、遣冯唐.亲射虎,指孙权挽弓射虎的故事.表达词人要像风华正茂时的孙权那样挽弓射虎,表现词人虽然年纪不小了,却仍有少年狂气.遣冯唐,指文帝派遣冯唐赦免获罪的魏尚官复原职的故事.表达词人虽然自己贬官外放,还是希望朝廷不计前嫌,盼望早日重用自己守边报国.【朗读课文】江城子【课外作业】完成“学习建议”.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课时【朗读课文】定风波【课文分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一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去郊游.正在高兴时,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都连连抱怨天公不作美,纷纷找地方躲雨.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他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地走着.同行的人都笑他疯癫.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风格.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于“莫听”二字,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事,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作者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虽然轻便,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词人认为以轻松旷达的心情面对“风雨”,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退隐躬耕生活的仰慕.但是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自然和仕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朗读课文】浣溪沙【课文分析】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43岁时在徐州任太守.那年春天发生严重旱灾,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赴石潭谢雨.这首词就是在谢雨路上写的.“簌簌”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篇,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心情.“村南”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认真细致,认真兴奋.“牛衣”句,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花落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上片,写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写谢雨途中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象,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主宾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浣溪沙主要表达词人为百姓安居乐业、农村风调雨顺而高兴的思想感情.从浣溪沙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太守,以及他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朗读课文】浣溪沙【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从江城子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表现作者豪情狂态的词句.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词句.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出征辽夏建功立业的词句.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 江城子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狂”?. 江城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写出当时什么场面和气势?. 词中,作者以“孙郎”自喻.“孙郎”是谁?以“孙郎”自喻的用意是什么?. 如何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