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 (4).doc_第1页
理想的风筝 (4).doc_第2页
理想的风筝 (4).doc_第3页
理想的风筝 (4).doc_第4页
理想的风筝 (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执教:铁炉小学 鲍江华教材分析理想的风筝是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师恩难忘”,编入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课文,表达的都是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用生动细腻的描写,传神的笔触,表现了刘老师在放风筝中寄托了美好的理想,赞扬了刘老师永远乐观自信、热爱生活的高尚人格,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深深思念之情。作者运用了三个典型的事例(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抓住刘老师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细节描写突显人物性格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刘老师这个乐观,自信,幽默,坚强的鲜活人物形象。学情分析我五年级接手这个班的语文教学,我班学生活泼大方,敢说愿想。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学习小组,教学中如遇到难点,我引导先自己深入思考,在分组讨论,再各组指派代表汇报,组间展开竞赛。因此班级气氛很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较高。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部分同学的阅读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六年级学生即将跨出小学校门的特殊群体,难免对影响过自己的老师产生依依惜别之情,因此,本文的教学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探索之中。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2、 披文入情,用心品味本文语言文字,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典型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抒发自己对恩师或身边其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是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 了解课文通过那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2、 课文为什么用“理想的风筝”为题,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1、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学生字,自己分析字形,了解字义。(结合工具书) 3、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4、有条件的同学搜集苏叔阳的资料以及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思考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几件典型事例,你能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吗?课文通过那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文中有许多地方写得生动细腻,试着找几处读一读,写下你的感受。教师准备:深入研读文本,精心制作课件并设计预习作业与课后作业。 搜集苏叔阳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读顺课文,理清思路;第二课时:潜心研读,体味感情;学习写法,抒发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尤其是轻声词“风筝”与多音词“连翘花”。3、 理解拟人手法描写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的关系,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4、 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春景导入,引发阅读1指名背诵村居。2春天可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你喜欢放风筝吗?在你眼里,风筝能带给你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学生放风筝的真实体验)3揭示课题:是啊,放风筝能带给我们快乐,可在著名作家苏叔阳的心中,风筝,不仅带给他许多快乐,还寄托着不尽的思念呢(板书:思念)。课文预习了,你知道他思念的是谁呀?(板书:刘老师)。那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啊,使得作者难以忘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在离开刘老师近三十年后写下的文章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强调风筝中“筝”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时是一声,再读课题。)二、出示提纲,检查预习。1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生字,词语。(出示)你能读准它们吗?谁想来试一试?(圆口韵:蜈蚣;多音字:翘)2、指名逐段读文,读出你的感受。师生相机正音。三、分组交流,理清思路1生字解决了,那通过预习,你能说一说在作者的思念里,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小组讨论并交流,每组统一看法)2、分组汇报,正确引导。板书:笑谈腿疾 转写板书 放飞风筝 3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总结一下课文内容吗?指导总结方法:将各部分的内容弄清楚,再将他们连起来,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赏读春景,了解写法。1、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2、文中描写春天的方法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把春天给写“活”了?3、指名读,积累古诗。同学们,你想到了哪些诗句?4、再读第二小节,感受春的活力。5、每逢这个时候,每当看到天上的风筝,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刘老师,知道这叫什么写法吗?(板书:见物思人)。6、学生配乐齐读第13自然段。四、小结写法(睹物思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表达的效果,感悟刘老师坚强、乐观、风趣的人生态度。3、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4、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和选取不同方面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 配音朗读,走进文本1、 春天又到了,每当风筝漫舞的季节里,苏叔阳就陷入在对刘老师不尽的思念之中,配乐朗读13段。2、 作者通过回忆哪几件往事来表现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与精神品质的?二、揣摩语言,感悟深情【过渡】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该怎样写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感受那字里行间流露的缕缕思念之情吧。(一) 笑谈腿疾1、 首先让我们走近他的课堂,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文中第一给故事。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从哪方面描写刘老师,在感受最深的词句旁做批注。2、师生交流:以外貌描写介绍了刘老师的慈祥、忠厚、身有残疾的特点。从语言描写当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刘老师。从“笑”这个词我体会到刘老师的幽默风趣 坦然面对自己的残疾 。这是一个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刘老师。3、感情朗读:师:你们能透过文字的表面更深层次的去思考人物,很好。我觉得无论怎样,一个正常人失去一条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刘老师却是笑着说自己的腿残,是何等的乐观啊!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来说一说?试读指读评价再读。 刘老师笑得那么自然,说得那么轻松,可同学们听了心里却是酸酸的。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酸涩)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能不能找几个近义词?(心酸,难受,悲痛,伤心)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幽默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请同学们留意这个“泛”字,在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中,有个词是“微波泛起”,“泛”字一般是形容浪花漂浮起来的情景。此时,同学们心中泛起的是(如浪花般慢慢漂浮起来的感情),那一股酸涩的感情想浪花漂浮般地慢慢的从心里产生出来。所以,我们笑过之后,在心里为坚强乐观的刘老师默默流泪呀。来,让我们把这种心酸、难受感情送到这段话中读一读吧。(齐读句子。评价:我听出了一种淡淡的悲伤。)同学们由笑声酸涩尊敬,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以后我们写作时要多有这方面的细节刻画。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说出示,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过渡语:身患残疾,却能乐观面对,这是怎样一种豁达的心态,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的课堂,目睹他的别样风采,请自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又是抓住什么描写来表现刘老师的?最触动你的心灵的是哪个字?(二)旋转板书1、(“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体会敬业执着,刘老师的坚强;他对工作的热爱)一个残疾人,可是他却和正常人一样给学生上课,他的意志非常坚强,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表达,那就是“身残志坚”。(板书:身残志坚)2、读一读,读出老师艰难的动作。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为了写好板书,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怎不让人担心?谁再来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为了教好学生,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真让人感动!还有谁读?一个左腿残疾的老师为了教育事业,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实在令人敬佩!这已经成为孩子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演绎这美丽的舞蹈!齐读(他只靠着再转向讲台)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老师靠着一根圆木棍撑地,你说支撑起他的仅仅是这根圆木棍吗?(不是)那是什么?(是刘老师的坚强;是他对工作的热爱 乐观与自信等)4、看来这圆木棍已和刘老师融为一体了。它撑起的是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工作的热爱也就是后文所说的:他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圆木棍。所以(引读: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这心跳源于(对刘老师的担心;这心跳出于对刘老师的担心、敬佩、感动。)5、是呀,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同学们的心,引起同学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更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难怪作者说(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三)放飞风筝过渡语:刘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震撼着苏叔阳,同时也震撼着我们!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1.小结方法:自学“放飞风筝”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抓住了哪些方面来体会刘老师的特点的?第一件事,我们抓住了人物的神态(笑着对我们说)、语言(我就是那时候被甩掉一条腿的)还有学生的心理活动(酸涩、尊敬),了解到刘老师是个乐观向上的人。第二件事,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撑、离、转、再转),也体会了学生们的感受心理活动(激动的心跳),了解到刘老师是个敬业执着的人。我们在读这类写人的文章时,就应该这样牢牢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细细品味,读出你的感受,体会人物特点2.下面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用心地读读课文的69自然段,圈圈重点词语,划划相关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说说从中感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要求)这里的词语、句子可以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也可以是特别打动你的地方。你可以自己找找读读写体会,也可以小组合作分工完成。3.学生先自学,组内交流。4.读后汇报交流。“亲手制作” 引读一下各式各样。【心灵手巧】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对放风筝的渴望,他要体验放风筝的乐趣。)【挑战自我、自信自强】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出示课件:放风筝图,文字: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你们看,刘老师已把自己的风筝放上了蓝天,引读: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此时的刘老师默默地注视着在空中翱翔盘旋的燕子风筝,什么都没有说。但我们分明感受到刘老师心中有千言万语。你仿佛听到刘老师在心里说些什么呢?此时,刘老师又在想些什么?师:你想得太对了,这就是刘老师的理想,这是一只理想的风筝。(指着课题,齐读课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追求理想、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让我们面带笑容,快乐着刘老师的快乐,一起来读这句话。(齐读)有一次,他故意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预设:动作笑着、叫着、拄着、蹦跳着、追赶、喊着(兴奋、幸福、高兴、乐观,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人,是一个残疾人。真像个小孩。)故意洒脱手挑战语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刘老师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困难,自信【挑战自我】师:怎么喊?你来喊(生读)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还不够,你再来(生读)女生读、男生读,咱们一起来(齐读)5.从刘老师亲手做风筝到放风筝到追风筝,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他敢于挑战自我,自强不息,坦然地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幸福地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啊!这才是生命的强者!(板书:热爱生活)他的这份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震撼着我、激励着“我”!三、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师配乐范读第10、11自然段。30年,苏叔阳和刘老师在精神上是从来都没有分开过!他一直都在思念着乐观顽强的刘老师,思念是长长的风筝线,一头攥在老师的手里,一头系在学生的心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深情地呼喊,引读:刘老师啊,思念您。2、此时此刻,在作者眼里,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风筝吗?不,还有他的理想,那么这理想的风筝究竟指什么?(1)作者苏叔阳一生中经历了很多的挫折,文革前他是一个大学生,文革来了,他沦为伞厂工人;后来,就在他创作上不断丰收的时候,他的身体却接连遭受病魔的袭击。1994年,他因为胃癌切除了部分胃,2001年因为肺癌切除了左肺,2004年又切除了脾脏,他同癌症抗争14年,先后多次手术,可苏叔阳在69岁时仍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2)出示他文集中的话: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