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2讲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ppt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2讲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ppt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2讲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ppt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2讲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ppt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2讲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张謇创办实业为例 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 以 申报 商务印书馆等为例 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 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自主复习八年级上册教材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 马关条约 签订后 清末状元 张謇 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 创办了 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 辛亥革命 的成功 冲击了封建制度 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一战 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进入了 黄金 时代 2 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中国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唐胥铁路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黄鹄 号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是 渔光曲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商务印书馆 3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由 詹天佑 设计的 京张铁路 20世纪20年代 我国著名化学家 侯德榜 制出纯碱 并撰写 制碱 一书 发明了 侯氏制碱法 4 思想家魏源编成 海国图志 系统介绍 南洋 欧美 各国的历史地理 其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 一书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 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 1 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原因 受洋务运动的刺激 2 初步发展 时间 甲午战争以后 原因 1 受 马关条约 的刺激 出现 实业救国 思想 2 戊戌变法的推动 3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如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 3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时间 一战期间 原因 1 内因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2 外因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如 荣氏企业的发展 4 再度受挫 时间 一战后 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如 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和损失 5 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时间 抗战胜利后 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如 荣氏企业没有能恢复到战前水平 6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 图发展 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行业发展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沿江沿海 如上海 武汉 比较发达 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1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 19世纪初 火车 轮船的传入 联系工业革命美国富尔顿 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 火车 中国出现的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 英商修建 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的名称 黄鹄 号轮船 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交通便捷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 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 开始与世界 接轨 2 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线电报传入中国 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 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商业 商人用来传达生意信息 新闻 记者用来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 家庭联系 老百姓用来与亲友联系 19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 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 2 文化生活的变迁 1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 渔光曲 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方便人们了解过去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 3 社会习俗的变化 1 辛亥革命后 改变的落后愚昧习俗 留辫 缠足 翎顶补服 跪拜礼 称呼等 2 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平等博爱 互尊自重 4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 1 变化缓慢 传统的习惯势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2 不平衡 很多变化只是出现在大城市中 广大农村变化没有这么大 三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京张铁路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总工程师 詹天佑 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2 侯德榜 制出纯碱 并撰写 制碱 一书 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 发明 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3 魏源 地主阶级思想家 其思想影响 洋务运动 成就 编成 海国图志 系统介绍南洋 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4 严复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其思想影响 戊戌变法 成就 他翻译的 天演论 影响最大 影响 书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进步观点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 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他还激励人们 自强保种 1 2016宜宾中考 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 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追赶世界的步伐 请结合相关史实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 魏源以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为编写目的 编成了 海国图志 一书 2 严复译著 天演论 阐释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步观点 3 詹天佑钻研并改进制碱方法 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 2 2017宜宾中考 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 属于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是 c 1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 回到家乡创办实业 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 c a 张謇舍本求末 他的失败毫不足惜b 张謇作为一个书生 不懂市场 失败是必然的c 在多重压榨之下 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d 实业救国 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2 自古以来 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 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 末业 清末状元张謇却 舍本逐末 办起了实业 结合如图判断他办的实业是 a a 大生纱厂b 安庆内军械所c 轮船招商局d 天津电报总局 3 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又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 短暂春天 的是 c a 洋务运动期间b 辛亥革命期间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戊戌变法期间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a 以重工业为主b 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 比较落后d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5 毛泽东曾经说过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下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c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 都大力主张 实业救国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d 都提出了 自强 和 求富 的口号 6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提倡国货 抵制洋货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 b c d 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 而且分布很不平衡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b a 战争的破坏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c 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d 我国劳动者素质太低 8 19世纪70年代以后 一位京城的官员与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 a 拍有线电报b 写封书信c 发无线电报d 打长途电话9 辛亥革命后 长辫 缠足 跪拜等封建陋习被逐渐废除 其主要原因是 d a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 长辫 缠足不方便生活c 长辫 缠足不卫生d 辛亥革命冲击旧制度 改变社会习俗 10 如图是20世纪初青龙桥站西 人 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这种设计是应用在哪一条铁路上 c a 京广铁路b 京沪铁路c 京张铁路d 京九铁路 11 它是l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 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提出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观点 它是 d a 魏源的 海国图志 b 侯德榜的 制碱 c 鲁迅的 狂人日记 d 严复译著的 天演论 12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b a 旗袍四服中山装 穿着舒适又大方b 辫子搭肩三尺长 之乎者也说荒唐c 禁缠足 倡女权 男女平等新追求d 称先生 道某君 人格平等意义深 13 分类归纳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小路同学在整理归纳我国近现代科技 思想和文学的成就笔记时 发现有一处是错误的 它是 d a 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 鲁迅著有 呐喊 彷徨 等小说集c 邓稼先是研制 两弹一星 的科学家之一d 魏源在 天演论 中 提出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观点 14 明确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著作是 a 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 其中由聂耳作曲 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 它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 d a 松花江上 b 黄河大合唱 c 游击队之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16 它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它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 它是 c a 人民大学b 清华大学c 京师大学堂d 京师同文馆 1 针对如图社会现实 中国有识之士提出的最早的应对主张是 b a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 c 民主 科学 d 伸民权 设议院 行立宪 2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张謇痛陈其实业救国主张 中国 但能于工艺一端 蒸蒸日上 何至于有忧贫之事哉 此则养民之大经 富国之妙术 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他的核心思想是 d a 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c 兴办的实业包括近代农业 工业和商业d 兴办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 又是御侮之道 3 如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 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b a 洋务运动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 4 从此千里争片刻 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炉 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 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c a 火车轮船的传入b 大众传媒的兴起c 有线电报的出现d 社会习俗的变化 5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 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 仔细观察图片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答 戊戌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2 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答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3 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答 称呼 从老爷到先生 见面礼 跪拜到握手 服饰 翎顶补服到西服 中山装 发型 留辫到短发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 先后有120名幼童被派赴美国留学 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曾派遣30余名留学生分赴英法学习海军 这是名副其实的走向世界了 在这两批留学生中 出过一些近代著名人物 知名度最高的 前一批里有詹天佑 后一批里有严复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位于保定市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东南部 始建于1917年8月 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第一所预备学校 先后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二百多名学生 其中蔡和森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抗战期间 法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支持 欧洲各国对中国人民的声 援 均与以李石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