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三中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次小测试试题岳麓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2“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3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4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宗法观念自然经济皇权专制理学思想社会习俗a b c d5“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6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7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 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9.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10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11“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a全面辩证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12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c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1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行中书省14、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5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16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17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18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19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20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a谏诤权 b弹劾权 c司法权 d审计权21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2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3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最初是临时机构始终由高官任职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a bc d24.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二、材料题(共52分,25题27分,26题25分)25.(2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的工作: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并分析其产生原因。(4分)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最终如何解决?(4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4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军机处的主要工作。(5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4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4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9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揭阳三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2次小测试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材料题(共52分,25题27分,26题25分)25.(1)(2)(3)(4)26.(1)(2)(3)(4)揭阳三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2次小测试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10 acbcb ccbca 11-20 adacc bcabb21-24cbcc二、材料题25.(1)郡国并行制。(2分)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2分)后果: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酿成七国之乱。(2分)推恩令。(2分)(2)措施:所有州郡直属中央,(1分)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1分)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1分)规定地方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1分)作者看法:这些措施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1分)但对地方实力剥夺太过,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外族进攻时的失败。(1分)(3)图示一秦朝.(1分)图示三元朝;(1分)图示二:三省六部制,(2分)特点: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2分)。(4)向皇帝传送大臣奏折,按皇帝旨意拟旨,下发皇帝谕旨,返还.整理.保存奏折(5分);军机处只起上传下达作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26、【解析】第(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可以看出其选官的主要依据。联系西周宗法制可知判其依据。第(2)问从材料二“惟问中正” 和材料三“ 余为中正”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思考。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作答。第(4)问,影响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业合作模式创新-洞察及研究
- 超市化妆品采购合同3篇
- 公司借款生产经营协议书7篇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12-NBD-Stear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液体活检技术竞争-洞察及研究
- 部队安全培训发言稿课件
-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35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 服务类合同补充协议
- 学生休学申请表(新)
- 350吨履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影视艺术导论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第1章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概述
- GB∕T 41181-2021 坐姿椅
- 傅里叶级数及其应用论文
- DB42∕T 1795-2021 微动勘探技术规程
-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