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杀戮( l ): 杀害(多指大量地)。 肃穆( s m ): 严肃庄重。荒谬( mi ):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盟誓( mng ): 发誓;宣誓。憧憬( chng jng ): 向往。 明赫白( h)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健忘: 容易忘事。(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2、写作背景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叙事脉络,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2、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3、体会战争的罪恶,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1、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_。萨特是_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2、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年_月,我遇难同胞达_人。(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一、 ; 二、 ; 三、 ; 四、 。 (2)再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出写“历史”和“现实”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4)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句段品读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1)在正文前面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一个词就是一句话,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在“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这句话中,我们把“全”字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4)“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3、探究质疑分析对比西德与日本两位作家的发言,思考: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作者写克拉库耶伐次屠杀纪念活动,为什么不断提及南京大屠杀?请找出文中有关文字,品读思考。)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1、聂华苓 法2、1937 12 30多万(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2)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3)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4)要和平,不要战争或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2、句段品读(1)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一天之内,纳粹杀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鲜血染红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文中那位不愿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再从死者的遗言可以想见,人们怎样怀着对亲人的爱而从容面对法西斯匪徒的枪口。这一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萨特的话是很警辟的,特别是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还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纲。(2)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渲染气氛,第一句话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一读一停顿,想象一个画面,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而第二句则渲染了喜悦快乐的氛围,与当时人物的心情不相称。(3)“全”字突出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删掉就没此种效果了。(4)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感情表达得极为顿挫、急迫。3、探究质疑西德作家:充满罪恶感,宁愿代人受过,忏悔真诚,认识深刻,感情真挚,态度诚恳,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适时补充勃兰特之跪) 而日本人:应该说,比起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百般抵赖他还是好的,但他仍忘不了自私狡辩,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美国作家安格尔反驳的三个问题,辩清了日本侵略的真相,深刻揭露了日本应承担罪责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大家不理会他,表明对他的反感和孤立。(可适时展示一些二战史料和日本右翼美化侵略的言论,补充日本领导人定期参拜供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顽固事实。)文中共有4次提及南京大屠杀:第一次是第二部分末,作为有着一颗“中国心”作者,由克拉库耶伐次的纪念演出自然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她说到,“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这次提及,是想表达失望、担忧和警策之情。所以她接着说,“人,是健忘的。不记愁,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还有第三部分,在作家座谈会上,中、日作家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发言,以及美国作家对日本作家的的反驳。亲爱的爸爸妈妈随堂抽测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悼念( ) 蜿蜒( ) 屹( )立 恍惚( ) 荒谬( )憧憬( ) 杀l ( ) lio 绕( ) 裤du ( ) 盟sh( )2、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 (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 (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随堂抽测题参考答案:1、do wn yn y h mi chng jng 戮 缭 兜 誓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西医内科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级营销师推销技巧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5电工证考试题库及模拟考试答案低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电工考试题库
- 摩托安全知识培训
-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无损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汽车买卖合同有效形式与范本
- 2025汽车销售合同范本 汽车销售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例
- 2025年福建省茶叶种植基地预约生产购销合同
- 美军空域控制AirForceDo ctrinePublication3-52,AirspaceControl
- 数字经济下的反垄断策略-洞察阐释
- 仪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自行缴纳社保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难题速递之阅读理解-记叙文(2025年3月)
- 《橡胶的硫化工艺》课件
- 《秋季腹泻》课件
- 用腾讯会议直播课程时如何使用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机器管招投标”模块化招标文件(施工)-(2025年第1版)
- 2025-2030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