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 考纲呈现1 世界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2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思维导图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考点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考点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 世界海陆分布 1 填图 在方框中填写大洲 大洋的名称 2 填表 对照上图 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特别提醒岛屿 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 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 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 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 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总称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 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3 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 1 填图 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 填表 对照上图 填写海底各地形类型的特征 4 海陆变迁 1 六大板块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e太平洋板块 f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 上的火山 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 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 命题视角世界海陆分布下图为25 n 32 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下题 1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 北美东岸与西欧b 东亚与南亚c 北美东岸与西岸d 西欧与南亚 答案d本题考查世界分区的空间分布 图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为苏伊士运河 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向西通过地中海可以到达西欧 向东通过红海 印度洋可以到达南亚 d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 117 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下图 价值7 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下题 2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 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 好望角b 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 麦哲伦海峡 答案c本题考查地球和地图有关知识的应用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经度差约为180 考虑到地球上两点之间大圆劣弧航线最短 可以排除位于南半球的a d选项 又考虑陆地绕行等因素 排除b选项 经太平洋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线最近 故c项正确 c 考点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 气温 1 陆地气温的变化 2 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温馨提示7月份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 n 30 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1月份 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 降水 1 形成条件 2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 3 降水的季节变化有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如全年多雨区 常年湿润区 全年少雨区 有的地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 如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4 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特别提醒非地带性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命题视角一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 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a 图b 1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 主要原因是 a 受寒 暖流共同影响b 受暖流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陆地影响 答案c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 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 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 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 22 的范围变宽 c 2 甲 乙 丙 丁四地中 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b根据图b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 图b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结合图a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 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 命题视角二世界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读下图 回答下面两题 3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 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从图示纬度分布来看 该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从陆地自然带分布变化来看 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向内陆过渡为热带草原带则主导风应从海洋吹向大陆 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 最有可能是南半球信风 东南风 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风而形成 因此b项正确 b 4 r河段 a 流量季节变化大b 春汛明显c 河流堆积作用强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a本题考查河流特征 图中r河段所在位置及所处自然带应为热带草原带 降水季节变化大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a项正确 春汛一般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 从纬度及海拔来看 该地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 也不能形成春汛 r河段位于山地地区 侵蚀作用明显 河谷一般呈 v 型 因此b c d项错误 a 命题视角三世界区域自然特征的判断浙江古代盛产青瓷 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 越瓷 远销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 晴夜观星定向 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题 5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 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 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c 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 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地区 北极星的仰角极低 不易观察 乙处位于北印度洋 古代贸易船的动力以风力和洋流为主 且输出越瓷是去往非洲 船自东向西航行 与东北季风方向一致 所以风向来自船的右后方 故b正确 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稀少 河水不会暴涨 故c项错误 丁处靠近索马里半岛 为热带沙漠气候 看不到茂盛的草地 d项错误 b 考点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 世界的居民 1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 图中的a 亚洲东部 b 亚洲南部 c欧 洲 d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气候过于潮湿的 热带雨林地区 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 人种分布 3 世界三大宗教 2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 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 人口数量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其次是印度 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命题视角一世界人口分布及成因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 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 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 回答下面三题 1 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a 欧洲b 南亚c 东亚和东南亚d 北美东部 答案d结合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及图示可以分别判断出 a西部大洲为欧洲 b为南亚 c为东亚和东南亚 d为亚欧大陆内部 故本图没有出现北美东部地区 d 2 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d处深居内陆 环境承载力小 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d处地处沿海 寒流强大 高温干燥 人烟稀少 d处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形成人口稠密区 d处高温多雨 环境承载力强 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 b c d b 答案b据图可知 d处地处亚欧大陆内部 降水较少 不适宜人类居住 环境承载力小 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 水源条件较好 适宜人类居住 故只形成了一个孤岛 3 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 正确的是 人口数量居各大洲之首 老龄化问题严重 城市化水平高 农村劳动力过剩 死亡率较高 城市化速度减缓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a b c d 答案c据图可知 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为欧洲 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其他大洲要高 死亡率较高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青壮年所占比重较低 劳动力不足 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 命题视角二世界地理概况的综合考查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 回答下面两题 4 下列叙述 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 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 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 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 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答案b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有关地球划分的知识 重点弄清信风带和西风带 低纬和中纬地区的范围 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b 5 结合上图中的信息判断 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 主要由于 a 气候 土地资源的差异b 生物 土地资源的差异c 矿产 生物资源的差异d 气候 矿产资源的差异 答案a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交通等 图中显示世界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与生物量的分布并不一致 排除b c两项 与气候 土地资源关系密切 结合城市区位因素 a选项较为合适 a 2016年8月21 25日 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 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 回答下题 教师用书专有 图中举办地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