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粤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粤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粤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粤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粤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由于受观察条件的限制,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不能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解答】解: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尤其是月环食时,可以看到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影子,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在外太空观察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苹果从树上成熟落下,只能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故排除故选:c【点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思考,筛选出正确选项2与10e正好相对的经线是( )a90nb170ec170wd140e【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解答】解: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由此可知,与10e正好相对的经线是170w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3下列地点,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最吻合的是( )a南北回归线附近b南北极圈附近c南北极点附近d赤道附近【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即8万里【解答】解: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最吻合的是赤道上的点,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1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4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e,160wb20w,160e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5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w,60nb0,26nc180,17nd19w,15s【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1)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2)从赤道到两极各有90,030划分为低纬度区、3060划分为中纬度区、6090划分为高纬度区【解答】解:(1)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2)从赤道到两极各有90,030划分为低纬度区、3060划分为中纬度区、6090划分为高纬度区,依据以上规律我们判断c.18017n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通过经纬网,如何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三个纬度区的划分,综合知识的考查6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夏天热,冬天冷c四季的变化d同一地区(除赤道外)昼夜长短变化【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现象,要理解记忆7夏至日(6月22日)正午,相同高度物体的影子,在下列城市中最短的是( )a北京b武汉c广州d沈阳【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一年中日出时间早晚和影子的长短,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系,可通过公转所产生的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解: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一年中,日出最早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影子最短,日出最晚是在冬至日(12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影子最长,根据题意可知,越靠近北回归线,影子则越短,故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题目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8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五代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南温带,北极圈以北到北极点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到南极点的地区是南寒带【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理解记忆即可9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一一南回归线b赤道一南回归线一一赤道一一北回归线c北回归线一一赤道南回归线一赤道d南回归线赤道一一北回归线一一赤道【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赤道北回归线赤道一一南回归线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图示熟练掌握10如图是四张“地球半球图”中,其中表示北半球的是( )abcd【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解:依据大洲大洋分布,读图分析可知,a图为东半球,b图为北半球,c图为西半球,d图为南半球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属于基础题,把握大洲大洋分布是解题的关键11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属于基础题目,一定要学会地球上方向的辨别12下列各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bc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读图可得,a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c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3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a50b500c5000d50000000【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解答】解:比例尺为1:10000000,根据公式:比例尺=,可以算出实际距离为:510000000厘米=500千米,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比例尺是个分式,计算时要注意分子和分母单位的统一14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 )abcd【考点】图例和注记【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解答】解:图中图例是:a表示运河;b表示河流、湖泊;c表示水库;d表示国界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图例的识别,属于基础题目15张明若想了解我国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基地酒泉所在地,应查看( )a中国政区图b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d世界政治图【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分析】中国政区图就是在中国地图上标注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图,在该类型的地图上可以清楚的显示我国各个省区的位置及各个省区内重要城市的位置【解答】解:要想了解我国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基地酒泉所在地,应查阅中国政区图,在该图上先找到甘肃省的位置,然后再找酒泉的位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政区图的作用,理解解答即可16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人也把它称为“水球”,支持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c地球被水汽包围d地球被冰雪覆盖【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解答】解:从太空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地球被称为“水球”的原因,实际考查海陆的比例17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c麦哲伦海峡d英吉利海峡【考点】洲界线【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解答】解: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英吉利海峡沟通北海与大西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海峡的位置特点,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18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c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d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a【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是( )abcd【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a从符号看出为阴天,适合体育锻炼故符合题意b从符号看出为大雨,不适合晾晒衣服故不符合题意;c从符号看出为霜冻,不适合播种小麦故不符合题意d从符号看出为雷电,不适合高空作业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识记住各天气符号的含义20“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 )a地形是静止不动的b海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c农田不能变成大海d高山是永恒不变的【考点】海陆变迁【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能变成陆地,陆地也可能变成海洋【解答】解:“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点,属基础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答案为:自西向东【点评】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2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等高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该地貌形态是山顶,如果出现多条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该处地貌形态是陡崖【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故答案为:山顶;陡崖【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 稀疏)【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故答案为:密集;稀疏【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北美的主要海湾、岛屿、国家和首都【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所有的经线在南北极相交,故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解答】解:所有的经线在南北极相交,故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故答案为:南极洲; 格陵兰岛【点评】此题的关键就是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的考查,为基础题25深圳白昼最长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深圳是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属于北半球北半球白昼最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故答案为:极昼;北回归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6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考点】地图三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根据题意故答案为:比例尺;方向【点评】该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27地面上某个低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地面上某个低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故答案为:海拔【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28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地壳运动【考点】海陆变迁【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壳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故答案为:地壳运动【点评】“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29汕头市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而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汕头市位于北回归线上,因此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故答案为:一【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的直射点变化,牢记即可30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环绕【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分布图【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解答】解: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周围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根据题意故答案为:大西洋;印度洋【点评】该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相关地图记忆即可三、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31读经纬线图,回答问题(1)写出a、b、c的地理坐标:a:140e,80n、b140w,40n、c140e,20n(2)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西半球的是b、d,位于低纬度的是c、d,位于高纬度的是a(填代号)【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地理坐标是140e,80n;b点地理坐标是140w,40n;c点地理坐标是140e,20n(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西半球的是b、d,位于低纬度的是c、d,位于高纬度的是a故答案为:(1)140e,80n;140w,40n;140e,20n;(2)正北;(3)a、b、c;b、d;c、d;a【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d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纬线上(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春季过渡到夏季(4)在 e 上标明地球的公转方向(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夏季【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1)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公转到c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2)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公转到d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 (3)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公转到b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春季过渡到夏季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夏季故答案为:(1)c;夏至;(2)d;赤道;(3)春;夏;(4)(5)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概况考查内容是重点内容3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c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00米(2)b处的地形部位是鞍部,ef两处,坡度较缓的是f处(3)图中所画的、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填数码)(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西北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10千米【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解答】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a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 (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 (3)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发育成河流,处的等高线向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